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人这一生的要做的,就是活出个真自我来这一件事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这句话很有意思,因为它上来就对“诚”这件事做了一个分解。

一个是诚者,一个是诚之者。按照古汉语的语法,“者”在这里就是个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的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诚者,诚之者,就是诚和诚之。

这我们就很容易看明白了,前面个诚是名词。后面一个诚是个动词。

“诚者,天之道也。”就是说真诚有信是天之道,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所谓“天之道”即指事物的本然,“诚者,天之道也。”就是在说“诚”就是事物的本然。

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是以其本来的面目呈现的,而且也正是各种事物都以其本来的面目出现,我们才有了现在这个世界。

猴子像个猴子的样子,所以这个世界上才有猴子,如果猴子以狗的样子出现了,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猴子吗?

如果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不以其本来的面目出现了,都学会伪装了,我们还会看清楚这个世界吗?

所以,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经典中所要传达的内涵,你就会发现那些听起来很玄妙的话,其实几乎就是大实话。

比如这个 “诚者,天之道也。”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在简单的背后,作者用“天之道”这三个字,告诉人们两层含义:

第一,诚是万物的本然;

第二,诚是不可违背的,不可逃避的使命。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才说“诚之者,人之道也。”

因为,其它万事万物,都出于本能的实现了诚,老虎会真诚的到处抓羚羊;羚羊也会真诚的吃草。没有哪个老虎会虚伪的吃素,也没有哪只羚羊会见到老虎之后假装不跑的。

只有人不同,人会伪装,不仅会欺骗别人,还会欺骗自己。只有人才会不诚。然而,“诚”又是天之道,又是不可违背的。所以,人就有必要通过“诚之”,把自己从不诚,重新变回到诚的状态。

所以,“诚之”的这个“之”虽然有多种解释方法,但是,直接把它解释成,指代“诚”字最为简单明白。

所谓,“诚之”就是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本然状态,或者说让自己的本然状态,得以真实的显露。通俗的讲,就是活出个真自我来。

“诚之者,人之道也。”说明,人这一生的要做的就是这一件事,就是活出个真自我来。


    关注 东鹤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