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二、汉字的演变

 

------二、汉字的演变------

仓颉造字的传说为汉字的发展定下了基调,汉字是一种形体与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起初的字就是一个个象形图画,由字形就可知道它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后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所要认识的事物的增多,文化的普及,以及汉字书写的物质材料的变化,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汉字的形体越来越摆脱具象图画的束缚,走向抽象符号化;汉字的笔画和结构越来越规整,方块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从有文字实物可证的殷商直到清末,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94957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1.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形态。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因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所记载的多是当时统治者在祭祀、征战、打猎时所作的占卜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占卜的日期、事件及其结果。目前所发现的十多万片甲骨上所用的字达4500多个,其中有1700个左右已被破解。甲骨文多为象形、指事、会意字,图画象形、形义结合的特征较为明显。但由于甲骨文录写的物质材料为刀片和龟甲兽骨,早期文字因象形而产生的笔画形态多变、结构繁杂的特性与刀片的细尖及甲骨质地的坚硬构成了矛盾,甲骨文字体就不得不顺应刀片和甲骨的特点而发生了变化,字形简略了许多,初步显示出符号化的趋势:笔画既细又直,抽象的点与线代替了复杂的图案,虽是象形文字,但实在不再“象形”了。此外,甲骨文还未完全定型化,字的笔画的位置变化较大,往往一字有多种写法。但这些并不妨碍甲骨文表情达意功能的发挥。就甲骨文的内容而言,既有对简单事物的描绘,也有对复杂事件的描述,既有记事,还阐明思想。由此可见甲骨文是十分成熟的文字体系。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94957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军事小说 《中华文明史》

作者:冯国超
现有字数:11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0月2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中华文明史”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94957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