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沉默来发声--于欢案舆情分析及应对

 

先自我鄙视一分钟,因为此文从写下标题开始就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沉默,但鉴于某些情况以及要达到的目的,不得不在自我...







作者:一动不动(红德智库成员)

先自我鄙视一分钟,因为此文从写下标题开始就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沉默,但鉴于某些情况以及要达到的目的,不得不在自我鄙视中敲出下面的文字。

一.关于于欢案的正常流程和舆论参与首先,我用的是官方指定的名字,来指代这一事件,而没有用由南方周末定调并被所有舆情分析员采纳的名字。并略去了再一次回顾案情细节的部分,这也是沉默的一种方式。其次,着重点明一下大的时间节点。

2016年4月14日,于欢案发生。

2016年12月15日,聊城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于欢故意伤害一案。

2017年2月17日,初审宣判。

2017年2月24日,双方当事人于上诉最后期限发起上诉。

2017年3月24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受理此案。

以上是一个标准案件处置经过。但还差了应有的一条信息,即二审判决。

而接下来的舆论爆点则于此阶段发生。

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首发了此事件细情始末。

2017年3月25-26日,各大网站集中刊发了此事件细情始末。

2017年27日至今,自媒体集中发声,并多角度参于了此事件。

目测在二审结束之前,此事件仍然会是网络议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并将于二审结束后会再度掀起一波评论高潮。

二.舆情派别分析

在众多的参于者中,参于的广度和深度都完美的实现的此次热点被发掘的初衷。有人深度的评论,这是又一次大众消费人血馒头的写照。也是大众被舆论掌握者手中的指挥棒消费的再一次重现。

如果把所有下场参于此事件的评论员们分成派别的话,那么大约可以有三派。分别是伦理派,法理派,真相派。

这也恰恰是此事件能被发掘的原因之一:法理和伦理的现实对撞。问题在于,法理和伦理作为矛盾的共生体,就如人善人恶论一样,吵了上千年了,真的会吵出结果吗?或者是在此事件上就能分出高下来?这必然是一个平衡点选择的问题。

而放在这个事件上,事无巨细的去描述案情始末,在真假难辩的混杂信息中去热议这一事件的时候,怕是正如知名博主后沙月光文中所言,这是一次法律和道德的双输。而双输,正是发掘此事件的初衷之一。双输又会带来足够的争议的延续性,可以不断的去消费这大块的人血馒头。

到今天不足一周,舆论表现上却是这三派分别占据了上风。首先是“名声在外”的知名网站南方周末为代表的伦理派,向正常的司法进程开了第一枪,迅速引爆了舆论场,提供了绝妙的谈资,并占据了首发优势以及道义制高点。其中的情节细节表达,极有画面感和冲击力,很是满足官能流的特征。以至于后二派抬头后也无法占据主动。真真是好文笔。

接下来是官媒发声,公布了判决书。并以大批的自媒体人为代表出现的法理派。即一方面指出这种表达不实,另一方面,严正的指出,伦理不应该超越法理,舆论不应该干预司法。法理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司法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个时间点上,正好是二审刚刚被送达,正要开始调查参于的过程的时间点。这也是最佳舆论干预点上。而伦理派的优势在于引燃了群体意志,毕竟法理不是日常所需,而伦理却是人人可谈。这种极强的代入感,让法理派的声音很是微小,甚至会在文末点出,虽然我支持法理,但我仍然要为当事人点赞的二难表达。

所以,因此,法理派中迅速胎生出了第三派,即真相实质派。这一派是在司法被干预,舆论被操纵的时候,对伦理派的一个回击。即,你们知道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吗?深层次的资料被披露,延伸的角度出现,并指向了经济,行政,司法,媒体等多个角度,民意被进一步撕裂。舆情彻底停不下来了。现实的悬疑大片,每天都有新进展,并能重温案情的官能细节,多么让人兴奋啊。就这样,随着发端的指挥棒,舆情具有了自己的势能,而这正是此事件被发掘的目的。讨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讨论本身。

而讨论本身是为了忘却一些东西。

三.被转移的视线

既然下场当了运动员,没有保持住沉默,那么,我这里得承认,我也是真相派的一员。虽然我切入的角度不同,但逃不掉也是在消费人血馒头的一份子。而提到真相派,请允许我在上图之前首先向血饮致敬。四个小时三十万阅读量的一篇文章,尖锐的提出了背后的推后旨在货币政策上作文章的视角。虽然文章被删,但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不是触及到了什么不该触及的东西。

而我的“真相”则是另一个角度:


    关注 红德智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