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往事》

《故宫往事》 《故宫往事》

《故宫往事》 内容介绍:

民国时期的故宫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历史大舞台,逊帝后妃、皇亲国戚、军阀政客、政要名流、社会贤达,几乎所有的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把真实的自己留给了历史。民国时期的故宫是一部浓缩的厚重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从这里,既可以走进一个数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宝库,也可以走进一个动荡而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细说两晋南北朝 . [7]

《细说两晋南北朝 . [7]》

沈起炜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沈起炜编著的《细说两晋南北朝(黎东方讲史之续)》以讲史形式阐述了自西晋建立至隋文帝统一南北朝之间的历史。作者系著名通俗历...”

塞北三朝·西夏

《塞北三朝·西夏》

袁腾飞.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8-1

““塞北三朝”是三个少数民族开创的政权,它们各自均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系列作品沿...”

老天津 : 津门旧事

《老天津 : 津门旧事》

林希著.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2014

“编辑推荐★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 京畿重镇,津...”

戊戌政变的台前幕后

《戊戌政变的台前幕后》

马勇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这是一部对著名的戊戌政变重新解读的通俗性学术著作。1898年秋。康有为发觉自己所期待的政治变革愈趋无望,他所依仗的光绪皇...”

民国底色

《民国底色》

张耀杰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书中涉及的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包括政学两界的赵凤昌、张謇、袁世凯、袁克文、唐绍仪、赵秉钧、孙中山、陈粹芬、黎元...”

教科书里没有的近代史

《教科书里没有的近代史》

董佳著..2011

“本书主要写的是一般通俗历史读物、特别是历史教科书里向来欠缺的内容:写人物,重点是写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写李秀...”

长袍与牢骚

《长袍与牢骚》

智效民.凤凰出版社.2013-6

“民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本书聚焦普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人与事,被遮蔽与被掩盖的历史真相。 本书分...”

微历史 : 1911-1949民国圈子

《微历史 : 1911-1949民国圈子》

黄一鹤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主要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

一本书知晓宋朝

《一本书知晓宋朝》

本书编写组编..2012

“一本书知晓中国历史丛书:一本书知晓宋朝,ISBN:9787510025174,作者:”

民国十大奇案揭秘

《民国十大奇案揭秘》

廖小东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民国十大奇案揭秘》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故事:一、贿赂案:美人杨翠喜风流清末官场;二、泄密案:决定袁世凯生死的一纸协议;三、...”

史记半解

《史记半解》

(汉) 司马迁原著.商务印书馆.2013

“《史记半解》是由清人汤谐于1713年完成的一部对《史记》的评注。汤谐,字展文,号怀村,主要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间。汤谐用四十...”

明朝没有沈万三

《明朝没有沈万三》

顾诚.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0

“顾诚先生治学谨严,在钩沉史料、严密考证的基础之上,他撰写了一些短小有趣的文史札记,如《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谈我国史...”

老北京的趣闻传说

《老北京的趣闻传说》

张卉妍编著..2014

“”

隋唐五代史讲义

《隋唐五代史讲义》

邓广铭著.中华书局.2013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隋唐是我国历史从分裂到统一以致全面繁荣的重要时期...”

旧影秦淮

《旧影秦淮》

叶兆言.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1

“《旧影秦淮》,本书图片与文字有着互文关系,文字因图而生,图片又为文字描述的事件提供了最好的形象说明。风流不忘爱国,这是秦...”

中国战争纪行

《中国战争纪行》

(法) L. F. 朱以亚著.中西书局.2013

“”

图说史记

《图说史记》

柏宏军, 何玉良编著..2010

“”

台湾六十年史纲 : 1949-2009

《台湾六十年史纲 : 1949-2009》

董世明著..2011

“”

塞北三朝·辽

《塞北三朝·辽》

袁腾飞.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8-1

““塞北三朝”是三个少数民族开创的政权,它们各自均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系列作品沿...”

大变局中的转折点

《大变局中的转折点》

蔡晓滨.金城出版社.2012-3

“本书作者以一个三十多年报人的职业敏感与素养,选取了上世纪40年代那些曾轰动一时或引发广泛争鸣的新闻事件:中原饥馑、访问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