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 书名:《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 分类:城市、村落
  • 作者:薛凤旋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2010-12
  • 售价:35.00元
  • 页码:343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内容介绍:

这是难得一见的图文述说。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巿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巿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竟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的写照。 薛凤旋教授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作为营造城巿和城巿化的动力等细节之间,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巿观与城巿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巿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亦系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巿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作者薛凤旋介绍:

薛凤旋 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长大和受教育。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74-1977年就读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得博士学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学任教三十载。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奠基所长。 薛教授专著及编著共约四十本,国际学术论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巿、区域发展、基建和发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从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中国的大都巿》、《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香港与澳门》、《香港发展地图集》等。 薛教授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他融贯西方和中国的学术的观点与方法,并且多用中英双语发表。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有独到见解,这可从他的不同著作,特别是本书体现出来。 薛教授积极参与香港地方,以及国家的政治与决策,是第八届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香港特区筹委会,以及多个特区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薛教授在香港传媒时常发表言论,是个学以致用,关心家国大事的知识分子。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目录大纲:

序 言薛凤旋1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1
中国文明与城市的土生性3
多元的先民文化5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10
第二章 由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15
原始文明17
仰韶晚期的聚落21
一、姜寨一期 20
二、大地湾二期 21
三、城头山初城 22
初城的性质27
第三章 韶山时代的城邦 29
什么是城邦?31
龙山时代的社会33
龙山聚落和城市37
城市结构和功能42
龙山城邦国44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47
中国文明最早奠基于夏代49
夏代开拓了中国文化新纪元53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55
一、核心地区 56
二、周边边远地区 57
夏代的城市文明58
其他夏代城市63
夏代——奴隶社会封建帝国的开始64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63
中国有现存文字历史的第一个朝代69
商帝国和商文明70
一、仁 君 70
二、新的国家统治制度 72
三、税制、货币、贸易和法典 74
四、经 济 75
冶铜技术的发展和传播75
商的疆域和城市体系76
二里岗的城镇体系 77
在都城300公里内的区域性中心84
沿边地区的区域性中心85
商的属地和独立的方国 89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根基90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93
历史的分水岭95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97
一、封建制度 97
二、宗法制度,加上祭天地和祭祖先结成一个新宗教(儒教) 98
三、井田制度与城乡分别 99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102
一、规划的原则、程序以及城市理想结构 102
二、宗 周 110
三、成 周 110
战国时代:铁器时代开始—封建被新中央集权所替代111
东周和战国的新城市文明114
一、临 淄 116
二、曲 阜 118
结论:中国城市结构的定型120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121
秦开创的新型皇朝奠定了中国的概念123
统一大国下的新行政和经济124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131
汉代的城市结构135
一、长 安 136
二、洛 阳 139
三、临 淄 139
四、宛 141
五、成 都 141
六、邯 郸 141
结论:新型帝国与行政型城市142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143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统一145
唐代政府体制与社会152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156
一、南方涌现新型大都会 157
二、运河城市 157
三、长江沿岸城市 157
四、东南的海港城市 157
五、行政及军事重镇 158
唐代的城市结构158
一、曹魏时都城邺城 159
二、北魏(北朝)都城洛阳 160
三、六朝(南朝)建康 160
四、长 安 163
五、扬州(中晚唐) 168
结论:成熟和完善地体现了中国都城的特点171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与复兴新城市文明 175
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177
两宋社会的特点177
一、抑军政策 178
二、文人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学的复兴181
三、商业国家 183
宋代的城市化动力184
新市民社会的出现188
一、开 封 191
二、临安(杭州) 194
三、平江(苏州) 197
四、明 州 200
五、西夏、辽和金的城市200
结论:中国开始产生城乡分离200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203
元代是城市的黑暗时代205
明代的军事和经济复兴211
明代的城市化215
明代城市案例218
一、南 京 218
二、京师(北京) 218
三、临 清 222
四、大 同 223
结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223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227
清代:中国历史的分水岭229
清代前期的城市化:传统中国的城市文明233
一、城市动力 233
二、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234
三、新儒学的城市文明 237
清代后期的城市化:半殖民地化的城市239
一、对世界霸权的依赖 239
二、列强影响下的城市 243
三、其他现代城市和城市化的空间分布 247
城市案例248
一、广 州 248
二、西 安 252
三、汉 口 252
四、上 海 254
结论:城市体系和行政体系混合为一个有机体258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波动 265
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2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的特殊价值观基础(1949—1981年)269
改革开放前的毛泽东式社会主义城市化(1949—1981年)273
毛泽东时代的城市和城市化278
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79
二、对城市功能的社会主义改造 283
三、城市区域(city-region) 288
四、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结构 292
向市场经济转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1981年起)295
深圳案例 302
结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304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309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311
真正城市:西方的一些偏见313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不是某种文明的产物314
马克思所归纳的四类城市316
一、亚洲类:城乡的统一性 317
二、远古类:城市的乡村化 317
三、封建类 317
四、资本主义类:乡村的城市化 318
中国传统的城市文明319
探讨中国现代城市的路向327
参考文献 330
出版后记 336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图说大运河 : 古运回望

《图说大运河 : 古运回望》

大运河翰林文化藏书编委会编.中国书店.2008

“《图说大运河:古运回望》选取《古运回望图》这一绘画长卷为底本,艺术地再现了古运河的历史风貌,通过古运地标、古运风物、古运...”

The sights of Beijing =

《The sights of Beijing =》

Zhu, Qixin.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北京名胜游览(英文版)》分为“北京及观光北京市容市貌游览”、“主要名胜介绍”、“参观单位”、“旅游资讯”、“北京周边地...”

中国古镇 : 西部行之壹

《中国古镇 : 西部行之壹》

董科敏主编.中国建筑书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工业.2004

“《中国古镇》以摄影和文字为手段,介绍了以下10个古镇:陕西少的陈炉、四川省的桃坪姜寨、福宝、尧坝、内蒙古的黑山头、黑城、...”

从世界看台湾

《从世界看台湾》

吴季松著..2006

“”

多少风物烟雨中 : 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 : 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洪烛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该书由30余篇散文组成,每一篇都代表了北京某个时代的记忆。那些令我们心潮起伏的往事、那些令我们...”

太阳部落

《太阳部落》

刘湘晨著..2004

“”

丽江行知书

《丽江行知书》

蜗牛制造..2005

“”

山水城 : 南京历史文化之旅

《山水城 : 南京历史文化之旅》

[易家胜,毛晓玲,张蕾著].中华书局.2006

“山水城:南京历史文化之旅,ISBN:9787101050554,作者:易家胜、毛晓玲、张蕾”

永不拓宽的街道

《永不拓宽的街道》

陈丹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8

“160余年时光。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简史。24幅老上海街道的架上油画。20个故事。这是陈丹燕这本书中所描绘的上海和上海人...”

China 2008

《China 2008》

Zhongguo 2008...2008

“”

北京胡同四合院类型学研究

《北京胡同四合院类型学研究》

尼跃红主编..2009

“”

大故宫2

《大故宫2》

阎崇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7

“《大故宫2》展现了阎崇年数十年研究后宫历史的成果,他认为:“从后宫的级别可以看出,后妃各个级别之间待遇差别巨大,例如皇后...”

赶着驴车去喀什 : 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

《赶着驴车去喀什 : 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

阿Q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赶着驴车去喀什: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阿Q,并且热爱背包旅行的香港青年。当旅行于他,变得习以为常——“...”

新北京导游词

《新北京导游词》

刘锋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本书主要由市容导游与名胜古迹导游两大部分组成,它介绍了首都各主要干线的游览景点和北京风情、民俗与土特名产以及一些旅游常识...”

城缘 : 中国名城的永恒情怀

《城缘 : 中国名城的永恒情怀》

江渺渺编著.哈尔滨.2010

“《城缘:中国名城的永恒情怀》内容:充满这感情和灵性的人让城市活了起来,让城市有了自己的感情和味道。名人与城市的相遇是一种...”

中国古城古镇古村古寨

《中国古城古镇古村古寨》

[王妮娜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几千年的物质文化积累,使这片广阔土地形成了无数映射着中华民族文化之光的乡村聚落,它们以多彩的形态、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

中国佛教建筑之旅

《中国佛教建筑之旅》

薛林平编著..2007

“《中国佛教建筑之旅》讲述了: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古代建筑遗存丰富。其中,佛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也是中国古...”

爱 LOVE 游 : 一生要与爱人去的 32 个地方

《爱 LOVE 游 : 一生要与爱人去的 32 个地方》

刘霞,史小闹,阮永健编著..2005

“”

中国城市史

《中国城市史》

何一民著.武汉大学.2012

“《中国城市史》对中国漫长的城市历史进行全方位把握和科学分期,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国城市的缘起及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为漫长而复...”

Chine [2009] /

《Chine [2009] /》

Zhongguo 2009...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