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 书名:《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 分类:政治
  • 作者:費南度.阿拉巴爾(Fernando Arrabal)
  • 出版社:允晨文化
  • 出版年:2013-9
  • 售价:NT$250
  • 装订:平装
  • 页码:383

《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内容介绍:

內容簡介文學大師 米蘭‧昆德拉 貝克特 專文推介 二十世紀歐洲超現實主義運動碩果僅存的大師 歐美文化界最後一位橫跨文學、電影、戲劇、視藝的多面手!──鄭樹森 鄭樹森‧簡白‧蔡逸君‧鴻鴻‧陳允元‧郭英聲‧樊光耀‧ 楊澤‧胡晴舫‧倪安宇‧ 紀大偉‧姚坤君(依姓氏筆劃) 隆重推薦 阿拉巴爾獨家授權,華文世界首出,值得典藏 阿拉巴爾是畢卡索和達利、布列東與費里尼等名字描繪出的偉大歐洲現代主義的最後繼承者之一,這重要的想像藝術遠離我們已久,留存下來的也僅是一些孤兒。阿拉巴爾是個跟誰都不像的崇高的孤獨者。這個特質在我們的時代是特權,也是障礙,因爲想法與品味迅速的一致化對那些誰也不像的人不再有利。將您們這項保有道德聲望的獎頒給一位道德是他那驚人的美學原創性先於一切的忠誠的藝術家,在我看來不僅非常公允,同時有勇氣而不隨波逐流,並因此值得高度讚賞。將耶路撒冷文學獎頒與阿拉巴爾,將是美(美猶如他所理解的:美等於神奇原素的爆發,美是獨特與不可模仿的)──再一次與永遠是──不可或缺於人以及值得被熱烈捍衛的象徵。這個來自耶路撒冷的訊息對我個人來說,是一項讓我對您們不勝感激的鼓舞。──米蘭.昆德拉 本文爲昆德拉推薦阿拉巴爾角逐耶路撒冷文學獎的公開信,收件者爲特拉維夫大學教授Ruth Reichelberg。原信由阿拉巴爾提供。 在上演著他的作品的地方,西班牙也就在那裡。──貝克特 一部終於問世的文學經典,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加上獨幕劇《情書》,二十世紀最後一位超現實主義大師阿拉巴爾,以詩的語言,歷史的觀照,打造出波瀾壯闊的史詩劇場,發出對獨裁政權最誠摯懇切的呼籲,超越時空,回歸人性,令人讀之動容。

作者費南度.阿拉巴爾(Fernando Arrabal)介绍:

■作者簡介 費南度‧阿拉巴爾(Fernando Arrabal) 西班牙詩人、劇作家、小說家、劇場和電影導演,一九三二年八月出生於西班牙北非領土梅利亞市(Melilla)。阿拉巴爾的父親畫家老費南度支持共和軍卻遭出賣,被判死刑又逃亡、離奇失蹤,是詩人一生的創傷,也是他投身藝術創作的動力來源。童年時,阿拉巴爾隨母親回西班牙本土定居,並進入天主教學校,少年時阿拉巴爾成績優異(他十歲時獲頒一項西班牙政府給資優兒童的獎金),並醉心閱讀。一九四○年代末期,阿拉巴爾不願照母親的意願在軍校註冊,反而進入一間造紙學校,並在此完成他最初幾個劇本(未發表)。他隨後前往馬德里修讀法學,並結識前衛派詩歌運動「後主義」(Postismo)的年輕詩人。一九五五年,阿拉巴爾結識在西班牙就讀的學者呂絲‧牟侯,結為連理,隨後獲得一筆留學巴黎的獎學金,後因嚴重的肺結核發作在巴黎定居下來。一九六○到一九六三年,阿拉巴爾固定參與布列東與晚期超現實主義者的聚會,一九六二年以「慌亂才是生命的真實狀態」的意旨,與導演/劇作家荷多洛斯基、畫家∕小說家托波爾另創「慌亂」運動(Le Panique)。 阿拉巴爾的思想開放、自由,創作挑戰社會固有的道德與宗教觀,是一九六○年代法國重要的無政府主義者,他在一九六七年回西班牙度假時以莫須有的「褻瀆」罪被捕入獄四年,不但引起國際間的聲援,西班牙小說家賽拉(José Camilo Cela)、劇作家貝克特更發表支持他的公開信。一九七一年,阿拉巴爾發表〈給佛朗哥將軍的一封信〉引起廣大迴響,因而在獨裁政權後期被列為五大危險人物。一九七一年具自傳色彩的電影《死亡萬歲》及一九七五年的電影《格爾尼卡之樹》,分別由法國∕突尼西亞、法國∕義大利合製,是探討西班牙內戰與法朗哥政權重要的作品。阿拉巴爾的文學作品繁多,計有詩集《瘋狂的石頭》(1962)、《一百首十四行詩》(1964)、《謙遜的天堂》(1985),劇作《格爾尼卡》(1958)、《汽車的墳場》(1959,後改編為電影)、《於是他們給花戴上手銬》(1969)、《巴別塔》(1978)、《宗教審判》(1979)、《情書》(1999)等二十餘種,及小說《沙丁魚的葬禮》(1960)、《死亡萬歲》(1971)、《金剛的女兒》(1988)、《冬天花園的謀殺者》(1994,由昆德拉作序)等十餘種。 曾獲 法蘭西學院戲劇大獎(1993) 、納布可夫國際獎(小說,1994)、西班牙國家戲劇獎(2001)、帕索里尼獎(電影,2007)等,並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Fernando Arrabal 尉任之 1977年3月出生。視覺藝術與文字工作者。關於藝術的論述散見台灣、法國、中國大陸等地刊物。繪畫個展於臺北,並聯展於法國、義大利、烏克蘭、喬治亞等地文化機構與美術館。著有文集《室內靜物.窗外風景》(印刻)及手工書《Ce qui me fait signe》,並策劃《印刻文學生活誌》昆德拉、富恩特斯專輯。 陳小雀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文哲學院拉丁美洲研究博士,專研拉丁美洲歷史、文化和文學。1998年,因成績優異獲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頒發「亞爾豐索.卡索研究獎章」。現任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教授、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著有《加勒比海的古巴:雪茄與蔗糖的革命之歌》、《加勒比海諸國史:海盜與冒險者的天堂》、《魔幻古巴》和《美洲古文明的時光膠囊》等相關著作。譯有《玻利維亞日記》、《公羊的盛宴》(與蘇逸婷合譯)等。 武忠森 輔仁大學法國文學碩士,譯有《鵬程千萬里》、《孤獨巨人》、《小女巫薇荷特》、《經濟不說謊》、《初戀情人的秘密》、《這年夏天》等書。 張懿德 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巴黎第五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駐法祕書及華文教師,亦曾翻譯法文劇本,譯作與創作散見國內報刊,譯有紀優‧穆索的小說《救救我》等。 宋燕 1974年出生,湖北武漢人,法國布列斯特大學英國語言∕文明系碩士。2002-2007年在英國工作並研習歐洲文化∕政治。2007年後定居法國。

《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目录大纲:

■作者簡介
費南度‧阿拉巴爾(Fernando Arrabal)
西班牙詩人、劇作家、小說家、劇場和電影導演,一九三二年八月出生於西班牙北非領土梅利亞市(Melilla)。阿拉巴爾的父親畫家老費南度支持共和軍卻遭出賣,被判死刑又逃亡、離奇失蹤,是詩人一生的創傷,也是他投身藝術創作的動力來源。童年時,阿拉巴爾隨母親回西班牙本土定居,並進入天主教學校,少年時阿拉巴爾成績優異(他十歲時獲頒一項西班牙政府給資優兒童的獎金),並醉心閱讀。一九四○年代末期,阿拉巴爾不願照母親的意願在軍校註冊,反而進入一間造紙學校,並在此完成他最初幾個劇本(未發表)。他隨後前往馬德里修讀法學,並結識前衛派詩歌運動「後主義」(Postismo)的年輕詩人。一九五五年,阿拉巴爾結識在西班牙就讀的學者呂絲‧牟侯,結為連理,隨後獲得一筆留學巴黎的獎學金,後因嚴重的肺結核發作在巴黎定居下來。一九六○到一九六三年,阿拉巴爾固定參與布列東與晚期超現實主義者的聚會,一九六二年以「慌亂才是生命的真實狀態」的意旨,與導演/劇作家荷多洛斯基、畫家∕小說家托波爾另創「慌亂」運動(Le Panique)。
阿拉巴爾的思想開放、自由,創作挑戰社會固有的道德與宗教觀,是一九六○年代法國重要的無政府主義者,他在一九六七年回西班牙度假時以莫須有的「褻瀆」罪被捕入獄四年,不但引起國際間的聲援,西班牙小說家賽拉(José Camilo Cela)、劇作家貝克特更發表支持他的公開信。一九七一年,阿拉巴爾發表〈給佛朗哥將軍的一封信〉引起廣大迴響,因而在獨裁政權後期被列為五大危險人物。一九七一年具自傳色彩的電影《死亡萬歲》及一九七五年的電影《格爾尼卡之樹》,分別由法國∕突尼西亞、法國∕義大利合製,是探討西班牙內戰與法朗哥政權重要的作品。阿拉巴爾的文學作品繁多,計有詩集《瘋狂的石頭》(1962)、《一百首十四行詩》(1964)、《謙遜的天堂》(1985),劇作《格爾尼卡》(1958)、《汽車的墳場》(1959,後改編為電影)、《於是他們給花戴上手銬》(1969)、《巴別塔》(1978)、《宗教審判》(1979)、《情書》(1999)等二十餘種,及小說《沙丁魚的葬禮》(1960)、《死亡萬歲》(1971)、《金剛的女兒》(1988)、《冬天花園的謀殺者》(1994,由昆德拉作序)等十餘種。
曾獲 法蘭西學院戲劇大獎(1993) 、納布可夫國際獎(小說,1994)、西班牙國家戲劇獎(2001)、帕索里尼獎(電影,2007)等,並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Fernando Arrabal
尉任之
1977年3月出生。視覺藝術與文字工作者。關於藝術的論述散見台灣、法國、中國大陸等地刊物。繪畫個展於臺北,並聯展於法國、義大利、烏克蘭、喬治亞等地文化機構與美術館。著有文集《室內靜物.窗外風景》(印刻)及手工書《Ce qui me fait signe》,並策劃《印刻文學生活誌》昆德拉、富恩特斯專輯。
陳小雀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文哲學院拉丁美洲研究博士,專研拉丁美洲歷史、文化和文學。1998年,因成績優異獲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頒發「亞爾豐索.卡索研究獎章」。現任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教授、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著有《加勒比海的古巴:雪茄與蔗糖的革命之歌》、《加勒比海諸國史:海盜與冒險者的天堂》、《魔幻古巴》和《美洲古文明的時光膠囊》等相關著作。譯有《玻利維亞日記》、《公羊的盛宴》(與蘇逸婷合譯)等。
武忠森
輔仁大學法國文學碩士,譯有《鵬程千萬里》、《孤獨巨人》、《小女巫薇荷特》、《經濟不說謊》、《初戀情人的秘密》、《這年夏天》等書。
張懿德
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巴黎第五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駐法祕書及華文教師,亦曾翻譯法文劇本,譯作與創作散見國內報刊,譯有紀優‧穆索的小說《救救我》等。
宋燕
1974年出生,湖北武漢人,法國布列斯特大學英國語言∕文明系碩士。2002-2007年在英國工作並研習歐洲文化∕政治。2007年後定居法國。
--------------------------------------------------------------------------------
幕後故事
--------------------------------------------------------------------------------
本書目錄導讀 於是,他們給花戴上手銬/尉任之
推薦序 向阿拉巴爾致敬/米蘭.昆德拉
自序 FA 大調/阿拉巴爾
第一封信 致佛朗哥
第二封信 致卡斯楚
第三封信 致史達林
獨幕劇 情書
附錄
羅馬皇帝阿拉巴爾/米歇爾.博波特(Michel Bohbot)
為阿拉巴爾辯護/貝克特(Samuel Beokett)
致阿拉巴爾/馬西莫.里贊泰(Massimo Rizzant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公共哲学

《公共哲学》

[美] 迈克尔· 桑德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6

“本书中的论文,探索了那些使得美国公共生活具有活力的道德和公民难题。第一部分“美国的公民生活”,概论了美国的政治传统。第二...”

巴黎公社公报集(第二集)

《巴黎公社公报集(第二集)》

.商务印书馆.2013-4-1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建立在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新的国家政权形式。《巴黎公社公报》自3月3...”

The Great Rebalancing

《The Great Rebalancing》

Michael Petti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1-22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s sputtering, the Euro is under thr...”

长和平

《长和平》

[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

“冷战史研究经典著作。”

美国宪法评注

《美国宪法评注》

[美]约瑟夫·斯托里.上海三联书店.2006-1-1

“《美国宪法评注》是《联邦党人文集》之后美国最重要的宪法著作。作者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瑟夫·斯托里生于1779年,1811...”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

张巨岩.三联书店.2004-09

“《权利的声音:美国媒体和战争》以全新的角度和宽阔的视野。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了美国的媒体和权力之间鲜为人知的关系。...”

国家篇 法律篇

《国家篇 法律篇》

[古罗马] 西塞罗.商务印书馆.1999-8

“《国家篇·法律篇》内容简介:就了解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源流来说,西塞罗的《国家篇》和《法律篇》这两部著作早就该翻...”

实现自由

《实现自由》

[美] 汤姆•G.帕尔默(Tom G.Palmer) 著.法律出版社.2011-10

“自由是什么?正义、法律、财产、和平以及繁荣和自由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汤姆•帕尔默作为学者、教师和记者用其一生来探究和回答这...”

比较政治经济学

《比较政治经济学》

朱天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比较政治经济学》对比较政治经济学的介绍紧扣住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关系,在分析层次上兼顾国际层面,在分析视角上认真对待国家...”

威权政治

《威权政治》

威廉•伊斯特利.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9-1

“· 荣获《华尔街日报》2014年年度好书。 ·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畅销书《白种人的负担》作者倾力提供解决贫困问题的...”

全球腐败

《全球腐败》

科克罗夫特.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

“《全球腐败:现代社会中的金钱、权力和道德》展示了冷战五十年之后当前国际的腐败状况。在冷战期间,国际决策圈认为腐败控制工作...”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老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5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工作之后参与美国政治活动的实录,主要分为作者作为自由党人参与社区政治和参加民主党助选...”

多头政体

《多头政体》

(美)罗伯特﹒达尔.商务印书馆.2003-06-01

“在当今世界,研究政治制度尤其是民主的政治制度,达尔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在第一章里,达尔开宗明义,将公开...”

冷眼向洋(上下卷)

《冷眼向洋(上下卷)》

冯绍雷,刘靖华,陈乐民,资中筠.三联书店.2001-4-1

“综观令人眼花缭乱的20世纪不免会引起一些思索-美国何以兴?苏联何以衰?作为近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欧洲向何处去?为什么20...”

田中角荣的昭和时代

《田中角荣的昭和时代》

【日】保阪正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5

“日本的昭和时代,可以用三位首相来概括。他们是东条英机、吉田茂和田中角荣。 田中角荣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他是一个由时...”

政治观念史稿(卷二):中世纪(至阿奎那)

《政治观念史稿(卷二):中世纪(至阿奎那)》

沃格林 Eric Voegelin.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9

“Eric Voegelin是当代最有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在书中他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作了梳理,并分析了传统思想的...”

国际关系分析

《国际关系分析》

阎学通,杨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5

“这是一本内容广泛且简明实用的国际关系分析教科书,主要介绍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以大量实例向读者演示了如何运用这些...”

反恐暗战2:卡扎菲的军火商

《反恐暗战2:卡扎菲的军火商》

文斯·弗林.同心出版社.2013-6

“《反恐暗战2:卡扎菲的军火商》内容简介:文斯•弗林的小说,和国际政治本身一样紧张、刺激、悬念丛生;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与...”

Inside Out, India and China

《Inside Out, India and China》

William Antholis.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3-8-14

“”

自由与权威

《自由与权威》

唐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4-1

“《自由与权威:二战后美国右派运动张力研究》以“右派”一词来作为二者的合称,并对二者间在学理上和历史上的纠葛进行了详细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