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的在全球化中吃亏了吗?元首会晤之前这些必须知道!

 

每个国家内都有受益者与吃亏者。...

大智论道 Great minds disscuss ideas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雪珥

在此前的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及最重要的推动者。当然,全球化的红利的确未能惠及所有美国人——“大锅饭”式的雨露均沾,在任何一个现实社会中都还只是美好的梦而已。第一焦点?经济!

“习特会”举行在即,中美关系再度引发全球瞩目。我的确没有想到,在当下似乎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中美关系中,经济依然是美国智库精英最为关注的焦点,甚至超出了朝核危机及南海问题。

作为特朗普宣誓就职后到访美国的首个中国智库,我随盘古智库代表团走访了16家美国主流智库,会见了数十位顶尖研究专家。这些智库及专家,大多数是研究安全、外交等政治领域,并非经济,但几乎每家智库都至少用近半的会面时间,探讨经济问题。经济,的确是最大的政治。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16家涵盖了左中右各色立场的智库,虽然在政治议题、尤其对特朗普的评价上分歧很大,甚至相互对立,但经济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一、均十分重视经济在中美关系中的关键作用;

二、均看好特朗普对美国国内经济的推动作用;至少认为,即便特朗普未必能直接拉动经济,但其对既有格局的“破”,利于打破僵局,利于市场力量随后发挥作用,拉动美经济发展。用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甘思德(Scott Kennedy)的话说:“混乱也是力量”。

三、均基本认可特朗普对中美经济关系的看法,即美国吃亏了、甚至吃大亏了;

四、均基本赞同对中国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反制,尽管普遍并不看好贸易战的前景。

即便在对待朝核问题上,这些美国智库都未表现得如此一致。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在当下的中美关系下,经济依然是最大的关注点;在如何评价此前三十多年的中美关系、尤其经济关系上,美国精英或许的确形成了某些共识。



雪珥与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两度会面,盛赞她对中美经贸颇有卓见。

全球化吃亏?伪命题!

不仅特朗普认为美国是全球化的吃亏者,我们所走访的不少智库也是这么认为的。

其实,这些智库本身无一例外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一些智库在华盛顿或者纽约拥有自己的办公房产、甚至整幢楼。只要稍有历史常识,就可明白:在此前的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及最重要的推动者。当然,全球化的红利的确未能惠及所有美国人——“大锅饭”式的雨露均沾,在任何一个现实社会中都还只是美好的梦而已。

此次出访,我在费城晨跑走错了路,在距离下榻的五星级酒店仅仅两公里开外,发现了连绵的废旧厂房,凋敝斑驳,荒草丛生,与不远处辉煌的城市形成极大的反差,宛若两个世界。这样的景色,我本以为只有在所谓“铁锈地带”才能看到,而费城可是东部发达地区。贫富悬殊,不仅存在于每个国家,甚至存在于每个城市;不仅存在于全球化之前,更存在于全球化之后。美国如此,中国何尝不是如此?这是两国乃至更多国家需面对的共同问题。

其实,纳入全球化体系的国家,哪些是受益者、哪些是吃亏者,这实在是个伪命题。每个国家内都有受益者与吃亏者。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是:哪些人群是受益者、哪些人群是吃亏者?实现“帕累托最优”的难度,在每个国家的不同人群之间,要比在不同国家之间更为艰难。走访的多家美国智库都明确指出,特朗普所谓的那些全球化的吃亏者,仅仅是美国的某些产业,比如低端制造业。

此类产业中的问题,尤其是就业问题,究竟是因中国竞争造成的,还是技术进步本身带来的?在时间颇紧的交流中,美国的智库同行们显然回避了这个话题,而这个话题却直接关系到当下美国对中美关系、尤其是对经贸关系的定位。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对内动员手法,颇有“阶级斗争”的烙印,乃至于他的就职演说,也是一篇充满了“革命激情”的檄文。他的难题在于:用斗争思维可以夺得江山,用斗争思维还能治理天下吗?

美资在华受歧视?自作多情!

美国的智库同行们普遍关注的,是美资企业在华受到歧视。

各种现象归结起来,“歧视”大约集中于:一、中国政策环境对美资企业变得更为“恶劣”;二、中国的一些行业、比如金融服务行业,依然没有对美资开放。

中国的政策环境的确发生了变化,而美国智库同行普遍忽略了:不少案例,究竟是“受歧视”,还是仅仅从之前的“超国民待遇”回归到了“国民待遇”。毕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给予外资让利优惠的“超国民待遇”相当普遍,如今回归“国民待遇”,不仅是市场和法制经济的应有之意,也是中国进步的表现。当然,对于一些享受惯了特权的外资企业,的确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有一个对投入产出比进行重新计算权衡的过程。

至于美资无法进入某些行业,既有中国尚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继续努力的客观原因,也有中国基于经济安全的主观顾虑,后者即便在美国也并不罕见。

其实,在美国朋友们的抱怨中,有一个不自觉的误读:以为这些都是刻意针对美资的。在中国当下的“经济新常态”(甚至是“L型”)及其伴生的“政治新生态”下,无论产业结构、还是产权结构,都在经历幅度颇大的波动与调整。而美资当下在华所遭遇的几乎所有困扰,并非美资“独享”,而为所有非公企业“共享”,中国本土民营企业远比美资更为艰难。将一个普遍的、共性的问题,看成是专门针对自己的特定行为,这实在是美国人过度“自我”,导致过度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美国智库指出,美国大企业、尤其跨国企业曾经一直是对华友好的主流,但如今因受到“歧视”也开始加入了对华强硬的行列。资本逐利,本是天性,所谓友好本是应有的手段,而非目的。从中国的角度,在如今的转型期,自然无需刻意迎合跨国企业,但对于跨国企业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确实值得两国智库进一步做实证研究。

美国智库精英们对中国现状基本面的狭隘认知,恰恰反映了美国当下进行自身改革的迫切性——美国还有不少人尚未看到自身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的共识及难点,早已不在是否要改革,而是如何改革。不过,美国的怨气,对中国来说未必是坏事,大可大度待之,或可发挥“鲶鱼效应”,倒逼中国改革。对此,中美教育基金会的张之香、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两位女士,不约而同,都有卓见,令人感佩。

中国多元性?不可忽视!

将中国在“新常态”下出现的普遍问题,当作中国歧视美资的特殊问题,这种认知误差不仅基于傲慢导致的自作多情,也基于偏见导致的盲点:忽略、漠视了中国自身的多元性。

在探讨特朗普的政策时,不少美国智库的同行甚至毫不掩饰地将特朗普描绘为“狂人”,并认真地提醒中国不要对“狂人”的言行“过度反应”。前亚太事务副助理国务卿柯庆生(Thomas J. Christensen)也郑重建议,不必过分关注或过度回应特朗普的推特。

这些提醒,出发点固然是理性而善意的。但问题在于:面对一个惯于虚张声势、惯于使用假动作的“狂人”,什么才是“过度反应”?特朗普的假动作含有很多试探性,可算“心战”,如果一概置之不理,是否反而会造成其误判,在错误的方向愈行愈远?

走访中的各种细节显示,美国智库的不少人都容易忽略中国内部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在他们眼中,从外交部的发言人、到《环球时报》,再到社交媒体,似乎都是中国政府的代言人。不仅美国智库,美媒乃至其它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也很容易将中国的一切人、一切事,乃至包括海外华人,都当作中国政府、中国软实力的代表,甚至当作中国的“影响力特工”。

于是,在对话中我们只好不断提醒美国朋友:

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中当然也有特朗普式的“狂人”。美国既然有“狂人”乐于毫不收敛地刺激中国,两国“狂人”之间自然会相互试探、相互刺激、相互激励、相互验证,在各自国家挤压理性者的回旋空间。

二、多元言论在美国固然有足够的表达空间与渠道,在如今的中国也有相当充分的表达空间与渠道。中国媒体、尤其社交媒体上,所谓“左派”、“右派”之争、所谓“鹰派”、“鸽派”之争,近年从未断绝过,甚至令网络成为舆论场的“上甘岭”。

三、美国的媒体言论未必代表政府,但有时也未必就不“姓党”;中国的媒体、甚至包括《环球时报》的言论同样也未必时时代表政府,不必过度解读。

有意思的是,每当我们点破这一基本常识,美国同行往往作恍然大悟状。其实,常识就在身边,很好理解,也很易忽略。

特朗普与他的前任们有很多区别,据说其中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他不喜欢大多数的所谓“智库”,不大可能听取他们的建议。这未必是件坏事。

倘或这是一个实干出身、对经验主义颇为依赖的企业家总统,通过生活阅历中所形成的观感,那的确也从某个程度证明了偏见如何遮蔽了美国智库的视线,以至于阉割了自己在新总统面前的利用价值。

尽力以专业主义消除偏见,不仅有助于美国智库更好地找回自己在美国的定位,也有助于中美两国更为清晰地对望。

(本文作者介绍:作家,专攻中国改革史,著有《国运1909》《辛亥计划外革命》《天子脚下》等。)

意见领袖为新浪财经专栏/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是您不容错过的高端品牌订阅号。欢迎关注新浪财经微博(@新浪财经)和微信号(sinacaijing)

如何订阅:

1、在微信中搜索意见领袖或kopleader,添加订阅号

2、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意见领袖”,关注订阅号

3、点击下方二维码图片↓↓,然后点击右上角,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作者的意见领袖专栏看更多相关文章


    关注 意见领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