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们如何做预测? |子约有曰

 


作者:第一财经 王子约



昨天我一个朋友说,你们这些搞经济的怎么回事,怎么又变了,说好的2016年经济不乐观,最近怎么又特别乐观了。

是的。我刚刚写完一季度的经济前瞻,我发现有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变得确实比翻书快,且表态总是模棱两可。

2014年底,我曾经看过某机构一个“天衣无缝”的预测报告:我们预计明年的GDP增速会定在7%左右,但我们建议定在7.5%左右。而当时市场上的争议只存在于这两个数之间,反正怎么定最后你都特别牛咯。

也是基于此,我特别敬佩林毅夫、刘世锦那样的老先生,完全按照自己的逻辑框架来,不仅有理,而且连贯。

撇开那些别有用心的眼球党,经济学家是如何做预测的呢?

我咨询了很多科班出身的大拿,他们认为经济预测主要依靠三种方式,一是使用包括结构化多方程计量模型在内的多种简繁不一的模型;二是表格分析和判断;三是参考别人的预测。

有意思的是,尽管写一个高大上的模型拿诺奖被看做是经济研究者的无上荣耀,但在实际预测中,因为这一方式对样本数据的要求太高而经常被用作辅助性的方法;被认为次重要的方法是参考别人的预测值;而最重要的,则是普通大众都常用的表格分析和判断法。

正因为判断的素材差距不太大,结论的差异就更多的因为经济学家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而不同。比如,林毅夫教授自有的逻辑体系支撑他在中长期基本面上持续看好中国经济,而周其仁、刘世锦等著名经济学家又在一些具体领域有着敏锐的感知和观察能力,能够在一群普通的表象中看到不普通的普遍发展规律。

另一个让人尴尬的事实是,大多数时候,经济学家的预测都不准。即使是预测了互联网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神话级人物席勒,如果把他众多的预测都记录下来就会发现命中率也并不高。中国股市上类似的“打脸”预测就更多了。

那么,为什么经济学家们还热衷于预测呢?

一方面,短期预测对于政策部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围绕这些政策部署进行资产配置会产生巨大的价值,这也是机构们更热络的做这件事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进行前瞻性避险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作为更大概率可能发生的事件,也同样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作为普通投资者,在这个信息泛滥和咨询极容易被曲解的时代,在这个他们做判断都不愿用句号而是问号的时代,你该如何做出你的判断?两个方法,要么自己变得更谨慎、更专业,要么花钱买别人的谨慎和专业,信息爆炸意味着,免费的,已经是最贵的。

原创不易 感谢打赏



    关注 第一财经资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