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第二章

 

------第二章------

胡适的“天性”与“兴趣”

——读《胡适口述自传》有感

魏邦良

在《胡适口述自传》里,谈及年轻时选择“学农”,胡适有过一番感慨:

“我那时很年轻,记忆力又好。考试前夕,努力学习,我对这些苹果还是可以勉强分类和应付考试的;但是我深知考试之后,不出三两天——至多一周,我会把那些当时有四百多种苹果的分类,还是要忘记得一干二净。我们中国,实际也没有这么多种苹果。所以我认为学农实在是违背了我个人的兴趣。勉强去学,对我说来实在是浪费,甚至愚蠢。因此我后来在公开讲演中,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1】

胡适的晚年,终于可以心想事成,按照“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了。他说:

“我的玩意儿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便是文学的‘玩意儿’,我所没有学过的东西。最近研究《水经注》(地理学的东西)。我已经六十二岁了,还不知道我究竟学什么?都在东摸摸、西摸摸,也许我以后还要学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虽则我现在头发白了,还是无所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快乐,因为我没有依社会需要的标准去学时髦。我服从了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到现在虽然一无所成,但我生活得很快乐,希望青年朋友们,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一个教训,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问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社会所需要的标准是次要的。”【2】

胡适这番话实在费解得很,他认为年轻人“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作为选科的标准”,这自然是对的;说一个人应该“服从了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也是对的。然而一个人并不一定了解自己的“个性”,正如哲人所说的那样,认识自己其实一件很困难的事。另外,一个人的“兴趣”可能很广泛,那么,“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只能导致“东摸摸、西摸摸”,最终一事无成,这样的人恐怕很难“一生很快乐”。老实说,胡适的一生就很不快乐。

从固有的“天性”来看,胡适适合做一个书生、学者、教师。正如其弟子唐德刚说的那样:“总之胡先生天生是个‘教书料’。大学的讲堂和图书馆才是他最感到乐趣,和最该去的地方,官僚衙门里本是没有他的份的。”【3】

这里可以举一例子来说明胡适与生俱来的读书人的天性。

珍珠港事变前,我国北平图书馆有数百部善本书运至华盛顿托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存。当这批书在国会图书馆开箱时,美国国务院和该馆长特地敦请中国大使胡适,并派大员相陪,同往书库。谁知胡适一进书库,便入宝山,情不自禁地席地而坐,旁若无人看起书来。一看就看了个把钟头,把那些陪他来的大员们晾在门外,真是十足书呆子一个。

另外,从天性来看,胡适也缺少官场所需要的厚黑脸皮。我们知道,进了官场,对上就不得不搞逢迎,对中层就不得不结党羽,对下也难免不作威作福,对“爱惜羽毛”的胡适来说,做到这些就勉为其难了。由此可知,胡适官场不得意恐怕也是命中注定的事了。

“胡适虽然也曾下海,他却仍能保持了他的清誉,而没有沦为官僚。‘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没有?’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缺少那种‘始终参差,仓黄反复’的脸皮!所以胡先生纵想做官,也只能做个‘泛舟于赤壁之下’,吟风弄月的闲太守,作个太平盛世的点缀罢了。”【4】

如果胡适果真“服从了自己的个性”,一辈子躲在书斋做学问,以他的资质定然成为蜚声中外的大学者,甚至有可能成为与杜威分庭抗礼的大哲学家。然而,问题是,虽然胡适天生是个搞学问的料,但他对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早在康乃尔大学读书时,胡适就因为热衷演讲而荒废了学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着讲演,我还要时常缺课。但是我乐此不疲,这一兴趣对我真是历四五十年而不衰。”由于准备讲演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胡适的奖学金被取消了。胡适后来不得不转学至哥伦比亚大学。

“一九一五年的秋季,我自康乃尔大学转学至哥伦比亚大学。转学的原因之一,便是经过一系列公开讲演之后,五年的康乃尔大学生活,使我在该校弄得尽人皆知。我在我的留学日记里便记载着,在这个小小的大学城内,熟人太多,反而不舒服。”【5】

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胡适也只读了两年,博士文凭未到手就应陈独秀之邀,急匆匆回北大参加“新文化运动”去了,虽然胡适认为,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完全不同,但其实,“胡氏显然不了解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本来就是一个铜元的两面,而者是分不开的。”

胡适对政治的兴趣,不仅浓厚而且长久,尽管饱受挫折,但却痴心不改,甚至老而弥笃。诚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晚年的胡适之先生不但对空洞的大政治有兴趣,他对空洞的小政治也有兴趣。”【6】比如担任了《自由中国》的发行人,在海外给《自由中国》拉稿,且鼓励海外留学生自办半月刊。

另外,“晚年的胡适之不但对动口的小政治有兴趣,他对动手的小政治也有兴趣。”【7】如他给哥大校园内的“促进民主政治的小组织”取名为“晨社”。“一九五七年初‘晨社’开成立大会时,胡先生‘亲临指导’,参加聚餐,并讲了几个钟头有关民主政治的大道理。”【8】

悲哀的是,胡适对政治的热情似乎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他对政治“情深义重”,政治对他却是“寡情薄义”。胡适的热脸竟贴在了政治的冷屁股上。《自由中国》的被封给了他当头一棒,而“晨社”的不成气候、无疾而终,更使胡适对政治彻底灰了心。

胡适的“天性”适合去读书、做学问,而他偏偏对政治有兴趣。“天性”与“兴趣”之间的矛盾使他陷入“武大郎玩杠子——两头够不着”的窘境。用唐德刚的话来说,就是“捞鱼摸虾,误了庄稼”。也就是说,因为想捞政治的“鱼”,摸文化的“虾”而误了学问的“庄稼”。如果非要说这个没捞到“鱼”没摸到“虾”还耽误了“庄稼”的人却收获到了“快乐”,谁信?

“因此我后来在公开讲演中,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

窃以为,胡适这个观点大谬不然。首先,对一个人来说,“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不一定与“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相冲突,对于很多具备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的年轻人来说,“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恰恰是他“兴趣”所在。其次,当社会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相冲突时,一个有为的青年所做的明智选择应该是:根据社会国家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社会需要的标准不仅不是次要的,恰恰相反,社会需要的标准应该是最高的标准。他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9】

胡适认为一个人“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虽然一无所成”,但可以“生活得很快乐”。但我要反问一句,如果你所做的事和社会毫无关系,对社会毫无益处,那你对这件事的兴趣又从何而来呢?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工作的兴趣恰恰来自工作的结果,来自这一结果对社会有益:“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由此可知,胡适是把个人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割裂开了,认为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井水不犯河水;而更多的时候,社会需要恰恰是个人兴趣的源泉,两者简直就是鱼水关系,社会需要是水,个人兴趣是水里快乐的鱼。

胡适认为,他晚年研究《水经注》正是出于对《水经注》的兴趣。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胡适晚年研究《水经注》一方面是因为政治上失意,心灰意冷,百无聊赖,借此打发时间;另一方面则出于对老师杜威的盲从。

关于做学问,胡适喜欢讲两句话:一句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另一句是“拿证据来!”而胡适这两句广为流传的话不过是对杜威“实验主义”的高度概括罢了。胡适还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做学问要不疑处有疑”,但胡适自己却并未做到,因为,终其一生,胡适都不敢对老师杜威有所疑。由于局限在杜威所划定的圈子里,胡适的研究视野变得狭窄,他的研究方法也渐渐落伍。他晚年去搞《水经注》与此有很大关系。

“适之先生在史学上的弱点便是他老人家‘因噎废食’,过分看重‘方法学’而忽视了用这‘方法’来研究的‘学’的本身,一个史学家如果搞来搞去搞不出‘拿证据来’这个圈子,那他的史学研究的范围也就很狭隘了。晚年的胡适之所以搞了十多年的‘水经注’也就是这个道理!

‘水经注’如果让我辈小子老考据考据,说不定还可混个把学位。已经有三十五个博士的老胡适也来搞,岂不是大材小用了吗?胡适之大的问题不去搞,为什么一定要搞何炳棣所说的‘雕虫小技’呢?无他!‘水经注’就是一门最标准的‘拿证据来’的学问。胡先生搞历史,搞来搞去也只能搞点‘拿证据来’的历史。晚年退休无事,正如铁镜公主所说的‘阴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10】

其实,杜威本人倒不是一个抱残守缺的守旧者,而是个“与时俱进”的“弄潮儿”。杜威在晚年,已经“移情别恋”,将“行为科学”纳为新宠,让“实验主义”沦为弃妇。而杜威的东方弟子胡适却依旧对人老珠黄的“实验主义”一往情深,大有从一而终“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架势,痴情如斯,愚忠至此,真令人不胜唏嘘。

在我看来,本文开头所引的胡适那番话,其实是一个人生失意者的自我解嘲、自我安慰之语,而决非经过深思熟虑的睿智之语。胡适把这番自我解嘲之语灌输给青年学子,并不是他故意要误人子弟。那不过是他在精神颓唐、心情暗淡之际所产生的一个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错觉罢了——将失意后的牢骚当作了反思后的感悟。不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后人,作为旁观者,如果我们稀里糊涂把胡适这番漏洞明显、前后矛盾的牢骚之语当作人生格言来接受,那要责怪的就是我们自己了。

注释:

【1】【2】【5】引自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0、53、59页

【3】【4】【6】【7】【8】【10】引自唐德刚著:《胡适杂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18、16、32、33、34、109页

【9】引自爱因斯坦著《走近爱因斯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0页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09579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物励志小说 《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

作者:魏邦良
现有字数:15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709579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