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是一颗珍珠》:第一章 十年磨一剑 第一节 好学不倦

 

------第一章 十年磨一剑 第一节 好学不倦------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很多时候,人们的眼里只有成功,而忽略了从梦想到实现之间的距离。每一个成功的产生,中间都隔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能经受住挫折考验的人,才有资格摘取成功的果实。

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孔丘,人们称他为孔子,是当时的鱼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人。孔子小的时候,家里生活比较困难,没有法子读书求学,而且那时又没有什么学校。书籍呢,也只有很少数的贵族家里才有。孔子的丰富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

孔子学习十分勤奋,他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流传着他那“韦编三绝”的故事。

那是在孔子50多岁的时候,为了研究深奥难懂的《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我国古代具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孔子把《易经》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仔细的推敲。结果,由于看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连穿在书上的牛皮绳都给磨断了。断一次,孔子就换一次,一共换了三次,故称“韦编三绝”。孔子勤奋读书从此可见一斑。

孔子是一个知识广博的学者,他还很喜欢音乐。有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先教了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学得很认真。十来天过去了,他还在反复练习这支曲子。

“可以学一支新曲子了。”师襄子说。

孔子却回答:“我只是学会了曲谱,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

“我还没有领会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孔子回答。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这一回总可以学新曲子啦,你已经理解曲子的思想感情了。”

孔子仍不同意:“我还不能通过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曲者的为人。”

经过反复琢磨,孔子终于领会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和了解了作曲者的为人。他向师襄子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师襄子听了大吃一惊,感到他对乐曲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孔子这样刻苦学习,使师襄子非常佩服。

虽然身体很辛劳、很劳累,但只要是发自于内心,也要去做;即使有些事情没有什么利益可图,但只要有重要的意义,也要力争把它做好。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08229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二节 纪昌学射------

读书,要刻苦勤奋。学习各种技术,同样也要有不怕苦、不怕难的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纪昌学射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纪昌,是我国古代的射箭好手,他的老师叫飞卫。纪昌开始跟飞卫学习的时候,飞卫对他说:“你先要练习看东西的时候,能有不眨眼的本领,然后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以后,按照飞卫的要求练习。他发现妻子织布时,织布机的两只脚踏板一上一下地活动,眼睛看着它容易疲倦,认为这是个练习眼力的好地方。于是,他每天都仰面躺在织布机下,眼睛死死地盯住那两块不停的脚踏板。开始时眼睛眨个不停,又酸又疼,纪昌咬着牙坚持练下去。不久,尽管脚踏板飞快活动,他的眼睛却一眨也不眨。两年以后,就是有人用锥尖刺到眼前,他也能够注目而视,不眨一下。

纪昌觉得眼力练好了,就去告诉飞卫。飞卫告诉他说:“这不行啊!你还要练眼力,要练到能把细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东西看得很明显清楚。”

纪昌回到家里,用牛尾巴毛拴着虱子,挂在南面光线明亮的窗户上。每天,纪昌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盯着虱子。他不厌其烦地这样练习了十天后,觉得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以后,小小的虱子在纪昌看来,已像车轮那样大,再看看别的东西,竟都像小山丘一样大。纪昌高兴极了。他拿起小巧玲珑的弓箭向虱子射去,箭头正好射穿虱子的心,而那根牛尾巴却没有断。

纪昌又去见飞卫,把自己练习眼力的情况告诉了他。飞卫一听,惊得拍着纪昌的胸脯跳起来说:“哎呀!你已经学会射箭了。”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内心的绝望和空虚,而生命死亡却是次要的。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08229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物励志小说 《痛苦是一颗珍珠》

作者:冯志远
小说现有字数:6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痛苦是一颗珍珠”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708229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