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警卫纪实》

《共和国警卫纪实》 《共和国警卫纪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魔力棒球

《魔力棒球》

九把刀.蓋亞.20031104

“100:12!比賽提前結束! 全宇宙盃棒球錦標賽主席在鎂光燈閃耀不停的球場中心,拿起麥克風,對著數千顆星球發表最震撼的宣...”

坐火車的抹香鯨

《坐火車的抹香鯨》

王彥鎧,繪者◎NOBU.大塊文化.2011-2-1

“台灣,即便很小,也具備了一整個世界的豐富。 旅行無法被定義,重要的是怎麼看待旅行中的自己。 2000年,廣告人阿鎧為7-...”

不厭其煩

《不厭其煩》

陳綺貞.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陳綺貞的第一本書。是她用LOMO相機,筆,吉他,失眠的晚上,許多游泳證和門票,整體導演的一本圖文書。 如同她的專輯 如同...”

摩擦.無以名狀

《摩擦.無以名狀》

夏宇.現代詩季刊社.1995

“《摩擦·无以名状》夏宇自序 逆毛抚摸:《摩擦·无以名状》夏宇自序 《逆毛抚摸》 1 字是黄金、乳香和没药。字是肉桂。肉和...”

秋千上的女子

《秋千上的女子》

张晓风.花城出版社.2005-3-1

“本书收有散文《描容》、《给我一个解释》、《我捡到一张身份证》、《母亲·姓氏·籍贯·作家》、《有求不应和未求已应》、《关于...”

走出白色恐怖

《走出白色恐怖》

孙康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4-1

“这本书是孙康宜一家走出苦难、超越困厄的回忆。作者的父亲是天津人,母亲是台湾高雄人,国共内战期间,一家辗转到台湾,不想却是...”

琦君散文

《琦君散文》

琦君.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03-01

“本书选收旅美台湾女作家琦君散文作品共41篇。 琦君的散文以怀乡忆旧独树一帜。她把对故乡、亲人的缕缕情思凝于笔端,感情浓烈...”

食物恋

《食物恋》

李欣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4

“《食物恋》是台湾知名广告文案、作家李欣频“爱情系列”的第一本,作者在书中将个人生活里私密的情绪、记忆、片段点滴,经由食物...”

想见看见听见

《想见看见听见》

阮义忠.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

“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誉的著名摄影家阮义忠,三十年来第一本个人随笔集。以真挚隽永之笔,回顾他摄影艺术生...”

去帝國

《去帝國》

陳光興.行人出版社.2006年10月

“1994年,總統李登輝提出南向政策,許多重要的知識分子,從理論、歷史或自然等面向,著文為「南進」背書。學者陳光興由此感受...”

胭脂盆地

《胭脂盆地》

简媜.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

“《胭脂盆地》:“若我看倦了风景、走累了路,你是否愿意变成酒色石头,让我把余生靠一靠。”台北有一种诡异的胭脂体味,仿佛一块...”

恋物百科全书

《恋物百科全书》

李欣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4

“这本书集结了李欣频历经三年时间在《ELLE》《TVBS周刊》所写的专栏文章。涉及了旅行中的巫、爱、身、衣、医、瘾、灵……...”

都是遗风在醉人

《都是遗风在醉人》

张怡微.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9

“台湾三年,漂浪三年。在异乡,潺潺的追忆是唯一能够随身携带的行李。 图文集收入了包括“漂浪与抒情”、“都是遗风在醉人”、“...”

多桑——吳念真電影劇本

《多桑——吳念真電影劇本》

吴念真.麦田.1994

“我們走後十分鐘,他拆掉身上所有的管線、針頭、開窗躍下。當我們看著他一身泥巴、草屑的身體被一堆人圍著,急救,亂成一團時,我...”

龙应台评小说

《龙应台评小说》

龙应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3-1

“”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

陳翠蓮.衛城.2013-10

“一八九五 到 一九八六 這是一份臺灣的民主履歷 三個世代追尋的民主之花 從一八九五年成為日本殖民地到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

跟自己的名字赛跑

《跟自己的名字赛跑》

魏德圣.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

“本书是导演魏德圣在拍摄电影《赛德克•巴莱》过程中的导演手记,记录了魏德圣在《海角七号》的风光之后,义无反顾地把取之于电影...”

书滋味

《书滋味》

王鼎钧.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1

“【编辑推荐】 王鼎钧简直就是散文界中的“博尔赫斯”。他仿佛深谙春秋战国的合纵连横术,挽寓言,恋诗体,留日记,兜揽断章孤句...”

靈界的譯者

《靈界的譯者》

索非亞.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9/09/09

“◎聯合推薦 丁敏/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果鏡法師/日本京都佛教大學博士 孫建忠/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陳圭如/國...”

他們在島嶼寫作

《他們在島嶼寫作》

目宿媒體,王耿瑜.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4

“「讓我們紀錄下來這美麗的文學歷史,一面向文學家致敬,一面向後代驕傲的訴說他們的文學傳承故事,成就島嶼的共同文學記憶。」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