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中世纪》

《告别中世纪》 《告别中世纪》

  • 书名:《告别中世纪》:五四运动文献选粹与解读
  • 分类:政治
  • 作者:袁伟时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2004-10-01
  • 售价:55.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497

《告别中世纪》 内容介绍:

八十六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就是五四运动。这场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精神,八十多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前进。今天,回顾历史,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无 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期间,"民主"和"科学"的提出,切中了时弊。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遗留的恶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手陈独秀,在他创办的风靡一时的《新青年》杂志上喊出的最响亮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专制与迷信在中国社会里有着盘根错节的巨大势力和影响,向这两个大敌全面宣战,需要极大的勇气。 然而,中国民众的大多数是工人和农民。要求民主如果只停留在少数学者和知识青年的狭小圈子里,那么,不管议论如何激烈,仍然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谈不上真正广泛的人民民主。在五四运动初期,由于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只能做到这样,但它是不够的,需要继续前进。科学,最根本的是要符合实际。这同样不是单靠少数人坐而论道就能解决的,需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反复经受检验才能做到。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就是循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的。 因此,清理五四的文化遗产,描绘它的真实面貌,发扬它的优秀传统,评价它的千秋功过,揭示它的现实意义便织成了一项严肃而又富有魅力的历史使命,摆在我们面前。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来探索中国文化的奥秘,必须综合性地展现五四文化的发展过程。 于是,在近现代中国思想史领域独树一帜的著名学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以当代中国难得的立场明确、思想清晰的启蒙型思想家的眼光,为了让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直接与读者见面,同时记下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思考,在去年10月,向广大读者奉献了一本55万字的煌煌巨著:《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 这是一本国内目前最完整、最严肃的五四文选;这是一本有作者独特标准和眼光、意在继承五四精神的启蒙读物。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深广和已经达到的高度,远远超出时贤的想象。 然而,长期以来,总有一些奇谈怪论不绝于耳:"全盘反传统"!"科学主义"!"全盘西化"!民主与科学"并无有机的必然关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直面海内外对"五四运动"的种种指摘,作为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者,袁伟时呼吁:请读一读当时的文献! 思想终归要回到现实世界。为什么当代知识分子一讲到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都不能绕开五四?袁伟时认为,五四奠定了中国现代思想的主题----科学、民主、人权,而且这一主题至今仍未完成,五四运动也是一次高扬"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广。 《告别中世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新文化运动中思想领袖们对民主的内涵,已经解释得很清楚。科学讲的是以理性的态度认识、分析问题。科学的认识,本来就是不断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可能完全认识终极真理。不能由某一个人说我是代表科学的,我是真理的化身,说反对我就是反对科学。所以说要好好继承五四启蒙精神,完成它的历史任务。 袁伟时将整个五四的文献分成十一个专题,表明作者对五四论题的基本概括,其内容包括政治、法律、民主、科学、新闻、青年、妇女、文学等方面。五四先驱们直言无忌,也没有染上以非学术手段解决思想文化和学术问题的恶习。 这些文献之所以值得阅读和研究,是因为准确地概括了任何国家告别中世纪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打破思想镣铐,让民众成为敢于自由思考、自由言说的现代公民,这就是通常说的"人的解放"。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永垂史册,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敢于蔑视专制主义的传统,忠实地履行了这个历史任务。本书的前面有一个篇幅较长的绪论,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作者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以及编著本书的思路与目的。书中有袁伟时的十四篇文章,约十万字。这十四篇文章,实际上是思想文化辩论的结晶,里面贯穿了袁伟时对思想界、学术界对新文化不同观点的答复与回应。 袁伟时编著的《告别中世纪》一书,史料丰富,资料尽可能从最初发表的报刊中选取。其论述见解独特,分析鞭辟入里、批判一针见血,对于理解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意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中国人想要什么样民主

《中国人想要什么样民主》

张明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

“本书以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探讨“中国人想要什么样民主”,分析中国伦理主义政治文化的特征,描述不同受教育程度、不...”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威廉.道布森.左岸文化.2013-12

“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在獨裁者與民主陣營的戰爭中,阿拉伯.之春令人為之一振。埃及、突尼西亞與葉門的暴君都被趕下台。但阿拉...”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

唐浩明.岳麓书社.2004-01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是著名史学作家唐浩明继《曾国藩》之后又一最新研究成果。作者从曾国藩存世的二千余道奏章中精选四十七...”

决策的本质

《决策的本质》

[美]格雷厄·阿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著作之一。《决策的本质》原作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冷战时期的关键事件。此经典著作的第二...”

城邦的世界

《城邦的世界》

(美国)埃里克·沃格林.译林出版社.2009-1

“沃格林在《城邦的世界》中进行了一种“治疗性分析”。“秩序的历史产生于历史的秩序”,一切有价值的思想,都产生于思想家对其所...”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

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人民出版社.2013-8-1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书评十个篇章,全面收括了新华社的近期评论。”

国家的视角

《国家的视角》

詹姆斯・C・斯科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01

“19~20世纪是人类最为辉煌的时期,人类的能力被各种科学大大地扩张了,他们不仅不断地征服自然,也在不断地征服自己。但是到...”

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

《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

沃格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本书系《政治观念史》的第三卷:中世纪晚期。属于“西方传统 经典与解释”系列丛书。 中世纪在某种意义上是沃格林最为钟爱的时...”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樊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从政治史、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等多维角度,对明代海运作为一项政治决策的过程加以剖析,把明代知识分子对...”

中美战略互疑

《中美战略互疑》

王缉思,李侃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1

“《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中提到的“战略互疑”,是指双方在长远意图方面的互不信任。这...”

哲学的政治

《哲学的政治》

戴维斯.华夏出版社.2012-1

“本书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讨论和分析,进而阐明“政 治与哲学”的关系比人们通常所见更为密切,甚至密不可分。”

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与民族主义》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

“本书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而是着重于...”

中国现代思想散论

《中国现代思想散论》

袁伟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中国现代思想散论》新版跋 袁伟时 这部小书从交给出版社算起,整整十年过去了,上海三联书店认为此书仍有可取之处,愿意...”

A Middle Class Without Democracy

《A Middle Class Without Democracy》

Jie Che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2013-4-16

“What kind of role can the middle class play in potential dem...”

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

《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

李宝奇.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5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韩国建国以来9次修宪的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变迁的研究。全书共八章,第一章近代朝鲜的通知结构与法律介绍了从古...”

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

《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6

“”

观念的发明者

《观念的发明者》

(美)唐纳德·坦嫩鲍姆,戴维·舒尔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1

“该书是一本西方政治哲学入门读物,也是美国多所大学长期采用的教科书。该书以西方政治哲学史上三十多位重要人物及其思想为中心,...”

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

《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

张朋园.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01-01

“中国人向往民主政治,以戊戌变法为起点,已经超过百年,如果追溯到魏源、徐继畬等的时代,则不下一百五十年。其实,先驱有意使中...”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

王绍光,樊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1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通过抽丝剥茧式分析中国新医改政策形成的全过程,探究了中国中央政府如何制定重大公共...”

思想与方法

《思想与方法》

殷海光.上海三联书店.2004-05

“《思想与方法》是新生代学人贺照田先生选编的殷海光文集、散论及手稿,有些系初次面世。关于本书,正如贺照田所说:有多少生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