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竟然变成车企概念车新宠?或许这才是未来汽车该有的样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跟三轮车有关系?...





俗话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卡尔.本茨在1886年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它搭载了一台785CC容积、0.89匹马力的卧置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重点是,这是一辆三轮汽车。

1957年12月28日,第一辆国产三轮汽车在上海马路上试车。



而现在,三轮汽车既是爷爷车的经典代表,又是各大车企概念车的宠儿。在四轮车时代,三轮汽车却并未驶离我们太远。

1. 为什么三轮车没有成为主流

尽管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不过在实际道路环境中,我们并不能保证路面状况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十分理想。

例如遇到坑洼路面,某个轮子不着地,剩下的两点就只够维持一条直线了,车子容易以这条直线为轴线,发生侧翻危险。



或者当遇到急转弯时,由于惯性,向心力不足以提供摩擦力,特别是距离转向侧最近的车轮,转向半径相对最小,因此三轮车在急转弯或路面湿滑情况下,离转向侧最近的车轮极易发生侧滑甚至悬空,侧翻难以避免。

这里有朋友可能会问了,三角形不是具有稳定性吗?难道当初数学老师的谆谆教导都是糊弄我们的?这不是啪啪啪打脸吗?

大家别急,其实我们的数学老师还是很靠谱的,因为三角形的稳定性是指在承受外界压力或拉力的情况下,三角形与其他多边形构造相比具有形状不变的性质。看到了没有,形状不变!

我们知道车轮并不是严格固定于车身上,轮毂上紧连着减震弹簧,也就是说这三点并不是严格的三角形结构。但减震弹簧的行程一定,大范围来说三个车轮还是很符合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看起来的优势,在实际使用中却成为了劣势。



▲相较于“稳定性”,其实我们用“稳度”来理解会更好——支撑面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稳度与物体重心高度和翻转半径有关

这时四轮汽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四个车轮的存在,使得车子在路面上形成了一个过定位(同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约束点约束),这样即使遇到坑洼路面或急转弯等情况,侧翻的概率也会尽可能地降低。



▲同一平面上采用四点定位是典型的过定位,正是这个“不必要存在”的点保证了更佳的稳定性。当然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惯性力导致重心偏移来解释,四轮状态下,由于配重、更宽的车身等原因,重心转移程度不会像三轮汽车那样来的夸张,重心稳定、翻转半径大,稳度自然也会好

2. 为什么还是要造一辆三轮汽车?

三轮汽车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段子,人们愿意去造一辆不平稳的车就是受当时的经济环境的限制。精简一个车轮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少了一个车轮意味着控制系统会更简单,而且对发动机动力的需求也不会特别严格。



▲为什么第一辆汽车是三轮汽车?因为搞不定四轮啊!大家快看看这个粗糙的转向系统,在没有转向助力的年代,一辆四轮车可是能累死人的

我们知道在一辆汽车的制造以及设计成本中,发动机和底盘成本是最为昂贵的,这也就是常说的三轮汽车的成本优势。



▲只要“九九八”,爷爷三轮车带回家

3. 为什么说三轮汽车是未来

未来三轮汽车要想要走出一条宽广的大道,还得先解决三轮汽车的缺陷。

比如可以降低车身底盘高度,以此来获得更低的重心进而提高稳定性,要知道趴在地上的狗狗是不容易被踹不动的。



▲老哥,稳!

或者通过合理的车身布局、调整配重、增加三轮汽车轮间距等都可以提高稳定性。



▲三轮汽车玩的风生水起的摩根汽车自是深谙其道!重心低、布局合理、轮距大(相对车身本体)都满足了

以上只是单纯的从机械角度来考虑,事实上在三轮汽车受到四轮汽车冲击时,厂家就已经知道这么做了,但这个上世纪的解决方案还不足以完全应付复杂的路面情况。

不过飞速发展的智能技术带来了转机,当汽车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后,不管是转弯还是加速,车轮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控制,进一步帮助汽车维持平衡。以丰田i-Road三轮纯电动概念车所使用的自动倾斜技术为例。



前悬挂上各自配备了驱动器,转弯时车载电脑会根据时速、陀螺仪、转向信息等数据计算出合理的倾斜角度,利用倾斜角来抵消转弯时的离心力,驾驶员无需倾倒身体就能保持车辆平衡。

好不容易才想办法“站稳”,但它能拿什么来冲击现有的四轮汽车大军呢?

其实四轮汽车并不是绝对的完美者,比如多一个轮胎必然会使得摩擦力(动力输出的必要因素)增加,油耗自然也会升高。而更大、更复杂的车身结构也意味着更多的制动消耗,这也就是为什么三轮汽车只用配备小排量引擎就足以获得强劲的动力。

早在2006年的美国洛杉矶车展上,大众的一款概念三轮跑车——GX3,仅搭载了一台1.6升125匹马力的直列四缸引擎,在570公斤的车重下,GX3百公里加速时间只花了5.7秒!



▲得益于轻量化的车身,GX3的操控也是可圈可点

而在能源政策越发收紧的将来,厂家对汽车能耗的压榨并不仅限于发动机和车身材料上,结构的变化也是一个重点,相信现有的承载式车身结构会迎来变革。



▲承载式车身是汽车底盘结构的一种,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高速行驶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大部分轿车采用这种车身结构

空气动力学一直与汽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数的研究以及实际验证告诉我们,流线型汽车会获得更好的动力性能以及节能效果。四轮汽车的流线设计发展了这么多年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传统汽车的长宽比是个硬伤,长宽相近的车身尺寸并不是完美的流线型汽车模板。



在之前我们也聊过水滴形汽车的优势,无疑,三轮汽车的底盘布局是最佳的流线设计基础,与流线型设计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流线代表着未来,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厂家会发布三轮概念车了

总结:

在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举足轻重。“要知道一座城市的未来,先看看它有几条地铁线”。但地铁像铁打的一样,它不会向我们走来,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灵活小巧、低耗便捷的通勤工具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同时,城市拥堵也逼迫我们想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至小至美,自然是一个方向。另外,共享汽车未来也会大行其道,但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停车难。如何更有效利用有限的公共空间,让人们出行更方便?

Bingo!三轮汽车来了。对个人来说,它符合未来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趋势。对车企来说,追寻成本领先是一个永远的课题,因此成本优势更突出的三轮汽车,说不定会某一天的街角突然杀一个回马枪。


    关注 汽车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