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坚红:回眸松阳博物馆三十年

 

叶坚红:文博副研究员,松阳县政协第五、六届委员,1993年9月至2006年4月,任松阳县文管会办公室主任、博物馆馆长...





叶坚红:文博副研究员,松阳县政协第五、六届委员,1993年9月至2006年4月,任松阳县文管会办公室主任、博物馆馆长

 
光阴茬苒,转眼三十年就过去了。今年是我们松阳博物馆建立三十周年,回眸这三十年松阳博物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慨万千。

1986年4月,松阳县人民政府以松政(1986)24号文件批准建立松阳县博物馆,同年9月,我调入博物馆工作,至2006年退休,一干就是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也是我人生奋斗最宝贵、最鼎盛的二十年,回忆所经历的往事,思绪万千。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各省、市、县都设“文物管理委员会”(简称“文管会”),负责管理本辖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松阳1982年恢复县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方面工作起步较晚,基础差,文物保护工作也不例外。松阳县文管会是虚设机构,主任为分管县长,成员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下设文管会办公室,但没有人员编制,由时任县文化馆馆长陈瑞震兼任文管会办公室主任抓全县的文物工作。1984年,临时抽调了两名文化员开展文物普查和延庆寺塔维修前准备工作。1986年,博物馆和延庆寺塔文保所建立后,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无馆舍,当时办公地点设在城隍庙门边的偏房,面积不足30平方米,1989年才搬入县级文保单位兰溪会馆办公;人员少,工作人员4人;经费匮乏,1997年之前单位全年事业经费只有6000元,至2003年才陆续增至3万元;设施简陋,没有文物库房,珍贵文物连啤酒的待遇都没有,被放置在旧纸箱中,责任重大。松阳是文物大县,文保工作繁重,担负着全县文物普查、藏品征集、保护管理、法规宣传及长达8年的延庆寺塔维修工程。由此可见,我们文物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有多重。

陈主任是位和蔼可亲的老领导,工作严谨,对松阳的文物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我至今仍十分怀念他。为提高我们的文博专业工作水平,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分批送我们去省里参加文物鉴定、藏品建档与保管、古建筑保护等业务培训班,送我们到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文博专业进修班学习。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我们三人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那年代,工作艰苦,没有交通工具,山区道路极差,下乡工作全凭两条腿和自行车。不管是爬山越岭文物普查,到又脏又累的考古发掘现场,还是在杂乱不堪高低不平的古建维修工地,工作有多辛苦,待遇低生活清贫,都没有怨言。至1989年延庆寺塔维修工程开始之际,每人都身兼多职,独挡一面,大家齐心协力的将松阳的文物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1991年,松阳博物馆被省文化厅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建馆三十年,我最为兴奋的事是:博物馆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原博物馆馆舍是古建筑汤兰公所,系清代建筑,位于老城区中弄12号,周边民房连片,无消防通道,连续几年被丽水市列入消防安全隐患单位。199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下,在东厢房边上改建3间共7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文物库房,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为加强博物馆文物安全,我们还养了一条狼狗帮助警卫,博物馆工作人员每天夜间轮流值班。接着我们在文物征集、藏品保管、藏品建档制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馆藏文物由1982年分县时的85件到2006年时已增加到1500多件。建馆三十年,馆舍面积三级跳:1984年只有30平方米的城隍庙偏房办公室,1989年搬到531平方米的古建筑兰溪会馆,2010年又搬迁到3032平方米的现代化新馆舍。文博专业人员也从1986年的4人逐渐壮大至现在的12编制人员,博物馆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坚守和科学的安防设施,这是一个多大飞跃啊!

建馆三十年,我最为欣慰的事是:境内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依法得到保护,松阳文物保护工作硕果累累。1986年,我县只有延庆寺塔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詹宝兄弟进士牌坊、黄家大院等14处。2006年,延庆寺塔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兄弟进士牌坊和黄家大院等先后被提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松阳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石仓和界首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村)申报成功。通过全省第三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2003年公布了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文保点,4处历史文化村,为开展持之以恒的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松阳县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地区,现有50个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文物保护点188处。这三十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对延庆寺塔、黄家大院、兰溪会馆、普济桥及两处明代进士牌坊等各级文保单位和传统村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得到拯救保护维修,修缮后的延庆寺塔、黄家大院及石仓、界首、杨家堂等传统村落每年接待上万游客,成为松阳的旅游亮点。看到这可喜的成果,作为一名老文物工作者,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社会在进步,事业在发展,回顾松阳博物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今非昔比。我衷心祝愿博物馆的明天更加繁荣,松阳的文物事业灿烂辉煌。


    关注 松阳县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