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法国》

《隐居法国》 《隐居法国》

  • 书名:《隐居法国》
  • 分类:法国
  • 作者:关键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年:2005-10
  • 售价:20.00元
  • 装订:32开平装
  • 页码:306

《隐居法国》 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曾经生活在巴黎的灯红酒绿中,混迹都市,叱咤风云的中国女子,在体验了人生的种种以后,得出的生活真谛的心迹记录,该书为那些梦想去国外闯荡奋斗的人提供了一个与《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完全不同的版本。著名作家为该书写了十分到位的序,可以成为阅此书的很好的导读。 不过,地方毕竟不是决定性的。无论身在城市还是身在乡村,一个人都可能领悟生活的真谛。也都可能毫无感受,就看你的心静不静。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 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关键一定知道她到底要什么,所以她的心很静。多年来,她安心地在欧洲山村里做一个普通人,细心地品尝每一个平凡日子的滋味,品出了许多美味。在法国南方的乡村,许多农家自酿葡萄酒,其味醇和而耐久,主人端出来款待过往客人,大商店里是买不到的。关键端给我们的正是她自酿的红酒。

作者关键介绍:

品味平凡生活--关键《隐居法国》序 关键的经历颇为特别。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她到巴黎闯荡。一个中国姑娘,置身于世界艺术之都的浪漫,心情当然很兴奋。那些年里,我两次去巴黎,看见她忙于找房子,开画廊,一付扎根巴黎搞事业的劲头。何尝想到,若干年后,她一头钻进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麓,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镇定居下来了。按照常理,一个中国人到法国,就好像从乡村来到都市,图的就是都市的繁华,关键一开始想必也是如此。可是,结果却是在法国的偏远乡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日子比在中国还冷清得多,并且义无返顾,心满意足。这不是很特别吗? 不过,对于关键自己来说,这又是自然而然的。在巴黎的十年里,她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唤她,越来越清晰,告诉她都市不是她的家,叮嘱她去寻找真正的家。希腊哲人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也可理解为:一个人最好的生活就是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如果不适合,不管这种生活在旁人眼里多么值得羡慕,都不算好。因此,那个呼唤她的声音其实是她自己的天性在呼喊,而她也就听从了它的指引。 读了关键在乡居中写的这些文字,我相信,她不但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而且回归了生活的本质。当然,生活的形相是千姿百态的,混迹都市、追逐功名、叱咤风云也都是生活,不一定要隐居山林。但是,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也许增色,没有也无损本质,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复是生活。什么东西不可缺,谁说都不算数,生养人类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权威。自然规定了生命离不开阳光和土地,规定了人类必须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乡村生活的优点在于,这个真理是直接呈现的,是一个每天都能感知到的事实。一个人长久受这个真理浸染,化做了自己的血肉,世间任何浮华就都不能再诱惑他了。 不过,地方毕竟不是决定性的。无论身在城市还是身在乡村,一个人都可能领悟生活的真谛,也都可能毫无感受,就看你的心静不静。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关键一定知道她到底要什么,所以她的心很静。多年来,她安心地在欧洲山村里做一个普通人,细心地品尝每一个平凡日子的滋味,品出了许多美味。在法国南方的乡村,许多农家自酿葡萄酒,其味醇和而耐久,主人端出来款待过往客人,大商店里是买不到的。关键端给我们的正是她自酿的红酒。 近些年来,图书市场时常推出中国人写自己在国外经历的书,内容多为如何奋斗,如何惊险,如何成功,如何风光,仿佛国外真是冒险家的乐园似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版本,它告诉我们,不论中国外国,真实的生活都是平凡的,而平凡自有其动人之处。哪一种版本更符合真相,对国外有所了解的人是心中有数的,不了解国外但懂得生活的人也是心中有数的。 周国平2005-2-22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给没有救我命的朋友

《给没有救我命的朋友》

艾尔维·吉贝尔.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给没有救我命的朋友》主要内容:在这本自传体的书中,作者披露了很多不可思议、违背常理、一般人甚至闭口不谈的细节,特别是书...”

告诉我你喜不喜欢

《告诉我你喜不喜欢》

(法国)热拉尔·格雷弗朗等编、张华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12

“告诉我你喜不喜欢这本极富娱乐性的小书,讲的是生命中曾拥有的细腻感觉和微妙情绪。“告诉我你喜不喜欢 ……”就像“芝麻开门”...”

穿越岩石景观

《穿越岩石景观》

米歇尔·柯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本书是为数不多的、基于经验观察的关于艺术创造方面的评论研究之一,这种研究始于鲁道夫?阿恩海姆1962年的著名评论??《绘...”

无月之夜

《无月之夜》

戴思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1

“享誉世界的著名华裔作家、《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作者 戴思杰最新力作 从宋徽宗、溥仪到胡风,从东北平原、故宫到缅甸 时空的迷...”

第一个人

《第一个人》

(法)阿尔贝·加缪.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

纪德精选集

《纪德精选集》

纪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1-1

“《纪德精选集》作者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纪德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通常所说的...”

弗朗西斯森林奇遇记

《弗朗西斯森林奇遇记》

[法]弗雷德里克·曼索特(Frédérick Mansot).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6-3

“一位不断走访森林的植物学家,一场美丽悲伤的森林之旅 艺术呈现森林美丽树种,诗意讲述森林日遭破坏 唤醒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呵...”

独行者手记

《独行者手记》

[法] 乔治·卢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乔治·鲁奥是现代艺术中特立独行的人物,他与著名画家德加、塞尚一样,明白唯有孤独能带来自由。 本书汇集了鲁奥一生的文字。涉...”

纪德文集(全三册)

《纪德文集(全三册)》

[法] 安德烈·纪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5

“纪德的许多作品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大地食粮》、《乌连之旅》、《浪子回家》等固然距离传统意义的小说很遥远,《帕吕德》...”

巴巴爸爸的学校

《巴巴爸爸的学校》

(法)缇森,(法)泰勒.接力出版社.2010年1月

“巴巴爸爸建学校了,在巴巴学校里,喜欢唱歌和跳舞的小朋友,可以上巴巴拉拉和巴巴贝尔的音乐课;喜欢机器和电力的小朋友,可以上...”

巴黎:一席浮动的豪宴

《巴黎:一席浮动的豪宴》

(美)苏珊・罗德里格・亨特.三联书店.2004-01

“1908年的秋天,一群穷困潦倒的作家和画家,栖身在巴黎一座叫洗衣船舶的摇摇欲坠的公寓楼里。这群自命为文艺先锋的人搞了一次...”

于洛先生

《于洛先生》

(法)帕克•圣约瑟夫.连环画出版社.2010-12

“这本书,是由不同的12个场景组成的页面。我们欣赏到了一个非常有趣,也很连惯的故事,可是我们仅仅只读了一半,这本书还有12...”

A Year in Provence

《A Year in Provence》

Peter Mayle.Gardners Books.2000-05-31

“”

法国文人相轻史

《法国文人相轻史》

(法)安娜•博凯尔,(法)艾蒂安•克恩.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

“文人也是人,他们也追求荣耀,也追求金钱。尤其在19世纪生活的文人,那个时候书籍和报刊的发行量猛增。荣耀和金钱作怪,文人们...”

餐桌上的普罗旺斯

《餐桌上的普罗旺斯》

(法)乔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

“一提到普罗旺斯,必定会联想到阳光下片片随风招展的紫色薰衣草花田、一座座果实累累,酝酿出甘醇美酒的葡萄园与小酒庄、种类繁多...”

内心旅程

《内心旅程》

罗曼・罗兰.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5-1

“本书作者罗曼・罗兰晚年采用交响乐前奏曲的形式写就的一部别开生面的回忆录。全书分为鼠笼、三道灵光、家谱、弓箭手、女友五个部...”

罗曼·罗兰文钞

《罗曼·罗兰文钞》

(法)罗曼・罗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7

“本书为原《罗曼·罗兰文钞》与《罗曼罗兰文钞续编》合本,精心辑译了罗曼·罗兰的书简、音乐述评、晚年的自传以及在一战期间呼吁...”

娜嘉

《娜嘉》

[法] 安德烈·布勒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

“《娜嘉》完成于1928年,安德烈·布勒东从与一位名叫娜嘉的女子在巴黎相遇、相爱到分手的经历中,提取大量事件,对现实、真实...”

当代艺术的危机

《当代艺术的危机》

【法】伊夫·米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

“本书源自1990 年代发轫于法国的一场有关当代艺术的性质、价值与前景的激烈讨论,作者透过那场白热化的论战,拨开繁杂的当代...”

巴巴爸爸建新家

《巴巴爸爸建新家》

(法)缇森,(法)泰勒.接力出版社.2010年1月

“有了七个可爱的巴巴宝宝,巴巴爸爸原来的家就太小了。他们搬到了附近的一所旧房子里。没过多久,城市拆迁队来了,好多凶恶的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