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拍青春片,她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导演
作为一个女导演,她不迷茫...
鱼叔身边,不乏有导演梦的朋友。
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光鲜。
任何一个行业,出现在聚光灯下的,只是那1%;
99%的追梦者,活的很迷茫。
而往往能够获得成功的,就是那清醒的百分之一。
如果导演也分性别,估计前面还有一个小数点。
0.1%
恰好鱼叔身边就有那么一位:
姚婷婷

其实我和她并不熟,只有一次照面。
对她的认识,基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白敬亭的表哥。
也是这个原因。
我就知道了关于她的很多故事。

一个女孩子,在高中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了做导演的规划。
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
学了七年导演系。
等到交毕业作品的时候,重度贫血病倒了。
只剩最后半个月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找到演员,没有安排好摄制组,没有写完剧本…
但她仍然很坚定。
她要成为一个导演。
所以全家出动了。
她的父亲请了长假,调理她的身体。
她的亲戚有做演员的,有做制片的,有做后勤的。

朋友们更是分文不取的帮助她…
一起扎在零下30度的东北农村。
终于完成了她的毕业短片——
顶缸

初见这支短片,鱼叔真是不敢相信,这样叙事流利的黑色幽默作品,竟然出自一个东北姑娘。
有兴趣(wifi)的鱼友不妨点击观看。
短片《顶缸》| 21分16秒
一场车祸顶包事件,被拍的妙趣横生。
短短20分钟,人性的丑陋跃然而出。
这支短片获得了第一届金鸡百花微电影大赛的优秀微电影奖。
也是借此证明了她有成为导演的天分。

和许多人曲折的导演之路不同,姚婷婷没从助理、场记跟班做起。
她的目标很坚定,成为导演这件事上,宁愿等,也不愿妥协。
她说:
“我不相信曲线救国,我喜欢直接。”
这是一般人都不会有的「对导演的那份执着」,尤其是女生。
所以。
《顶缸》之后,她等了半年。
争取到了拍摄短片《特殊交易》的机会。

这次聚焦的是一个陪酒女和小学生的故事。
跟毕业作品不同,不仅得到了奖项上的认可;
还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上被刷屏。

豆瓣评分高达7.9

也正是因此。
她获得了制片人赏识,有了拍摄《匆匆那年》网络剧的机会。
2年前,网络剧的代名词仍然是粗制滥造。
投资人也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试探。
甚至很多人认为只是炒热IP,为电影做铺垫。
结果。

电影评分5.4;网络剧评分8.1。
也许,网络剧和电影直接拿来比较,缺少公平的维度。
如果和《匆匆那年》第二部网剧相比,高下立见。

这从侧面说明了,她确实具有做导演的天分。
有幸于白敬亭的表哥,我看过姚婷婷以往几支作品的剧本初稿。
就剧本而言,没有大的戏剧冲突,谈不上吸引。
但是她的完成度极高,远在剧本之上。
说到最近上映的《谁的青春不迷茫》

目前豆瓣评分6.5,及格线。

把刘同的一本散文集,改成不堕胎不出轨的青春片,已经是下了苦工。
但正是这七个字的片名,注定了这部片的格局。
谁的青春不迷茫。
其实。
无论高中还是大学,都只有读书一个目的。

其它事父母都帮你安排好了。
这是最不迷茫的时候。
真正开始迷茫,是走出校园。
所以。
回望校园生活,感动的是可以为之而努力的幸福。
而不是迷茫。
不过完全启用年轻新人演员,好过柔光美瞳高龄大叔的青春片。

白敬亭走这个路线就对了,还可以更拽一些。
与乖巧外貌的反差,才会有人注意到你的表演。
对于姚婷婷来说。
无论怎样,这部电影处女作,都是她一个崭新的起点。
更何况。
在全是新人的情况下,票房轻松过亿。
她接下来的创作,应该会更加自由。
不过鱼叔还是想说:
不拍青春片,她有实力可以走的更高。

关注 独立鱼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