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序跋集》:第33章 《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序言

 

------第33章 《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序言------

我对于文艺理论一向有浓厚的兴趣。东西文论颇读了一些,东西各国的文学作品读得也不算少。中国的文艺理论名著,如《文心雕龙》、《诗品》之类,基本上都读过。诗话一类的书读得更多了。但是业非专务,浅尝辄止,读得多而想得少。所以至今不但没有登堂入室,连堂屋的门也相距颇远,只能仍然算是一个门外汉。

我这样说,并不等于说,自己对文艺理论问题没有看法,没有意见。我的看法和意见还是不老少的。我从门外向门内瞥上几眼,看到了一些情况,也许是门内汉看不到的。原因正在我不在门内,没有为什么东西所蔽,没有什么功利目的,能够完全自由自在地观察,推敲。我想改一下苏东坡那一首著名的诗:“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不在此山中。”

几十年前,我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的时候,也曾选过几门与文艺理论有关的课,读过一些西方文学批评的名著,比如Saints-bury的《文学批评史》之类。选的课主要是两门:一门是吴宓(雨僧)先生的“东西诗之比较”,一门是朱光潜(孟实)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后者留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所谓“文艺心理学”,实际上讲的就是西方的文学批评,重点是近现代。讲的都是当时最流行的理论,都是像我这样的青年学子所渴望了解的。孟实先生讲这种西洋理论,引用的例子却多半是中国的古典诗词,讲来头头是道,听来娓娓动听,听他讲课实在是极大的享受,至今难忘。我以前对中国文学理论多少熟悉一点,中国固有的专名词一看便能了解。对西方文艺理论,开始时难免会感到有点陌生,但是一经孟实先生讲解,便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其中确有非常精彩的东西,它给我增添了观察问题的新角度,我的眼界为之大开。我觉得,这一门课是我在清华读书四年中最引人入胜的课程。

从那以后,我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兴趣一直保持不衰。可惜的是,清华毕业以后,我在德国待了十年,学的完全是另一套东西。在那样长的时间内,除了有时为了消遣读一些德国古今文艺作品外,文艺理论的书几乎一点接触都没有了。

最近二三十年以来,我主要从事的仍然是在德国学的那一套东西。但是,对中国文学史,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兴趣又恢复了。在专搞我那一门十分枯燥的专业之余,又利用余闲阅读这方面的典籍,旁及外国当前流行的文艺理论。只要有机会,就读上一些。当年孟实先生讲西洋文艺理论,只讲到20年代。从那以后的几十年内新发展起来的理论,我几乎完全不知道。现在想补上这一课,但是困难极多。一方面积习难除,浅尝辄止,不想深入,无暇深入。另一方面又有极大的苦恼。介绍外国文艺理论的书,绝大部分都是满篇稀奇古怪的新名词,像是一只只的拦路虎,令人欲进不能。这样的论文或专著,对我这样的凡人来说,简直成了“天书”。我没有吴用的本领,这样的“天书”我参不透。五六十年前朱孟实先生讲的课和写的书,于今真像是广陵散了。

前不久龙协涛同志把他的近著《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拿给我看。说老实话,最初我是战战兢兢,颇怀戒心的:“又是一部‘天书’吧,”我心里想,我实在怕透了这样的书。然而,当我接过厚厚的一摞稿子,准备硬着头皮读下去的时候,我却逐渐发现了同我的期望完全相反的情况。协涛同志介绍的是滥觞于德国而风靡全世界的接受美学的理论。对陌生者来说,这种理论难免有点古古怪怪,不大易懂。然而他引征的例子却是中国古典诗词。全书文字生动,说理清楚。即使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不少本来很难懂的新名词,但是它们一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则一看就能明白,毫无阻路虎的气味,全书一点“天书”的味道也没有。许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诗句,在中国诗话一类的书中和文艺理论著作中多次出现,现在又被协涛同志引用到本书中。但他不是用中国传统的理论来解释,而是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这种理论用在这里,让我感到真是恰到好处,是我以前绝对想不到的。有一些中国古典诗词是我童而习之认为了解决无问题的,现在看了本书中利用接受理论进行的阐释,大有豁然开朗之感,才知道自己原来没有了解到点子上,或者了解得不深不透。

总之,这不是一部“天书”,而是一部“人书”,是像我这样的凡人能够看得懂的书。读这样的书简直是一种享受。这让我立刻就想到几十年前在清华大学听朱孟实先生课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在垂暮之年竟又碰到了这样的情景,心中怡悦之情真难以形诸楮墨了。

大家都知道,外国最新的文艺理论简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的流行的时间比较长,有的比较短,有的直如蟪蛄不知春秋,转瞬即逝。这些理论,大都能说出一点道理来,至少是部分有道理。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是强词夺理,偏颇之处,昭然可见。在这一些新理论中,接受美学流行的时间比较长,流行的地区比较广,足征它标举的新说是有着比较坚实的基础的。它之所以至今仍然流传不衰,是有道理的。

但是,接受美学是不是就是完美无缺了呢?也不是的。这个理论创始于原来的西德,后经原东德的?曼加以修正,增加了新的内容,理论体系比原来的精密了一点,说服人的力量增强了一点;但是,仍然不是完美无缺,理论不周到的地方有之,牵强偏颇的地方有之,应该涉及的问题而没有涉及者也有之。根据我自己读龙协涛同志的这一部大著的初步印象,他不但介绍了这个理论——对此我想中国读者是感激的——而且对上述不足之处,他还做了一些补充或者纠正,这当然更有利于中国读者全面地正确地了解这种理论。所以这一切非读书间,观察细致是做不到的。因此,我的看法是,这是一部好书,很值得推广,我乐于为本书写这样一篇序。

1991年7月2日写完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35085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34章 《中国著名中学作文精华》北京四中卷序------

我自幼好舞笔弄墨。现在偶尔看到年幼时所写的“文章 ”,稚态可掬,不禁脸红心跳。然而在潜意识里我却认为,别的孩子也不过尔尔,不会比我高明多少。于是心安理得,怡然自乐,至今已有很多年头了。

但是,最近一些时候以来,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我颇注意报纸上发表的中小学生的文章 ,觉得耳目为之一新。最近又读到北京四中送来的学生们的文章 。我不禁大吃一惊:“后生真是可畏呀1我心里想。从今以后,对这些小字辈应该刮目相看了。

中学生的文章 ,几乎都不是什么大题目,好多看起来只是身边琐事;然而,同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一样,其含义一点也不小,而是非常非常大的。他们那童稚的目光,晶莹澄澈,天真无邪,穷幽烛微,不为大人们常有的成见所蔽,能看到成年人,特别是我们老年人所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东西。而且写作技巧也淳朴无华,只有实事求是之心决无哗众取宠之意,不像当今某个别的作家那样,在那里费上九牛二虎的力量去“作”,结果写出来的句子忸怩作态,雕琢古怪,令人读了身上直起鸡皮疙瘩。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看来在做文章 方面,也只能这样说了。

如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照现在这样子发展下去,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对中国文坛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人类社会的分工是复杂而又细致的,决不能每个人都成为作家。试想如果中国11亿人有11亿作家,我们国家会成为什么样子呢?我们的粮食、衣服等等从哪里来呢?这样的社会是无法存在的。我觉得,中学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都要照顾到,将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在智的方面,也要全面发展,文理都不能偏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偏颇的说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只靠科技,经济文化就能腾飞的。文科决不能忽视;但是,只靠文科,国家也无法建设。道理十分明显。总之一句话:要全面发展。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有写作天才的中学生如果将来能成为作家,甚至名作家,大作家,为我们中国,为我们北京,为我们四中,不是也能增添光彩吗?

我就是怀着这一些希望,写了这篇短序。

1991年9月10日教师节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3508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名家名著小说 《季羡林序跋集》

作者:季羡林
现有字数:42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08月05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季羡林序跋集”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73508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