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大讲堂陈晓非院士就“计算机地震学与防震减灾”与大家畅谈

 

4月22日15:00,中国科学院陈晓非院士应邀在雁山校区萃华楼报告厅作题为“计算机地震学与防震减灾”的学术讲...

近日,中国科学院陈晓非院士应邀在雁山校区萃华楼报告厅作题为“计算机地震学与防震减灾”的学术讲座。我院院长熊彬教授、王有学教授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到场聆听报告。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时不时爆出热烈的掌声。
讲座伊始,熊彬院长对陈晓非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陈院士的研究成果。
 随后,陈院士为大家讲解报告,他指出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灾害给人民的经济带来严重损失的问题。讲座中,陈院士从地震的原理出发,介绍运用计算机进行地震预报的可行性,他说进行地震预报的难点在于“时”“空”“强”三要素,因此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震前和震后的情景,计算出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地震发生的规律。他还指出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关于地震预报的问题,可以分解为一些“子问题”,运用循序渐进的研究方法,一步一步来解决。讲座的最后,陈晓非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他运用丰富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在本次讲座中,同学们深刻理解到地震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也从陈院士的讲述中体会到严谨的科研态度,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讲座人简介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58年2月生于辽宁省本溪市,籍贯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5年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地震波传播和震源破裂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计算横向非均匀层状模型理论地震图的广义反射率方法;发展了模拟含任意起伏地形三维介质中地震波传播过程的曲线网格有限差分算法;首次系统研究了自由表面对震源破裂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提出了“自由表面诱发超剪切破裂”的概念及其物理机制;首次系统计算并给出了地震破裂相图,提出了地震断层动力学破裂扩展的第三种形式:自停止破裂,为认识地震活动性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200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5年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首批会士。


做桂工最具温度的新媒体

润物无声       进无止境

责任编辑:吴田波

本文编辑:刘莉

来源:学院网页

欢迎提供文字/摄影/创意

投稿至:gutxxs@163.com

欢迎关注微信号,微博号



GUT地学微风



桂林理工大学地学院


    关注 GUT地学微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