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反常规思考的力量》:第1节 群集现象—世界的非匀质分布

 

------第1节 群集现象—世界的非匀质分布------

你坐在飞机上往窗外张望,如果是夜晚,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在大多数时间里,窗外一片漆黑,后来会看到一些星星点点的灯火,然后灯火越聚越多,逐渐连成一片,最后演变成一个巨大的光岛,在广袤的黑暗中熠熠生辉—我们知道这下方有一座城市,无数的能量在这儿聚集。

就像图1–1显示的那样,整个世界,光亮和黑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体现出的就是各地贫富的差距。这是一种极严重的非均衡分布。

这种图景和我们在天体摄影图上所观察到的星云分布何其相似,所有的能量和物质并不呈现散点匀质分布,而是有节奏地聚集,无数美丽的星球汇聚成星系,更多的星系凝聚成大级别星系群,在凝聚与耗散的角力中,幻化成一幅幅壮美绝伦的宇宙创生图。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安排的?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世界是耗散的,那么耗散到今天,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结构与秩序、生成和积聚,而不是各向同性的匀质分布?

马铃薯现象

马克·布坎南(MarkBuchanan)在《临界:为什么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一书中曾经描述过一个现象:

冻马铃薯就像岩石一样—很脆,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很容易破碎。把一个冻马铃薯朝墙上扔去,它会碎成一堆大小不等的碎块,有的和高尔夫球一样大,有的和樱桃一样大,还有的像葡萄籽一样小。哪一种才是标准的大小呢?要找到答案,你需要朝墙上扔大约1000个马铃薯,得到一大堆碎块。之后根据碎块的大小进行分类,你也许会分出10堆不同的碎块。

然后你会发现:如葡萄籽一样小的碎块的数量相当庞大,随着体积的增大,碎块的数量逐渐减小。换句话说,每当碎块重量减少1/2,其数目就增大6倍。1993年,丹麦南方大学的三位物理学家做了这个实验,得到的碎块涵盖了从100克的一大块一直到只有1‰克的微粒。a不管在碎片的数量和质量之间有着怎样神奇的关联,下面这个事实却是不容置疑的—碎块的大小总是非匀质的,而且大小与多少总是呈现高倍反比。

其实,这个世界恰恰也呈现出了非均衡的马铃薯现象。

让我们看看马铃薯的碎块在各个领域的表现:

图1–2是美国《财富》(FortuneMagazine)2005年对世界500强企业在各国分布的图解,我们看到的是形象的马铃薯分布格局:美国175家,是个大块马铃薯;日本87家,接近美国的一半;法国39家、德国37家、英国36家,接近日本的一半;a马克·布坎南临界:为什么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M]刘扬,等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60接下来依次减半,最后,全球其余大多数国家则几乎空白到忽略不计。

图1–2世界500强企业各国分布

资料来源:《财富》中文网,2005年10月1日

马铃薯碎块的非均衡性还可以从《福布斯》(Forbes)排行榜体现出来。

表1–1是2005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统计的前10名:

表1–12005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前10名排名

姓名

年龄

净资产

(亿美元)

行业

(发家原因)

国籍

居住地

1

比尔·盖茨(BillGates)

50

500

电脑软件

(创业)

美国

美国

2

沃伦·巴菲特

(WarrenBuffett)

75

420

投资

美国

美国

(续)

排名

姓名

年龄

净资产

(亿美元)

行业

(发家原因)

国籍

居住地

3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SlimHelu)

65

300

电信

墨西哥

墨西哥

4

英格瓦·卡普拉德

(IngverKamprad)

79

280

宜家家居

瑞典

瑞士

5

拉克希米·米塔尔

(LakshmiMittal)

55

235

钢铁

印度

印度

6

保罗·艾伦

(PaulAllen)

52

220

以投资微软著称

美国

美国

7

伯纳德·阿诺特

(BernardArnault)

54

215

服装(LVMH)

法国

法国

8

沙特王储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

50

200

投资(持有花旗

集团大量股份)

沙特

中东及

非洲

9

肯尼斯·汤姆森(KennethThomson)及其家族82

196

出版

加拿大

加拿大

10

李嘉诚

77

188

多种经营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

以10亿美元为标准,2005年全球一共入选793人,这些富翁的财富总值为26万亿美元。

26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对179个国家GDP的统计结果,排名第39~179的141个国家,GDP总和为267万亿美元。换句话说,这793名富翁的净资产已经相当于全球141个国家GDP的总和,马铃薯现象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如果将马铃薯现象从经济领域转移出来,我们会发现,在决定经济力量分布的科技与文化发展领域,马铃薯现象将更触目惊心。

从人均诺贝尔奖比较,可以发现更大的洲际不均衡性。至2003年统计,欧美国家总人口数为1088亿,亚洲国家总人口数为387亿。获奖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诺贝尔奖获奖情况和平奖

经济学奖

生理学奖医学奖

文学奖

化学奖

物理学奖

合计

欧美国家

56次

41次

128次

81次

114次

119次

539次

亚洲国家

11次

1次

3次

8次

5次

17次

45次

欧美国家:1088亿/539次=2018553,人均约201万分之一。

亚洲国家:387亿/45次=86000000,人均约8600万分之一。

如果将美国与中国单独比较,获奖总人数与人口的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3中国与美国诺贝尔奖获奖情况

人口数

获奖数

中国

13亿

7人7次(含美籍华人)

美国

297亿

278人188次

美国:297亿/278人=1068345,人均约107万分之一。

中国:13亿/7人=185714285,人均约18571万分之一。

美国获奖人数是中国获奖人数的397倍,人均超出中国1735倍。

学术—知识群落现象

发展的非均衡性在学术与知识的生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除了由于分工造成的不均衡性外,我们到处可以观察到一种非常规的聚集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好东西总是与好东西在一起,人类的雄心总是与最能实现这种雄心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仅以《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为例,它们在全世界的科学期刊大家庭中独享着帝王式的垄断与荣耀。

《科学观察》(ScienceWatch)公布了ThomsonISI的最新统计资料,并汇总了近10年11个科学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期刊,《自然》共有7项学科获得世界第一,《科学》共有3项学科获得世界第一。这两份杂志在各个领域里的论文引用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杂志,具体情况如表1–4所示。

表1–4十大期刊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论文引用情况物理学

化学

排名

期刊

文章数

(1992—2002)

平均引

用次数

排名

期刊

文章数

(1992—2002)

平均引

用次数

1

Science

839

77

1

Nature

587

97

2

Nature

943

70

2

Science

1057

83

(续)

物理学

化学

排名

期刊

文章数

(1992—2002)

平均引

用次数

排名

期刊

文章数

(1992—2002)

平均引

用次数

3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8908

25

3

PNAS

769

31

4

PNAS

214

14

4

JAmerChemSoc

24590

24

5

Nuclear

PhysicsB

10740

14

5

AngewChemIntEd

7906

20

6

Physics

LettersB

16751

13

6

Analytical

Chemistry

8797

18

7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7418

13

7

JMedicinal

Chemistry

5921

17

8

Physical

ReviewD

18074

12

8

JComputational

Chem

1604

15

9

Physical

ReviewB

51163

12

9

JPhysical

ChemistryB

19794

15

10

Journalof

Rheology

891

11

10

Journalof

Catalysis

3983

15

从表1–4中可以看出,两个“大马铃薯”究竟比其他“小马铃薯”大多少,而这10个“马铃薯”又比世界上其他微小的“马铃薯”杂志的影响力大出无数倍。

知识和野心就这样不可逆转地向少数核心期刊疯狂地聚集着,没有人能够抵抗这一强大的非均衡趋势。正如同全世界的科学研究力量越接近高端,就越显示出非均衡的聚集现象。

比如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自1925年成立以来,共创造4万多项发明,直至今天,平均每个工作日仍然生产近4项专利,有11位科学家因为在贝尔实验室的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在50年间,它不仅完成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DNA结构模型的绘制,还造就了12个诺贝尔奖,成为世界科学史上少有的著名研究群体。

到2005年,剑桥大学就有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有33位获得诺贝尔奖。仅仅两个大学,其获奖数已经超过亚洲、非洲和澳洲的获奖总和。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人类知识生产的全部性质,但是,在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在某些特定的时段,非均衡的聚集现象的确是惊人的。

这是一种强烈的知识生产和人才聚居的团粒现象,无论在哪一个空间和时间展开,我们都能发现同样的结构和特定的秩序。

比如我国状元分布,“明代洪武四年至万历四十四年245年间,状元、榜眼、探花和会元,南方占88%,而北方仅占12%。明代中国文学家南北比例为87∶13,整个北方的文学家还没有南方苏州一府多。而南方江浙两省明清巍科a人物竟占全国总数的50%,其中苏州和杭州两府竟占了江浙总数的50%强”b,非均衡的聚集现象极其突出。

非匀质是一种质量吸引

当一盆水中有大大小小许多水泡时,我们总会发现小水泡向大水泡聚集,然后又被更大的水泡吸引。换句话说,水盆中不会均匀地分布许多大小一样、间隔相等的水泡,更不会持续这一状态。这与宇宙间的质量吸引是一样的。大质量似乎天然地具有吸引小质量的权力。

2006年3月31日的《解放日报》有一篇这样的报道:

铃响了,上海向明中学的黄曾新老师照例拎着一个密码箱进了教室。今天,他首先拿出的是两块条形磁铁,一碰,磁铁牢牢吸在一起。“大家都知道,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物理现象。按你们所学,这两头能吸在一起,应该是异极,调个头就应该排斥了?”黄曾新一边说,一边演示,把一块磁铁换个头,谁想“啪”的一声,两块磁铁又吸住了。

“什么原因?”台下的同学张大了嘴巴。黄老师解释:“问题就出在有一块是强磁。当一块磁铁的磁力远远大于另一块时,有可能改变另一块的磁场分布,同极也能相吸了。”

a古代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编者注

b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文化研究,1999:59~66

由此可见,质量吸引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大质量具有改变现存秩序的特权,这一力量源自宇宙的深处,然后弥漫到宇宙的每一个空间节点,直至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以2006年上海高考为例,优秀学生第一志愿的分布极不平衡,如表1–5所示。

从表1–5中可以看出,520分以上高分段的考生仅集中在几个学校,550分以上的考生更是呈非均衡分布,复旦大学一校就集中了216名,约占70%,上海交大有65名,也超过了其余各校的总和。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资源永远不可能呈现散点均衡分布,大质量吸引小质量的现象只会愈演愈烈。

非均衡是运动的源泉

大自然的非均衡性,即质量、能量等要素通常以团粒聚集而非散状匀质分布。这种非均衡的团粒聚集背后,我们隐约可以感觉到两种不同力量的角斗:一方面是大质量高密物质所产生的强大内驱力,或者称为引力,这是一种结构的力量、生的力量;另一方面,宇宙中又存在着一种外推力,或者称为斥力,这是一种解构的力量、死亡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结合,就成就了波澜壮阔的宇宙奇观和感天动地的人类社会悲喜剧。

这其中,非均衡也许是一种更为原发性的力量,是一切运动的真正源泉。正如不同纬度地面能量收支的非均衡分布产生了大气环流;海洋上空的大气环流运动又推动着表层海水运动,形成表层大洋环流;而海水密度的差异驱动着深层海水运动,形成深层大洋环流。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调节着地球表面能量收支非均衡分布的状况。

非均衡是一种差别,有差别就会有运动,就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过程,让中国大地上个人的财富状况从原先的匀值背景中凸显和分化,这些细微的差异会促成新的运动,欲望和机会不断积累,以形成更大的共振效应,社会整体的血液循环加快,各种要素被进一步激活。的确,我们不难想象,二十多年前,江浙某偏远村庄偶然冒出一个“万元户”,会怎样加快村里一大批年轻人的心跳,一个知足常乐的田园诗般的宁静生活秩序会怎样被打破。

由此看出,非均衡不仅成了运动的源泉,在更广泛的领域,还成了效率的源泉。

比如,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将该国全部高等教育资源均等地分配给每一个国民。实际上,100亿元的高等教育投资,不可能均分给10亿国民每人10元,因为那看似最公平却最没有效率。同样,国家也不会将科研和发展基金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大学,大学也不会将科研奖励平均地分给每一位教师。最有效率的选择只能是—把获得不平等权利的机会平等地赋予每一个竞争者。

于是,这个世界到处是结果的非均衡,不管怎样在起点上设定公平,分化仍然会随时间而递增,这也许是我们永远无可抗拒的、大自然最残酷的法则。

非均衡是一种生的力量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状态下,热量趋于均衡,而均衡则意味着差别的减少,意味着熵a的增加,并且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永恒的。按照这个趋势,熵将达到无穷大,宇宙最终要进入一个无差别的寂灭状态。

真有那么悲观吗?学者郭绍华认为,所谓无穷大的状态,就是我们所假定的纯粹物质状态,可以从两个方面接近这种状态。

第一,用加速器打碎基本粒子,寻求“没有结构”的粒子,没有结构就是没有差别。不过,这种方法行不通。因为一方面,即便获得了“没有内部差别”的粒子,但它是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的,至少是有外部差别的;另一方面,人们已经发现,打碎的粒子并不是越打越小,而是越打越大。

第二,如果物质无限大,引力就无限大,达到黑洞状态时,引力可以压碎一切物质结构,破坏所有差别,达到最大限度的均匀。但是,黑洞也有边界,理想的熵无限大,应当是黑洞边界也消失,使全部宇宙达到聚成唯一一个黑洞的状态。

a热力体系中,不能利用来做功的热能可以用热能的变化量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来表示,这个商叫做熵。—编者注所以,在有粒子、黑洞这些物质存在的条件下,熵还是一个有限值,差别仍然存在,而且,熵永远不可能达到无限大,差别也不可能最终消失。因为熵趋向无限大的结果虽然使差别的形式变得无限小,但差别对于纯粹物质的影响力却随之变得无穷大,这正是造成纯粹物质再次向具体物质回归的原因。

所以,英国学者BK里德雷(BKRidley)才会充满信心地说:

事实上,宇宙即使再过1010年的“衰落”,也还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地方。在宇宙尺度上,物质大量聚集在星系里,绝不均匀地四处扩散。

于是,我们看到,宇宙在耗散的同时,又存在着一种结构的力量,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观。

一方面,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趋向于无差别、无结构的耗散的力量,这也是一种死亡的力量,或称为熵的力量。因为,我们确实看到一杯热水在慢慢地变凉,最后与整个房间的温度一致,同样,一杯冰水也会一点一点地回归到房间的平均温度。这是一种耗散的力量,它会将一切差别拉回到背景温度。当一滴蓝墨水滴进盛满清水的玻璃杯时,我们会欣喜地看到蓝墨水在透明的清水中呈现出美丽的耗散着的结构,像丝绒飘带一样蜿蜒灵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丽终将散去,我们眼睁睁看着每一颗蓝色微粒耗散到一杯水中,这是一种对背景的强大回归。

这一耗散的力量存在于大千世界的每一角落,“泰坦尼克”号在沉入海底的第一天起,就会像一枚铁钉生锈一样,开始它漫长的耗散过程,海水的化学物质、海底的微生物会以地质纪年般的耐心将这个“奇怪的结构”一点一点吞噬和消化,最后将之融化在这蓝色的背景里,了无痕迹。

人死后变成灰,同样因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强大的耗散力量,它会强迫性地将人耗散成背景。先是将人还原成背景温度(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尸体的冰凉),再逐渐将人耗散成背景密度(土地),最终与大地融为一体。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没有理由悲观,因为宇宙中还存在着一种生的力量。这颗在匀质的死亡背景上发芽的“种子”暗示了整个宇宙的力量。

星球与星系产生于匀质背景的原始星际物质,生命诞生于地球早期混沌的原始状态,一种新的比匀质背景更为复杂的物质构造每日每时都在顽强地形成着,从蛋白质分子到细胞,从器官到系统,从个人到社会,从原始洞穴到哥特大教堂,从蒙昧时期的石斧到“文明”时代的iPad,物质结构似乎正越来越远离其赖以产生的匀质背景,“结构”开始像生命一样发芽生长,并不断向深不可测的复杂方向演变。从野蛮时代的鸡毛信,到打开摩托罗拉手机后盖看到那精巧绝伦的蓝色集成块,我们深感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一种无可阻挡的“结构”的力量。这是一种对匀质和平衡的突破,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向上”的进化。

由此可以看到,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决定的熵,将美丽的大自然拖向耗散和死亡的同时,一双同样影响深远的神秘之手却在一刻不停地创造有序和复杂,这也许可以被定义为“生”的力量。

当一棵千年古松轰然伏地时,我们感到了一种无可抗拒的死亡宿命,但就在这悲剧旁边,我们又看到了大自然的另一面:一棵小小的沾满晶莹雨露的嫩芽正迎着曙光昂首向上。生与死就这样交接在历史的每分每秒,如此伟大的转换,足以让最骄傲的科学理性地低头沉思,让一切不甘心的思想者产生最具神秘主义感的、宗教般的联想。

非均衡是一种值得深思的存在,正如伊·普里戈金(IPrigogine)在《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里所说的:

我们的科学包括两个至今尚未得到答案的基本问题,一个问题是无序与有序的关系。著名的熵增加定律把世界描绘成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变。然而生物和社会的进化向我们标明的却是从简单中出现复杂性。这怎么可能呢?结构怎能从无序中得出呢?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现在我们知道,非均衡(即物质和能量的流)可能成为有序的源泉。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02629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2节 富集效应与报酬递增------

从大尺度空间星系团的集结到资本市场金融寡头的形成,从百万蚁群的汇聚到聚集千万人口的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出现,远离平衡态的奇观随处可见。相对于广袤匀称的农村,城市就像肿瘤一样恶性扩张着。巴西的足球就像美国的硅谷一样持续为世界生产着英雄和梦想,没有谁能超越它,甚至整个大陆和洲际的力量都无法与其相抗衡。除非出现非常规的颠覆力量,否则美国的篮球依然会统治全世界,中国景德镇的陶瓷业与捷克的玻璃工艺一样,没人能超越。

发展总是呈非均衡分布,北半球和南半球、东方与西方、富裕与贫困……发达者更加发达,落后者继续落后。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催化了这一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报酬递增也许是个比较有趣的解释。

报酬递增的提出

报酬递增和报酬递减都是经济学的术语,它们反映的是经济生活中两个相反的趋势。通常情况下,我们总能看到报酬递减,就像你初恋的幸福度似乎总是比与同样条件的第二、第三……第十个恋爱对象在一起所获得的快乐峰值高。罗斯福第二次连任美国总统时,一位记者问他的感受,罗斯福殷勤地招待记者连续吃了4块三明治,记者刚开始喜出望外,到后来越吃越难受,最终表示实在吃不下去了,罗斯福笑着说:“这下你知道我再次连任的感受了。”

从投入到产出的效益比来看,随着时间的递增,收益曲线似乎总是往下滑的。假设一个跳高运动员一开始花两年时间的成本努力学跳高,可以提高50厘米;接下来两年,同样的成本可能只提高20厘米;再花两年时间,可能只提高2厘米;到了一个极值后,即使再花20年的时间与同等质量的努力,可能提升的高度仅为0了。换言之,同样的投入到最后可能收益是递减的。

这样的事我们在经济生活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当我们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时候,其实应该说在一定的限值内,超越了这个限值,事情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你会发现,当你合理施肥、精工细作、流血流汗时,你的萝卜可能会比邻居的萝卜长得大一些,但是如果你认为只要你继续加大一倍的投入,你的萝卜就会翻倍地增大,那你就是痴心妄想了,因为大自然会告诉你,即便你施一万吨的肥料,你的萝卜也永远长不到树那么高大。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真理,增长总会遇到极限,自然总是会把无穷无尽的发展拖回到它的平均水平。如果狮子的奔跑速度不断增长到远远高于羚羊,那么羚羊就会减少,狮子就会无限增加,羚羊继续减少,直到羚羊灭绝,最后狮子也灭绝。自然不会这样做,自然会让羚羊和狮子这对矛盾永远维持在一个最佳平衡上,不会远离平衡态。

但是,我们却发现,人类的发展不肯遵循这个递减直至平衡的规律,人类的能力正在前所未有地向远离平衡态的方向发展,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领先者不断领先,获得者不断获得。这似乎是一种报酬递增的现象。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即使经历了800年的历史风雨,也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回归平庸的迹象,发展的报酬递减规律似乎没发生作用。

报酬递增现象早在亚当·斯密时期就已经被注意到,斯密发现,分工可能会带来报酬递增,分工所导致的专业化可能使利润大规模地超越平均利润,当铁匠把针的生产分化成很多工序,每一道工序的工匠的熟练程度将提高生产力,所有工序的整体效率远远高于所有单个铁匠的生产效率,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将会递减,收益不断递增。

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也曾经深入探讨过报酬递增现象,他发现在远离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条件下,人类的经济行为会产生报酬递增。但是,他认为,这种递增是有限的,任何被过分使用的资源最后都会进入递减程序,小范围的递增不能涵盖大范围的递减,短期的递增不能改变长期的递减;他甚至认为,商人的子孙一开始会有很多优势,也许人们会期许商人最终形成一个世袭的阶层,但却始终没有出现,这也许是自然在顽强地利用它的“魔棒”平衡整个社会,正像中国的“富不过三代”那样削富为贫。事实上,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进化上的均衡牵扯,是进化通过子代的懒惰天性和父代不希望子代重复辛劳和风险而实现的财富耗散。

马歇尔关于报酬递增的另一个观点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被简单概括为“大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而且长期观察,报酬递增最终会导致递减,正如英国可以因为知识和文明的人类行为而产生递增的报酬,会“随时可能因为外国贸易条例的变更而受到阻碍,也可因为发生大战而濒于断绝。同时,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所产生的海陆军费用,显然也会减少英国从报酬递增率的作用中所获得的利益”。a报酬递增的发展

真正让报酬递增产生实质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BrainArthur),他在桑塔菲俱乐部研究复杂现象时向世人提出了报酬递增经济学,试图把经济学一分为二,认为主流经济学基本上是报酬递减,是讲均衡的,但发展经济学却需要讲增长,报酬递增是其主线。他从索尼和松下录像带的制式之争,发现松下制式并非是最先进的,却因为最先占领更大的市场而最终成为赢家。阿瑟还发现,早期钟表曾经有过逆时针的设计,但终因一些偶然的原因而消失在历史中,顺时针成为赢家。阿瑟说,报酬递减是流水线工业的特征,报酬递增是知识经济的特征。阿瑟没有完全否认马歇尔的报酬递减,并认为报酬递增仅仅是网络时代的经济特征。

a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65

我国已故学者杨小凯对报酬递增发生的解释与阿瑟不同,他用角点解分析揭示出,报酬递增并非如马歇尔所说,是市场的偶然现象;也并非如阿瑟所说,仅仅是网络经济的特点。收益递增的发生,是从劳动分工就开始了,通过劳动分工这种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发挥作用,只要有劳动分工存在,收益递增就一定存在,它不仅是市场的内秉机制,而且是市场效率的根本源泉。杨小凯的观点,不仅揭示了报酬递增的根本属性,而且给出了报酬递增发生的具体条件和准确时间,不必再像阿瑟的收益递增那样让人捉摸不定。可惜的是,杨小凯犯了一个几乎是马尔萨斯(ThomasRobertMalthus)以后的经济学家都要犯的错误—忘记了土地的报酬递减作用。无论如何,杨小凯揭示了报酬递增是市场的内秉机制,它并不是在市场发展到某一阶段才开始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增长之所以发生,正是来自报酬递增的推动。

这样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因为收益递减主要是讲市场的均衡问题,但是,发展才是更重要的主题,报酬递增最终是通过均衡解决资源最优化配置问题的。而按照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的理解,均衡经济是不会出现增长的,只能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经济。要素市场最重要的增量应当是创新所导致的知识累积,它才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

报酬递增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增长中的市场是一个充满正反馈机制的市场,完全竞争状态从来没有出现过,增长和垄断的趋势是同时发生的,垄断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由于垄断的赢利动机对价格的扭曲,以及先发优势的锁定机制,使次优技术有机会排挤掉更好的技术,再加上对收入分配差异的强化,帕累托最优根本没有机会出现。这种由一系列正反馈机制组成的市场系统,会把一个形成中的相对优势不断推向更有利的发展轨道,周边的相关资源会更倾向于朝中心富集,从而导致更多的资源响应,最终形成更大的资源共振。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02629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经管职场小说 《不,可能!反常规思考的力量》

作者:王健
小说现有字数:13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不,可能!反常规思考的力量”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102629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