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生活充满了仪式,仪式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人们是仪式动物,仪式塑造了认同。日常传播中如何应用仪式呢?办法之一是,用文字创造仪式化的语境。...

这是快刀何的第220篇笔记
晚上吃不吃方便面在变,每天一篇笔记不变


失去了仪式,我们将难以理解这个世界

据李国威先生说,《说服与认同》是胡百精先生写得最精彩的一本书。

读来确实如此。

严格来说,这本书的逻辑并不缜密,推理也不严谨。

作者在论证中对中外材料旁征博引,同时又夹杂着大量的个人感悟。

疏朗的学术脉络中,填满了作者的真性情。

现在读到的是仪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仪式的环境之中。

我们是仪式的动物。

很难想象,如果结婚没有婚礼、甚至没有领结婚证,婚姻将会怎样。

或者说,难道一位少女对爱情的憧憬中,不是必然含有一个穿着婚纱,牵手走过红毯的神圣瞬间吗?

难道她对婚姻的理解,不是必然包含着对“你愿意嫁给他吗”的响亮回答“我愿意”吗?



没有敲钟,上市如何被记住?

没有春联,春节如何被看见?

没有桃花,春天又是什么景象?

事实上,如果没有仪式,人们就会创造一个。

正如《小王子》里所说,什么是节日?

节日就是人为地从所有的日子里挑选一个日子,使这个日子和其他日子不一样。

比如每周四跳舞。

节日就诞生了。

仪式将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并塑造了认同

引述原文:

宣传倚重仪式,乃因为人是仪式的动物。

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庆典仪式是区分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志

更早时候,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将人类先民的生活区隔为世俗和宗教两类

前者是指创造基本生条件的日常劳作和生活实践,后者则是靠仪式维系的宗教和精神生活。

涂尔干进一步指出:

真正的团体都是宗教性的,而宗教性包含两个核心要素:信仰和仪式。

1975年,传播学者凯瑞提出,可以从传送和仪式两个角度观察传播问题。

从传送视角看,传播即信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扩散;

从仪式角度看,传播则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这肇端于人类社会久远以来“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将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

从仪式角度来看,发布会行业领导品牌乐视的确深谙此道。

但是乐视不应该忽视,仪式对应的仍然是日复一日的耕作。

光有仪式是不够的。



如何在文字中塑造仪式

仪式本质上应该是稀缺的。

不稀缺的是日常生活。

正如抗战胜利90周年庆典一样,不能天天搞。

每年搞都嫌麻烦。

仪式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其相对于日常生活的稀缺性。



那,日常传播中如何应用仪式呢?

办法之一是,用文字创造仪式化的语境。

胡百精先生贴心地给出了方法和示范:

仪式化语境,追求的是温室或电影院的效果,在纷繁现实世界之外,设置相对单纯的象征世界,让人们热忱投入其中,心动化为行动。

仪式并非天天都有,滥用、生造皆不可取。

因此,宣传中更经常的策略,乃是把现实语境仪式化,而非频繁启动、制造仪式。

所谓现实语境仪式化,即赋予平常的上下文、当下时空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以仪式感,为第一世界染上仪式化的色彩。

示例1:

我们在一个阴天的下午闲逛。

仪式化之后为:

我在一个忧伤遮蔽了阳光的午后,走向自己。

效果:

闲逛因此具有了净化仪式的意味。

示例2:

全世界有数十亿网民。

仪式化:

数十亿人跨越了传统时代山川大地的障碍,齐聚在互联网构造的地球村广场上。

效果:

涂抹了一层共同体仪式的色彩。



结语:慎用仪式,避免乐视化

个体、家庭、组织都有自己的仪式。

但仪式忌讳被滥用。

用好仪式对公关人有门槛。

仪式化现实或为现实注入仪式感,要求宣传家有通透的历史眼光、扎实的人文功底、敏锐的审美自觉,以及对时势的整体理解力。

否则,仪式就会生硬粗鄙,不伦不类。

你见过在丧礼上播放《好日子》的乐队吗?

你见过网易为之道歉的、《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搞死》的报道吗?

运用仪式,和做个正常人类一样,首先要有的是常识。

快刀何

2016年22点35分于北京二货书屋
####
客官,我们有一帮做公关的朋友一起写笔记,建了21个微信群。

目前群里在读的书有《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产品型社群》、《舆论的结晶》、《取悦公众》、《神经心理学》、《金字塔原理》、《消费社会》等。

对公关感兴趣、或想要一起写笔记的,欢迎加我微信kuaidaohe,获取入口。
The End


    关注 白头雕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