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这还怎么玩?

 

年轻人,就是要去闯、去努力、去奋斗。只要不做坏事,只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么事情都能去做。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



年轻人,就是要去闯、去努力、去奋斗。只要不做坏事,只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么事情都能去做。

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别人勤奋。我的脑袋不属于特别笨的那种,但肯定也不是顶尖聪明的类型。在北大的50个同学当中,我的智商应该属于中下水平,这说明我不是顶尖高智商。

我的勤奋一般人跟不上。我平均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如果没有应酬,平均每日三顿饭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

我比较喜欢在家里工作。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以前一般是凌晨两点睡觉,早上八点起床,但发现这样的作息反而对身体不好,不如早点睡觉,都是六个小时。

每天早晨冲个澡对我来说是必须的,不管是热水还是凉水,实在不行的时候,就拿盆水浇一下,唤醒自己,让整个神经系统活跃起来。我很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1到2千米,以最快的速度跑完,所以每天都跑得大汗淋漓,特别是在夏天。但晚上一般不洗澡,因为洗了澡大脑容易兴奋。

我锻炼后,一般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到中午12点。工作内容有邮件处理、工作布置、对新东方发展的思考等。另外,还有一些对孩子们的创业辅导,如洪泰基金接触的各种创业项目,因为年轻人创业不容易。

我的中饭90%都是盒饭,有人来和我聊天,也是一人一份盒饭,最多加一瓶红酒。但我也很注意身体,吃完饭会散步10分钟。除了散步,我每个星期会有一两次游泳、一两次徒步。

我和李开复都做创业导师指导青年创业,但我比李开复更注意休息。开复有段时间有点走火入魔,有人凌晨2点钟给他写信,他非要回复,来表现自己比他们还要勤奋,更年轻。我对他说,真没必要,到晚上11点就把手机关机,外面的事情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早上7点钟打开手机,再来处理这些事情。我现在大概就是这样的。

我喜欢旅游,每年会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去旅游。虽然年纪已经超过50岁,但因为用脑能量消耗太大,我不担心自己会胖。如果真胖了,去外面徒步旅行15天,就瘦下来了。

现在,想安静特别难。比如旅行时住在某个宾馆,一吃饭就有很多人跑过来要照相,这样内心的安静就被打乱了。所以现在旅游一般都会去几乎没有人的地方,如大草原,自己开辆越野车,带一两个身边的人。他们很少说话,会给我一个安静的私人空间。

我每年有1/3的时间上班。晚上有1/3的时间会回家吃饭,因为要回家陪孩子。还有1/3的时间是应酬,我每年有大约100天左右在外出差的时间。

我到现在也不敢说我领悟了生命的本质,但是我至少有了比年轻人更多的勤奋。我的勤奋能给我平时的思考和讲课补充营养。拿读书为例,我平时读书有意无意会写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想法。我翻书翻得挺多,但认真读书有时很难。我所谓的认真读书就是一天或几天精读一本书,这样算的话,一年认真读的书也有20-30本。我所谓的不认真读书就是一、两个小时就把那本书翻完了。如果把这些都算上来,我一年还是读100多本书。

坐飞机、坐汽车,这些时间就是我读书的时间。从小到大,我坐汽车没有晕过车。我在特别颠簸的时候都可以用电脑工作,在汽车上看书、看视频,用电脑十个小时,就感觉跟在办公室一样。所以,我在路上读书、工作时,一点晕车的感觉都没有。

我这一辈子,对钱的多少都没有什么感觉。在北大的时候,一个月60块钱,我也很开心。现在我有了这么多钱,但自己平常月消费一般两三千块钱,包括买书。

我在北大当老师,但体会到当老师的成就感是在开始教书三、四年之后。当老师特别有成就感的一点,就是学生特别喜欢你的课。但这种成就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不断地琢磨,每堂课都在改进。

刚开始你上课有的开小差,有的背着书包就跑了。到最后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教室里的人都提前走了。前两年是很有挫折感的,因为怎么教都教不会,怎么教都觉得知识不够,还会羡慕教得好的老师,但怎么模仿都模仿不了。后来发现别班的同学都来听我上课了,这经过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过程。

当老师是一个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融会贯通的过程,你要精深博大,举一反三,要有口才、还要有对学生的了解和察言观色的意识。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所以我一直对大学生说,你毕业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当个两三年老师,对你一辈子都会有好处,变得有口才,知道怎么样表达,还知道看前面这群人是不是愿意听你讲。

我现在告诉年轻人,就是要去闯、去努力、去奋斗。只要不做坏事,只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么事情都能去做。年轻人不能像学佛教一样,告诉他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所以两岁就进庙里。这没有任何意义。

         和年轻人的勤奋不同,现在我的勤奋已经是另外一种概念——思考

我会经常写一些笔记、感悟等。我现在的体会是:心在退,人在进。“心退”是让天地更加广阔,“身进”是因为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但是我不能和年轻人讲这些东西,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经历体验种植到其他人的身上。就好像克隆,可以克隆出另一个俞敏洪出来,但那个俞敏洪是一片空白,而这个俞敏洪却是经历过人生风雨后的一种丰硕状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个是臭皮囊,另一个是有精神支撑的、肉体之内的灵魂存在。

所以我想对年轻人要说,去努力吧,做你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艰苦!

同样是一天的时间,牛人却能做成很多大事,小编在分享了上面俞敏洪老师的经验之外,还搜集到数张牛人高效日程表,供大家参考,Enjoy: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  
对于一个能够捐出450亿连眼都不眨一下的人来说,完全有充足的理由躺在家里数钱,可是扎克伯格却没有这样做。

在员工眼里,扎克伯格是一个勤恳的leader形象:

每天最早离开公司的人是他,最晚离开公司的人还是他。

如果周末有员工加班赶项目,他必定会到场。因为他信奉的人生哲理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对于员工来说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老板都这么拼,员工哪有偷懒的道理?

这是扎克伯格的起居时间表:
那么每天他都在干嘛呢?他在FB上是这么说的,信不信就看你自己咯(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扎克伯格一定是在Facebook上做正事呢……):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  
相比老实人扎克伯格,拉里佩奇则对自己的效率格外自信。

他表示自己一周只工作40小时就够了,在拉里佩奇看来,生活、家人和自己的爱好很重要,人们应当提高自己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这样的话,一周工作4天,剩下的时间都能用来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放松的事。
  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  
上面这种潇洒的生活对于杰克多西来说,就像遥不可及的梦,因为他一个人要管两个公司:twitter和square,所以每一天他都要工作满16个小时。

面对如此庞杂的工作,普通人可能早就精神分裂了。

然而杰克多西却“看似”游刃有余,因为他的时间规划精确到分钟,把众多的工作内容分配到每一天,并且高度自律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这一份看似轻松的周计划,杰克多西每天都要做两遍。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还有一位跟杰克多西一样同时管理两家公司的牛人——埃隆马斯克。

和杰克多西不同的是,埃隆马斯克更加喜欢一天专注一家公司,于是他周二周四在SpaceX工作;周一周三在Tesla工作;周五就只好平均分了。

埃隆马斯克的一天长啥样呢?看图:
  Tips  


刨除最终我们做成了什么,其实不管是大牛还是普通人,每天都有必须要处理的事情。以下是一些我们总结的Tips,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热爱你的事业

很多时候,工作对于有所成就的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不得不处理的事物”,而是他们真心想去成就些什么。如同升级打怪一样,每当他们完成了一个重大的工作,他们内心都是喜悦的。

2.工作需要划分优先级和排期

不想被事儿牵着走,那么你就要主动出击。你的短期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是什么?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是否有可以合并同类项的地方?有一些不急的工作,是否能晚点完成?

程序员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万事皆有排期”,通过梳理一份良好的排期表,你能充分的掌握重点,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

3.高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

这里首先要弄明白究竟是你的时间被碎片化了,还是你在利用碎片化时间——这也是高效利用时间的关键。你会发现很多优秀的人都非常重视两段时间:一是清晨起床,二是晚间临睡前。因为这两段你可以比较集中的获得至少一个小时以上的整段时间。

时间应用效率高的人,会把此段时间计划的很好,而更多的人却用来把它们碎片化,早晨起床要么赖在床上、刷手机;晚上呢,窝在被窝里,继续刷手机逛逛逛,直到午夜。


    关注 高星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1 个评论

人啊,责任与兴趣很重要!
好文章!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