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鑑 . 第九辑, 五代十国》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鑑 . 第九辑, 五代十国》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鑑 . 第九辑, 五代十国》

  • 书名:《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鑑 . 第九辑, 五代十国》
  • 分类:编年
  • 作者:司马光撰
  •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2006
  • 售价:98.0
  • 装订:精装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鑑 . 第九辑, 五代十国》 内容介绍:

《资治通鉴》(第9辑.五代十国)(柏杨白话版)(全4册)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

余秋雨.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中国文脉》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史领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叹当前“...”

史记之魂

《史记之魂》

王嗣敏著..2008

“《史记之魂(套装上下册)》以一种全新的忠实原蓄的解读方式解读《史记》,打破原著篇章的结构,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使《史记...”

这样读《资治通鉴》 : 全本. 第一部, 铁血纵横 : 从三家分晋到刘邦

《这样读《资治通鉴》 : 全本. 第一部, 铁血纵横 : 从三家分晋到刘邦》

锐圆著..2010

“《这样读资治通鉴(铁血纵横:从三家分晋到刘邦登基)》主要内容简介: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太沉重了,今天我们还有必要读《资治通...”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王欢编著.哈尔滨出版社.2006

“”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鑑 . 第七辑, 安史之乱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鑑 . 第七辑, 安史之乱》

司马光撰.第1版 (2006年12月1日).2006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

中国通史 . 卷五 : 彩插普及版, 隋唐卷

《中国通史 . 卷五 : 彩插普及版, 隋唐卷》

李伯钦, 李肇翔主编..2012

“《中国通史(彩插普及版)(套装共8册)》内容简介:全新的历史解读方式,融入了百年来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近三十年来的历史新...”

中国通史 . 卷八 : 彩插普及版

《中国通史 . 卷八 : 彩插普及版》

李伯钦, 李肇翔主编..2012

“《中国通史(彩插普及版)(套装共8册)》内容简介:全新的历史解读方式,融入了百年来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近三十年来的历史新...”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宋) 司马光著.中州古籍.2010

“《资治通鉴》是古典史书中的一部巨著,司马光毕生心血,凝聚成了这样一部浩大却精致的作品。《资治通鉴》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政治史...”

图说史记100名言

《图说史记100名言》

王寿波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图说史记100名言》从这部“史家绝唱”里挑选100句精彩名言,回溯历史时空,详细介绍名言的出处和背景,传递古人智慧,进...”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王绳楠著.东方出版中心.2007

“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化的发展,与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关系最为密切。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职官制度的变化。职官制度本身又...”

中国通史. 第一册

《中国通史. 第一册》

范文澜著..1978

“”

精读资治通鉴 : 插图版

《精读资治通鉴 : 插图版》

寻国兵编著.中国和平出版社.2008

“《史记精选读本(插图版)》主要内容:《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

资治通鉴 . 三

《资治通鉴 . 三》

(宋) 司马光编著.中华书局.2013

“《中华国学文库:资治通鉴(套装全12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向为史学界...”

这个历史挺靠谱 . 01, 袁腾飞讲中国史. 上

《这个历史挺靠谱 . 01, 袁腾飞讲中国史. 上》

袁腾飞著.武汉出版社.2012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内容简介:《这个历史很靠谱》系列是畅销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升级修订版。本系列曾...”

简明中国史

《简明中国史》

李珊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简明中国史》讲述了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

中华文化原典选读

《中华文化原典选读》

主编姚电, 康丽云, 胡毓智..2009

“”

中国史学名著

《中国史学名著》

钱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本书为一本简明的史学史著作,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扼要介绍了从《尚书》、《春秋》到《文史通义》的二十多部中国史学名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