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如果只读一句经典,那就读这一句吧。

 


中国的传统经典中,有着无以计数的堪称伟大的句子,但是若论其最,可能就应当是《大学》当中的这一句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实在是太伟大了,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于每个人都积极的追求个人道德的修养,而形成的平静而祥和的社会的美好场景。

可以说,这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够设想到,最为美好的社会场景,这里面压迫,没有仇恨,有的仅仅是个人对高尚的自觉与追求。当然,这是从结果的角度上,来看这句话。如果单就字面上来理解,其实就是如何实现上述美好场景的具体办法。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按照我们现实的体验,总有好人,同时也总有一些坏人。所以,才需要有警察,有法律来约束这些坏人。但是,人类永远也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谁来约束那些警察呢?因为警察也是人,因此警察里面也必然有好坏之分。

因此,我们习以为常的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其实是永远玩不完的死循环。

事实上,只要我们换一个思路来看,可能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那就是如果我们有一个办法,能够让小偷少一点,让坏人少一点,或者干脆就没有小偷,没有坏人,是不是就不在需要警察了,也就不再需要考虑,谁再去捉那个警察中的坏人了这样的问题。

怎么能实现这样一个理想呢?或者说这一理想可能实现的基础在哪里呢?

再或者我们再具体一点说,为什么会有坏人呢?人是怎么变坏的呢?

我们就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原本不错的朋友,几年不见之后,当再见面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人变了,变得很坏,变得很多想法让我们无法接受了。是什么原因让他发生了变化?

其实,对这个原因我们每天都有所体验,甚至对这种变化,我们每天都会有所经历。

是什么呢?

就是恐惧和欲望,虽然听着好像是两件事,其实一件事,有奢望必然有恐惧,有恐惧必然有奢望。

不用多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两种足以把天使变成魔鬼的心理。想想看,当我被恐惧所包围的时候,当我们沉浸在一种极端的欲望之中的时候的那种心情,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那些行为,是不是充满了魔鬼的影子?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恐惧,为什么会有不且实际的奢望?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未明明德”,对客观规律缺乏了解,自己的德行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之中,才会有恐惧有奢望。如果知道了事情的必然结果,还有什么好奢望的,还有什么好恐惧的的呢?

一个既没有奢望,又没有恐惧的人,又怎么可能变成一个坏人呢?

所以,要实现那个美好的理想,就必须要消除每个人心中的恐惧与奢望,而要消除人们心中的恐惧与奢望,就必须是每个人都能明明德。根据我们前面讲,要明明德的唯一手段就是修身。所以,才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但是,读中国的传统经典,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微言大义。这里的微言大义就在于为什么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而不是“自庶人以至于天子”,而不是“天子和庶人”。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就在于,修身以及明明德这件事,在天下这个范围里,的的确确是从天子这里开始的,或者说是需要天子来推动的。


    关注 东鹤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