哪里是支持MUJI,明明是在呼唤专业

 

啪!啪!啪!这个时代,这种声音总是不绝于耳…...



以前一直认为:一流媒体引爆热点,二流媒体跟风热点,三流媒体瞎蹭热点。

嗯,所谓「蹭热点」,就跟你们常说的「我就蹭蹭,不进去」的说辞「趣味相投」,因为这些媒体从来只是蹭蹭,不深入。比如本公众号:



正文
315晚会之所以再次吸引眼球,是因为它过去的确曾揭发了不少不良商家,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但这个自媒体时代,大多数的「10万+」总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反转。这台一定不输入任何「10万+」的晚会,今天,却被 MUJI (无印良品)不卑不亢的态度、Double-Check(反复求证)的专业精神反转。

所以朋友圈的态度出奇一致:我哪里是为了 MUJI 而转,是为了它的专业态度啊。
回顾整台晚会,除了前后诸多大牌的广告、有意无意植入的商品LOGO、一堆在「今日头条」上经常看的生活小常识外,让人印象深刻的只有是这两个国际品牌:Nike 和 MUJI。

其实提及 MUJI 无印良品的时长并不长,且是作为「论点」的案例之一出现。稍微做过新闻且有点调查精神以及媒介素养的人都会感觉到疑点重重:

MUJI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竟然用一张贴纸就可以欲盖弥彰,欺骗消费者?

如果节目中提及的麦片是通过某些跨境电商进入消费者的餐桌,那 MUJI 的产品又是用了怎样的高明手段欺瞒了有关部门?



这些疑点,显然不合常规的新闻操作逻辑。即便假设 MUJI 确实有错,那这台晚会对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浮皮潦草,一笔带过,也有失专业度。

当然从晚会的角度来说,MUJI 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或等同于曾经央视春晚上的赵本山。不管赵老师讲的笑话是否可笑,却是重量级的。他出现就够了。但这确实不是「联欢晚会」。试想如果昨晚 315 晚会没有 MUJI 这些响当当的大品牌,剩下的都是他们说的那些什么百科和十八线乡镇的小商铺,以及没听过名字的公司和产品,自然缺少了不少的看点。
遗憾的是,肯为 MUJI 求证甚至说话的媒体也并不甚多。毕竟大家都很忙。

公关们忙着打擦边球蹭流量;媒体们忙于进行二次传播;自媒体以及三流媒体也想发表个态度来增加点点击量。

所以,本来以为可以就此过去,没想到 MUJI 没套用网络上流传的任何公关套路,而是用扎实的态度和翔实的记录,啪啪啪地打在了这台晚会的脸上。今天 「无印良品 MUJI」 官方公众号发表了声明函以及多张附件,证明自己被冤枉。



(图片源于「无印良品MUJI」官方微信公众号)
瞬间,阅读量10万+,上万人点赞。

整个朋友圈开始为 MUJI 助威。刚才说过,这个时代的大多数「10万+」总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反转。不过,要知道,这些人哪里跟 MUJI 有太深的感情,抑或跟节目组有多大的怨恨?与其说,是支持或助威 MUJI,不如说是在呼唤专业精神啊。

所谓当下「去中心化」的时代,所谓「权威遭受挑战」的时代,这应该就是最佳的案例。如果这个时代还有权威,那可能是翔实的态度和 Double-Check 的专业精神。专业的新闻态度,不仅只是媒体需要具备的,更是企业自我保护。

现在,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媒体(至少也是一个自媒体,或者称之为一个媒介),他们在自我保护的过程中,那些翔实的调查,专业的求证以及客观的描述、有力的回应,像耳光一样,打在晚会调查制作团队的脸上,打在那些喜欢跟风炒作、甚至不惜落井下石、一味蹭热点的同行身上,打响了这个浮躁的、喜欢跟风和一味迎合的快餐时代。
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但现在哪有那么多的风口。只有「专业的行业精神、扎实有力的求证态度以及不卑不亢的姿态」,才是能够吹走雾霾的清新之风。这个时代,从未有过的渴求「扎实的内功」。

做新闻的就扎实做好新闻产品,做产品的就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做运营的就是深入搞懂运营逻辑,做营销的也多做点专业营销……各司其责,多一些扎实,少一些套路。哪有那么多的跨界和转型。在专业面前,无关品牌,无关信仰,更无关国界。
(本文不涉及任何软文及推广目的)
读完可能不会觉得浪费时间的文章
⬇️ 
谁是内容创业的接盘侠?
这些内容付费,可以有
一个好标题
别太在意你的朋友圈    
一根辣条的「政治正确」
跟崔健做邻居的中产们,来了
这些品牌为何高喊「情感联结」
   星巴克「焦虑」启示录      
Zara向左,GAP向右
 
 我是「不为MUJI而转,只为专业精神摇旗呐喊」的传播师傅
      关注 商业 | 品牌 | 消费


    关注 叁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