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漫笔》:第二章

 

------第二章------

如果你数着他的羊群,如同我们点着钞票一样,说那是他的财富时,他会告诉你:“不,那是我的伙伴。”西部阳光灿烂。在如此强烈的阳光下,含蓄已成为多余,大声地说话,大声地唱歌,大踏步地跳舞,然后大口喝酒,大碗吃肉,那杯也大,碗也大,肉块也大。男男女女都用鲜艳的色彩来打扮自己,否则怎么对得起这耀眼的阳光呢?

一个老妈妈正坐在帐篷前捨毛线。

每捻一根,她额上就会多一道皱纹。她的岁月就是这样过去的,生孩子,挤牛奶,捻毛线。喂大一个孩子得多少牛奶?度过一个冬天得多少毛线?现在,她的女儿早已出嫁了,她的儿子骑着马去山那边会情人去了。

一个小姑娘正坐在帐蓬前编毛绳。

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她把夕照的红色余晖都编织进去了,她将编成一双长筒靴,很快她要把自己编成一个大姑娘。草原上的情歌她已经会唱三首了,她说她现在还不想唱。她说不想唱的时候,那眼神分明已经在唱了。

越是深入西部便越加辽远粗犷。

有磨砺的声音风在磨砺石头,石头在磨砺风,风与石头在磨砺西部。如果置身其间我们也在被磨砺着,因为有太多的欲望而焦渴、烦恼,磨砺会生出心痛的感觉,那是在祛除锈斑,删节冗繁。

西部是磨砺着的一个大自然的作坊。

风磨砺过的这所城堡,现在是废墟:半垛老墙,一个歪斜的门框,墙角是一堆沙子,有几粒已经风化的羊屎球,凝固着曾经是家园的悲壮。

西部感觉有时在脚下,今人的脚印下面肯定是古人的脚印,这里的历史一点也不冷清。这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做生意的商贾和取经传道的僧侣,都是西部的开拓者,还有那些戍边的士卒、流放犯和行吟的边塞诗人。

西部的磨砺声中有时能听见贾岛的吟哦:

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

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

贺兰山顶萆,时动卷旗风。

西部的人好交朋友。

西部的门喜欢敞开。

你看可可西里玉柱峰下的野驴,像不像悠然自得的仙驹?

你看那一只在蓝天白云间展翅的金雕,不知是从天国飞来呢?还是向天国飞去?

你看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被称为“仙乐界”的地方,那高扬着的玛尼旗上叠印着多少朝拜者的目光?你看着它,它也看着你。

西部,野性弘扬着生命的魅力。

西部,到处都是蛰伏的神奇和美丽。

西部感觉很简单,西部到处都是感觉,但对于造访的人来说,也不过就是属于我们的一点点匆匆来去的感觉。

西部感觉有时像夕照晚霞的通红,有时像冰雪凝固的冰冷,有时像江河源头的遥远,有时像风沙扑面的亲近……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66355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三章------

地球上再也没有比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更大的黄土高原了,了解黄土高原便是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珍措黄土高原便是珍惜我们民族的瑰宝。

山川是历史的读本。

黄土是人类的淸结。

地球上再也没有比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更大的黄土高原了,同样,华北黄土平原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中国黄土占国土总面积的为63.1万平方公里。

黄河黄土黄种人,黑头发黑眼睛的是炎黄子孙,黄土之于中华民族是一种提起来动情、说不清道不明的源远流长。

黄土高原是中国黄土地的经典之作,由西到东,从北往南,留下了华夏先人漫步高原、傍河而居、游牧农耕的史书般的画卷。从这个意义上说,了解黄土高原便是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珍惜黄土高原便是珍惜我们民族的瑰宝。

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厚度一般都在100米以上,其中陕北和陇东的局部地区达150米,在陇西还有超过200米的。黄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和东部、陕西中部及整个陕北、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南部和西部以及山西大部分地区,如此浩大、如此深厚的黄土堆积,是地球大事记中可圈可点的一页。

当地质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纪元第四纪也就是人类纪开始,大地便借助着风忙碌而有条不紊地搬运和聚积黄土。地质学家认为,黄土高原是渐渐堆积的,它展现的正是聚沙成塔、成塬、成山的大自然创造力的无与伦风比的伟大。其时,西部荒漠已经形成,在一场又;一场大风的鼓动下,沙粒、粉尘随风而起、随风而行,又随着风势的减弱而纷纷坠落,随意堆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纪复世纪,千年复千年,终于聚沙尘黄土而成为景观独特的大地的一部分。

谁能想像这个过程的纷繁与玄妙呢?

风的搬运能力逐步增强,西部更加强烈的干旱导致沙漠戈壁的扩大,黄土堆积的范围也便从陇西以北、汾河以西,往东南迤逦而去了。

中国西部的干旱似乎是无穷无尽的。

极度干旱是死亡的代名词。当一切可以保护地表使沙丘得以固定的沙生植物因为缺水而不再能维持生命时,干旱的深度及广度便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风在几乎没有任何障蔽的大漠中更加强劲,黄土粉尘的搬运也空前繁忙,到全新世,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堆积已经有一米之厚了。

追问当年的风,为谁搬动?为谁堆积?为谁忙碌?为谁操劳?答案是肯定的:为人。人类将要出现,其中的一支或几支、一群或几群将要来到这里,黄土已经铺垫好了,森林和草原上,花朵正在开放。

殷殷期待的黄土高原啊,脉脉含情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形成使华夏先人有了一块无比宝贵的土地,并由此发展成为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黄土高原的奉献一时难以诉说,确切地再现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的黄土高原环境状态也已不再可能。不过,黄土层中特有的黑垆土所发出的信息说明:黄土高原也曾有过相对湿润的时期,黄土高原形成之后拥有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研究古生态的专家认为,在周代,黄土高原有原始森林4.8亿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达周武王挟推翻殷王朝之余勇,驱逐匈奴于泾渭之北,泾渭之北便是今天的鄂尔多斯高原,其时是牧草王国、养精蓄锐之地。

《史记》谓广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太史公所记表明,春秋战国时,今天的陕北榆林地区仍有丰茂的森林与草原,否则何来那么多的马牛羊?当时黄河也相对平静,水患记录为百年一次。

榆林靖边红墩界乡,当地人称白城子,是“五胡十六国”时匈奴单于赫连勃勃创立的大夏的国都统万城。据史书记载,赫连勃勃见到这形胜之地不禁赞叹道广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遂在此建都。十万民工,耗时五载,以米汤和羊血“蒸土筑城”,“硬可砺斧”。《统万城铭》是这样描绘城池胜景的:“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联雕兽,节镂龙蚺,莹以宝曙,饰以珍奇”。统万城的富丽堂皇且不说,赫连勃勃“美哉斯阜”的赞叹足以说明榆林靖边,曾经是如此的环境秀美!唐朝末年,党项族首领受封赐姓,以统万城为治所,100余年后西迁,于11世纪初建立西夏王朝。羌系党项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西夏王朝传近200年,与辽、宋、金先后鼎足而立,建设了宏伟的都市,发明了独立的文字西夏国书。

这一切,均被成吉思汗的铁骑践踏殆尽。

风沙埋没了统万城。

除去战乱的因素,黄土髙原早已经累了、乏了、烦了,显然它已经失去了耐心。当最后一黄土高原片原始森林被砍伐倒地,当毛乌素草原成为又一片新的人造荒漠,当总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域已达到43万平方公里时,这一片曾经高高地托举着中国古文明的黄土地,怎能不心生悲凉呢?

人啊,当这一片土地被黄河悉数冲走,你的立足之地又在哪里呢?中华民族的根基倘若真的毁于一旦,未来岁月里又怎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我们从空中望去,黄土高原酷似一片黄色的海洋,丘岗起伏、峁梁逶迤。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地区,是剥蚀、切割后的千沟万壑。黄土高原的完整性已经荡然无存,黄土高原已经是几乎没有绿色植被保护的赤裸裸的瘦骨嶙峋,人类却仍然生存其上。

黄土高原曾经是丰肤的。

黄河每年冲走的至少16亿吨泥沙,绝大部分是从黄土高原“搜刮”而下的。如果把这16亿吨泥沙铺在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厚度约为1.5毫米至2毫米。成年累积,以10年计便是15奄米至20毫米,以40年计便是60毫米至80毫米。

冲走的泥沙再也不会回到黄土高原了。

现在的问题是:黄土髙原还有多少泥沙可以继续流失?人类能不能设法防止、减少这样的流失,以最后挽救这一片古老文明的发祥之地?

对黄土高原,从根本上说我们既谈不上爱护也谈不上了解,即便在我们为发生在这里的文明自豪时,也从未想到这一块土地的奉献与重负。对大地而言,我们不是孝子贤孙,而是强行索取的忘恩负义者。

黄土髙原还在进一步的凋敝之中,不仅是它的仅剩的土地的流失,流失的还有那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珍稀植物的避难群落,以及从太古年代到今天地质年代地层的完好分布。

黄河、黄土、黄风、黄沙,满目黄色的黄土高原其实也是纷繁多样的,我们无法确切地说黄土之中到底还隐藏着什么,但可以肯定它还没有流失而去的是来自太古年代的信息和玄机,那些神圣的化石和小草,还有高原圣果沙棘,一种耐干旱贫瘠、治理水土流失的多年生木本植物,结红果且富含营养。

中外科学家唏嘘惊叹之后的一致结论是:这是一处天生完美的自然博物馆。可是,中国人为什么如此不珍惜它?

21世纪不需要太多的豪言壮语,假如我们能让黄土高原一点一点绿起来,能让更多的沙棘扎根千沟万壑,能让黄河不再断流,能把西部的荒野留住,便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76635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母婴育儿小说 《风沙漫笔》

作者:徐刚
现有字数:7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08月03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风沙漫笔”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76635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