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玩在幼儿》:1)、告诉宝宝要大度宽容

 

------1)、告诉宝宝要大度宽容------

我很喜欢这样一首《育儿歌》: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才会天大地大。而要孩子宽容,首先要让孩子有理智感。人没有理智,就如同汽车没有刹车,迟早要肇事。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理智感,要孩子学会不动辄生气,不动辄发火。在处世方面,要孩子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理解人、谅解人、欣赏人、赞美人。

在我潜移默化的教育下,依依从小就懂得宽容别人,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如果产生矛盾了大多是她退让,用息事宁人的态度平息矛盾,化解“危机”。这样的做法,也为依依赢得了很好的孩子缘。

可遗憾的是,当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矛盾时,有的家长却这样对孩子说:“谁打你,你就打他;谁骂你,你就骂他。”有一位家长在孩子被另一个孩子打了一巴掌之后,领着自己孩子到学校找到打人的孩子,当众亲手给了那个孩子一巴掌,而且说:“儿子,记住,就得这样!”

有人不小心在一户人家门前掉了一袋垃圾,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正领着4岁的孩子去奶奶家,看见此景直接就是一通“妙语连珠”式的轰炸,也许在孩子心里可能是对自己父亲言辞的崇拜,却哪里知道那只不过是一堆的粗言秽语,最终“言传”的效果也特别得“好”,甚至孩子再也不懂得什么是“宽容”。

爸爸是孩子人生的领路人,没有宽容的家长,难有宽容的孩子。如何使孩子具有宽容心?

1告诉孩子,宽容并不意味着软弱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我们要教孩子懂得,宽容别人并不是软弱的一种表现,也不会失去尊严,它是一种处理和完善不愉快事情的能力。谁都有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矛盾,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可以为自己赢得更有利的空间。

做人要宽容大度,学会原谅他人,原谅别人就是快乐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各有不足之处,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引导孩子不要马上指责小伙伴,要教孩子多从自身找原因,这样逐渐培养起孩子的宽容之心。

2让孩子明白,宽容他人,就是解放自己

我们要从小教育孩子,人应该宽容大度。因为宽容是一把心理健康的钥匙,是一个人良好修养和善意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宽容不仅是一种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方法,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宽容待人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他人带去如春风般的和煦温馨。不肯宽容别人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常常一些所谓的厄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些许的刻薄,在自己前进的路上自设的一块绊脚石罢了;而一时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对他人的恩惠、些许的帮助,拓宽了自己的道路。

我们应该从小让孩子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具备超人的才能、睿智的头脑,还要拥有宽容大度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3抓住契机,发挥引导表率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终生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许多品质细节,往往都是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第一个崇拜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有这样一个例子: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度假村的大厅里,一个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4岁的小孩,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筋疲力尽。

原来那天小孩特别多,这个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个孩子,将这个小孩留在了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那个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待了很久,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不久,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见了哭得惨兮兮的小孩,妈妈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乖巧的孩子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看到受了伤害的孩子,家长或许会失去理智,情绪失控,感到非常愤怒。然后疾声厉色地痛骂相关工作人员一顿,或直接向主管领导提出抗议,甚至很生气地将小孩带离。

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其实反映了两种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这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选择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为了培养出更加宽容和体贴的孩子,重视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形成孩子的良好品格。

在孩子的生活中,偶尔会和他人有一些小矛盾、小摩擦,如果有心的爸爸能敏感地把握住,引导孩子试着体谅对方的情绪,学会沟通和理解他人,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宽容可爱受欢迎的人。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11785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2)、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小孩有一次在自家附近的山上玩耍,幸运地捡到了一只被黄鼠狼咬死,而还没来得及吃的鸡,于是,他兴高采烈地提回了家。母亲看到孩子捡回来一只肥嘟嘟的鸡,就喜得眉开眼笑,立马退毛开膛破肚,烧了一盆香喷喷的鸡肉,一家人欢天喜地大吃了一顿。作为奖赏,还让捡到鸡的孩子还多吃了几块。父母一个劲夸奖孩子聪明,能捡到鸡,而弟弟也对哥哥佩服得不得了。

从此以后,两个孩子有事没事总爱往山上跑,希望还能撞到好运气。终于有一天,两个孩子又兴高采烈地提着一只还有体温的死鸭子回家了。父母惊喜地问鸭子是从哪里来的,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河滩上捡的。”父母喜得合不拢嘴,一家人自然又是欢天喜地大饱了一次口福。父母直夸两个儿子聪明能干,有如此好运气,今后必成大器。然而事与愿违,十几年过去了,这两个好运气的孩子却双双身陷牢狱。罪名是偷盗和抢劫。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在乡邻面前也羞愧得抬不起头来。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正是自己当年的教育方式把孩子送入了监狱,一切罪过都是从当年孩子捡回去的那只鸡开始。

当年捡回去的那只死鸡是真实的,而捡回去的死鸭子却是两个孩子在河滩上,偷了邻村的一只活鸭活活掐死之后拿回家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得父母的夸奖。在他们捡回意外之财时,也就有了不择手段的“死鸭子”事件和后来的偷盗抢劫。

如果当初孩子捡回鸡的时候,父母能不贪图小利,能够替丢失鸡的人家着想,寻找一下丢鸡的主人,并把鸡归还给人家,那么就不会再有“捡”回死鸭子的事情了。正是因捡回鸡时父母的态度,孩子才滋生了不劳而获见利忘义的心理,也就埋下了日后牢狱命运的祸根。

捡到一只鸡虽然只是小事,但如果在小事上处理不当,孩子的心里就会滋生出一种不健康心理,对孩子的一生势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件事情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这话一点不假。年幼的孩子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的某种习惯和处事态度,对其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我们做爸爸的往往习惯要求孩子讲道德、讲文明、求上进,而自己有时却不以身作则。尤其到了关键时刻该正确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却可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了对孩子心灵上的引导。

一些不良的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一些行为上的瑕疵,看似毫不起眼,实际上在关键时刻很可能会左右一个人的成败。小“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视而不见,忽略它的存在,以致日后酿成大错。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中,使孩子意识到这一点。

2不因“恶”小而放之任之

如今的一些孩子个性强,心胸狭窄,与小伙伴之间产生碰撞,不能正确对待,常觉得自己吃亏,必须打回来才解气。孩子认识浅,不懂得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但作为家长发现此类问题后一定要及时疏导。

常见到有家长带着孩子玩,孩子见到别的小孩带着玩具或好吃的会吵着嚷着要,有的家长会说“等一下咱也去买一个,买一个更好的更大的”。有的家长会直接帮小孩去要:“给我们玩一会儿好吗?给我们吃点儿吧?”孩子看到新鲜的东西,有想玩、想吃的欲望,这很正常,关键是家长如何看待这事,又如何实施教育。

以上家长的做法助长了孩子占有欲,觉得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也给孩子造成了这样一种错觉:家长一定会满足我的欲望。于是就会出现孩子要抢别人东西的现象,也出现了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不然大发脾气,等家长妥协才行的现象。家长常抱怨孩子生来脾气坏,越来越难教,其实在孩子想要别人东西的年龄,应该正确教育他们,虽然别人的东西好玩,但也要明白不能随便要别人东西的道理。我们不怕孩子犯错,重要的是做家长的必须从小事着眼教育引导孩子,绝不因恶小而放之任之。

一个人犯大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甚至最后掉入犯罪的泥坑,成为可耻的罪人。

不要认为是些区区小事家长就置若罔闻,不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防微杜渐,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最终会发展到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小与大是相对的,但善与恶却是绝对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恶也是恶。善是一种循环,恶也是一种循环。教育孩子,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1178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母婴育儿小说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玩在幼儿》

作者:东子
现有字数:10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1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玩在幼儿”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11178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