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伴读】第六期 -《北京折叠》- 2016年雨果奖获奖作品

 

日渐拥挤的未来北京,昼夜之间三个世界交替折叠,轮流苏醒。人们被阶级与出身分隔其间,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无穷循环的城市戏剧。老刀,年近五十,垃圾工,单身父亲。为了女儿的未来,开始了它一天之中穿越三个世界的冒险..x0a2016年雨果奖《北京折叠》。...

片头语音:辽宁交专图书馆形象大使 关紫文
音频后期制作:图小白
播讲内容:《北京折叠》第一节
播讲原声:喜马拉雅@龙音FM
在线阅读《北京折叠》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收听完整有声书请在浏览器中打开以下链接:
http://www.ximalaya.com/57205141/album/5077318

有声伴读

[/b]

Read4U

也许是在清晨忙碌的路上,也许是在午后悠闲的下午茶,也许是在难以入眠的深夜……有那么一瞬,您感觉到了时间的流淌,生活的彷徨,想拿起一本书,读那么几行,却不知什么样的文字能授业解惑,沁润心房。

有声伴读,用真诚的声音带您翻开一本好书,给您一个坚持阅读的力量。



第六期

《孤独深处》- 郝景芳
《孤独深处》
作者: 郝景芳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6-6-1
页数: 304
定价: CNY 3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九志天达·科幻志
ISBN: 9787539992761
内容简介

《孤独深处》收录了郝景芳在2010年至2016年间发表的一些科幻小说,从未出版过,此次是初次集结成册。《孤独深处》首次收录郝景芳的雨果奖获奖作品《北京折叠》。书名也是源于作者对科幻小说的感觉。科幻小说构想一个可能性的世界,人站在这个世界的边缘,最容易感觉到出世和异化。出离世界的感觉是最孤独的孤独。

《北京折叠》简介

日渐拥挤的未来北京,昼夜之间三个世界交替折叠,轮流苏醒。人们被阶级与出身分隔其间,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无穷循环的城市戏剧。

老刀,年近五十,垃圾工,单身父亲。为了女儿的未来,开始了它一天之中穿越三个世界的冒险。

《北京折叠》中设定了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隐喻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整个城市尺度的空间和时间双重折叠意象恢弘,映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阶层割裂趋势的深切焦虑。作者郝景芳在北京生活多年,笔下未来城市的种种细节平实而有质感,让这个探讨后现代社会问题的故事兼具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本土意识,是当代中国科幻的最佳范本之一。


作者:郝景芳
郝景芳,1984年生于天津,小说作者,散文作者。《东方文化周刊》专栏撰稿人。

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毕业。以《谷神的飞翔》荣获2007年首届九州奖暨第二届“原创之星”征文大赛一等奖,又以《祖母家的夏天》荣获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说银河奖读者提名奖。2016年4月27日,小说《北京折叠》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提名。

北京时间,8月21日10点,第74届雨果奖在美国举办颁奖典礼,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奖。
国人再获“科幻文学诺贝尔”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继2015年刘慈欣《三体》之后,郝景芳凭《北京折叠》再获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雨果奖,这次郝景芳所获的奖项是中短篇小说竞选单元奖,她凭借《北京折叠》力压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讣告》摘得桂冠。郝景芳也成为了亚洲首位女性“雨果奖”得主。
何为“雨果奖”
雨果奖的设立并不是为了纪念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而是为了纪念来自卢森堡的现代科幻小说奠基人、“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虽然这个奖项并没有奖金,但它被视为科幻界最高荣誉之一“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所以单是得此殊荣也足够让科幻创作者们热血沸腾,不是么?
郝景芳 - 获奖感言

对我来说,获奖并不是完全意料之外。实际上,刚才我还在考虑自己去“雨果奖落选者”派对上的样子。获奖者派对,落选者派对,我都不知道自己更期待哪一个呢。科幻作家很喜欢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不管好坏,是幸运还是不幸。他们会讨论采取什么战略应对外星人等等这样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说,他们生活在无数平行宇宙之间。在《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中,我提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面对着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各方面的问题。

同时,我也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有一些黑暗,显然并非最好的结果,但也并非最坏的:人们没有活活饿死,年轻人没有被大批送上战场,就像现实中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认识《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中北京,处于含混不清的未来时间线上,在小说中,中国的首都北京被分成了三层空间:顶层统治者,中层精英和底层劳工。

这种差异性很明显地体现在小说中人物设定工作上,主人公老刀生活在第三空间,与5000万人挤在一起,他的工作是垃圾处理工,生活中充斥着肮脏与霉气;第二空间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金领精英,一共2500万人生活在秩序井然的高节奏工作中;拥有同样面积的第一空间人口最少,这里生活着北京的权贵和富豪阶层,他们制定城市规则和法律法规,人口只有500万人,仅仅是第三空间的十分之一。



《北京折叠》的讽刺还在于小说中的空间翻转时间设定,三个空间每48小时轮换一次:第一空间的统治者能够享受一整个24小时,然后睡去,第二空间的白领苏醒,他们能够享受白天的12小时;第三空间的劳工只能享受从夜晚十点到清晨六点的时间,也就是说,他们永远都看不见真正的太阳,高悬头顶上的阳光,只是第一空间的统治阶层用技术手段制造的假象。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奋斗了18年,却依然舍不得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就是《北京折叠》这部小说在现实社会中赤裸裸的投影,就像小说中老刀为了女儿糖糖上幼儿园的学费,甘愿冒着被捕的危险来到第一空间送密信,而第一空间那个阔太太给老刀的封口费一出手就是10万元,面对10张1万元面额的纸币,老刀显得非常窘迫,他这辈子甚至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万元面额的纸币,而10万元只是那个女人一周的薪水,她还仅仅上半天班,拿的是半薪,工作只是为了不想呆在家里,“老公挣的钱足够多”。

这个投影是如此清晰,以至于大多数人读完《北京折叠》之后,可能都会默默对标一下,现实中的自己处于“这个世界”的第几空间?



深层意义

在这个愈发现实的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刚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这就是比赛最残酷的地方,还未起跑,胜负已分。社会正在撕裂,阶层正在固化,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描述的那样:城市阶层正在以物质力和行政资源调动力进行区分,分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将来虽然身处同一个城市,却熟视无睹地擦肩而过。

《北京折叠》中所描写的场景仿佛正在当下这个世界真实地上演,唯一不那么冷酷的是:三个空间的不同阶层,至少在时间面前还处于平等,大家都平等地享受或浪费一天24小时的轮回。

小说中,所有矛盾的起点都在于老刀希望自己的女儿糖糖能够上一所第三空间中比较好的幼儿园,每个月学费要15000元,这部科幻小说中描写的场景几乎完全源于当下的北京:“稍微好一点的幼儿园招生前两天,就有家长带着铺盖卷在幼儿园门口排队,两个家长轮着,一个吃喝拉撒,另一个坐在幼儿园门口等。就这么等上四十多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排进去。前面的名额早用钱买断了。”

老刀希望让女儿通过良好的教育,鲤鱼跳龙门,能够有朝一日从第三空间冲到第二空间——这简直就是最朴素的天下父母心了吧。

贫穷,是穷人的原罪。贫穷养育贫穷,因为贫穷治下的环境、教育、见识乃至你能想到的所有资源,都因为贫穷而被限制,被固化,因而输在了“起跑线”上,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马太效应差不多就是这世间最冰冷的规则了。

顶级阶层的人生,或者说精英阶层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已经被设定了一个下限,差不到哪里去,他们最糟糕的时候,人生最低点的时候,也就是在山顶上摔个跟头,但也不会滚落到山脚下。这道理残酷而森严:即使山顶上的草,也比平地里白杨站的高,因为它生下来就站在山顶了呀!

想想不久的将来会不会有这样一幅场景:北京冬天雾霾是常态,当你的孩子在冬日北京令人难以忍受的雾霾下做广播体操的时候;另一个阶层的孩子或许在操场上也做同样的动作,但不同的是,这些孩子是在昂贵的防霾设备的保护下,校方一狠心将整个学校的操场的上方都建起了防霾帐篷,孩子们享受着顶级空气过滤设备滤清后的干净空气。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您喜欢【有声伴读】这个栏目,请记得把此文分享至您的朋友圈!同时页面最下方新增留言功能,也欢迎各位读者把您的读书感悟写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线阅读《北京折叠》全文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辽宁交专图书馆

每天努力一点点,成功将越来越近
微信订阅号:lnjztsg


    关注 辽宁交专图书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