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10.文化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

 

------10.文化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

经济与文化日益融为一体已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我们每每发现,当一国的产品大踏步地走向海外市场时,文化往往如影随形,在输出自身价值观的同时也拉动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一部《大长今》的热播,使得韩国料理大受国人追捧。近些年韩国产品在东南亚地区大行其道,与被称为“韩流”的影视作品的广受欢迎不无关系。

作为个体的企业而言,在经历了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之后,也必然走向文化竞争,而文化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企业如果不经历文化竞争的洗礼,要想成就基业长青的梦想也断然是不切实际的。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要想成就强势的文化竞争力,就必须了解一个企业文化形成的几条线索并在自身的实践中加以固化,最终使其成为在市场竞争中穿在自己身上的一副“铠甲”,以达致无往而不胜。

一个被广为采用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是:被一个群体的人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笔者以为,一个企业文化的最终形成无外乎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即本土传统文化、所在地区域文化以及企业自身积累下来的文化习惯。

传统文化是企业的基因。如中西文化的特点便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征服环境,从征服中获得自身的满足;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不主动与环境进行激烈的冲突和对抗,而是转身内向,调和持中,从而获得内在的满足和生活的愉悦。区域文化是企业的“胎记”。中国传统的八大商帮虽经岁月的荡涤,但各地商人之间的差异至今也难以磨洗掉区域的烙印,便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前两者都有共通之处,也可以说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专属符号,大多是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唯有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征或习惯才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另一个企业的最显著特征,是可以靠企业自身的能动性得以塑造和改变的。就狭义的企业文化而言,大致涵盖商品文化、营销文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发展谋略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建构起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同时再吸取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企业才能真正形成强势的文化竞争力,也才能够在企业竞争的最高阶段——文化竞争中所向披靡,获取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动力。

创造了中国第一品牌的张瑞敏这样说过:“海尔的创造,主要是文化的创造;海尔的扩张,主要是文化的扩张;海尔的成功,实际上是文化的成功。”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成功也如此,文化竞争的成功是所有成功的前提。

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先生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愿将这句话与更多的企业同道共勉,以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己任,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展现出各自的魅力!

《卓越管理》2007年10月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03759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11.成长型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的天花板?------

正如人的一生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暮年一样,企业的发展年轮里也不可或缺创业期、成长期、辉煌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在经过了创业阶段的打磨和洗礼之后,很大一部分企业就此销声匿迹,而幸存者(我们暂且称之为成长型企业)也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它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桎梏企业发展的“天花板”,稍有不慎,再被打回创业的老路也未可知。

一般而言,成长型企业大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拥有比较优质的产品或比较成熟的项目;二是具备较快的发展速度且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管理系统薄弱,亟待组织创新;四是品牌意识淡漠;五是企业明显带有创业者个人或家族色彩;等等。一言以蔽之,这个阶段的企业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只有扬长避短,才能乘势而上。

组织创新迫在眉睫。大多数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为生计而奔波,管理简单、粗放。进入成长期以后,进行组织创新便成了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就是要把以前那种以产品为导向的组织架构转化成以客户为导向,更多地依靠团队而非个人的力量去打动客户、拓展市场。同时还应注意增加组织的弹性设计,不要单纯依赖直线制的管理模式,要适当地引入矩阵式或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使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品牌塑造刻不容缓。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品牌是顾客头脑中的存款户头。对初创的企业而言这句话可能只是一种奢望,或者说在初创期即便有品牌意识,往往也是有心无力。但等到企业进入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这句话就应该成为一种追求的动力。笔者理解的品牌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品质,其次是品格。品质是品牌永恒的基础,任何想在品质上偷工减料而又妄想成就品牌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品格是一种超乎同侪的境界,失去了品格,品牌注定也是短命的。

企业价值观的提升势在必行。追问一下企业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大多数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是本着改变命运的想法,这自在情理之中。但随着企业状况的改善,单纯物质利益的满足已经实现,这时就很有必要反躬自省了,毕竟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一个伟大的企业必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即便你觉得这个目标离你太远,也应在企业价值观里顾及一个企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否则不仅赢得不了尊重,也很难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加盟到你的企业中来。

当然,上述三种情况并不能代表企业在成长期所面临的“天花板”的全部,其他方面还有人才的短缺、资金链的紧张等等。这看似危机四伏,实则其中隐藏着更多机遇。只要未雨绸缪、方法得当,企业必能将“成长的烦恼”抛诸脑后,赢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卓越管理》2007年11月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03759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经管职场小说 《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

作者:李勇
小说现有字数:16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103759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