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散记二 在海里
一直辛苦绷着的我,再也忍不住了。毫无同情心地哈哈大笑起来。小Bon刚开始还严肃地礼貌着,接着实在忍不住也笑起来。只有陈先生,皱着眉,很绅士地附和道:啊,上来就好,上来就好。...

在大堡礁 浮潜的父子俩
A
我扶着梯沿下水时,海浪特别高,怎么这么高?!
船和梯子都震荡着。
我回身想告诉bon先不要下水。但身后有一位胖大老先生完全挡住了我的视线,他还穿着脚蹼,正顺着船梯一格一格地往下挪。
我怕他控制不好滑下来砸到我。于是,快手快脚地下了水。在海里等着儿子。
小朋友飞快地来了。“扑嗵”一声跳进海里。船边水里的救生员大声问:Everything is ok?戴了潜水面具的儿子熟练举手地示意没问题。
我看到他的手势放下心来。我对他招手。他没看见我。大家都戴着一样的面罩,能看见我才怪。
风大,浪大。陈先生不知道潜哪儿去了。
儿子下得水来,我以为他会找我或者爸爸。没想到他立即朝远离人群的海域游去。他的前方没有一个人。他没有设定任何投奔的目标。他像头小海豚,在水里欢畅自在,想必逃离了船的噪音和颠簸,一时间得意洋洋。
我飞快地追上去,并不惊动他。在他身后三四米的处潜伏下来。我这个心重的妈妈,在这一望无垠的水里,只有孩子在我自己的视线内,我才能踏实,才能享受大海。
天压得很低,风也越来越大,雨也下来了,雷声在远处翻滚。
儿子抬头看天时,看到了我。立即游了过来,亲亲热热地抱了抱我。旋即,他又独自探索去了。鱼般自在的孩子, 孩子般轻灵的鱼儿,摇曳的彩珊瑚,宁静的好时光。
细想起来,从有了孩子的那天起,宁静如同烛光,忽然被点燃。
在此之前,我的灵魂一直是动荡不驯的。连第一本小说也是以《晃动的生活》为名。
我认为生命短暂,人事无常,每天都在“冲冲冲”,良辰美景需尽欢。
有了孩子,忽然岁月静深。
每一天都慢起来,孩子的成长不能爆发,他需要安全、甜蜜、安静、稳重的陪伴。他需要白天有阳光,夜晚有黑暗。他不允许你日夜颠倒,也不许你透支生命。他把小手慷慨地伸向你,把最初的生命和岁月托付给你。他这么爱你,毫无保留。你因此从女孩变成大地。你能承受他的喜怒哀乐,又这么崇拜他阳光般的无邪光明。
B
再抬头时,发现海面上已经没什么人了。我们上了船。救生员对刚上船的BON挑起大拇哥儿。
风雨大起来了。
闪电在远处划亮阴沉的黄昏。
海中央的船掉头返航。
剧烈的颠簸和骤降的温度使很多同行者面如土色。有三、俩人抱着垃圾桶干呕.....有位十二、三岁的德国男孩儿瑟缩着抹眼泪,他的妈妈搂着他,他的爸爸在喝朗姆酒。男人们都在喝朗姆酒。尽管如此,他们都在疯狂地发抖,疯狂到什么程度,酒都泼洒出来了呀,下肢像得了严重的抖腿症那样弹跳着。哈哈哈。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在发抖。
BON困惑地问:妈妈,他们为什么哆嗦成这样。
“你冷吗?”我忍着笑。
“还好呀。妈妈。”Bon泰然自若。
陈先生在一旁愤愤地:这哪是在度假,简直是活、受、罪!
另一对来自Chicago中国夫妇,这时候凑过来,问我们从哪来的。
眼睛却打量着BON.
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那位先生连连感叹:“你儿子身体怎么这么好!怎么这么好!怎么这么好!你看那个大孩子刚下水被就浪打上来了。”
我问:“您呢?下水了吗?”
因为我看他穿的实在整齐,头发也没湿。
“我下水了!哎啊,不行。晕船了!一下去就吐了。海里的鱼啊都跑过来吃,我怕他们咬我。赶紧上来了。”
一直辛苦绷着的我,再也忍不住了。毫无同情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小Bon刚开始还严肃地礼貌着,接着实在忍不住也笑起来。
只有陈先生,皱着眉,很绅士地附和道:啊,上来就好,上来就好。

在大雨初停的门罗海面(佛罗里达)
C
孩子是在我的背上学会游泳的。
多少时光,我像个海龟妈妈似地驮着他在水里游荡。
孩子对大海的热爱,来自于妈妈对大海的热爱。
2011年在马尔代夫学会浮潜,当时GO还拍了一张我抱着孩子从大海里上来的照片。第一次试水,小朋友不太会用嘴呼吸,感觉不适,被我一把从水里揪出来啦。学会后,只要能浮潜的地方,决不放过, 到现在已经驾轻就熟。
浮潜,即使对成年人,也还是有一定危险的。所以在决定浮潜前,一定要专门学习。只要你参加,大多数的浮潜项目,都预设你是会浮潜的,救生员不会盯得很紧;有一些的浮潜用具也是有问题的,因此要好好检查。

在马尔代夫,第一次浮潜失败。伏在妈妈怀里,不肯让救生员抱。
D
如果爱,请转发吧〜〜感谢!

关注 黑可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