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何如此动人? 意外

 

这才是中国的匠人精神。...





这是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

也是一部我一口气看完了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不长,只有三集,每集50多分钟。如果你下班早的话,基本上回到家到上床前的一个晚上就能看完。

这里说它了不起:一来是它能叫我乖乖的坐下来3个小时没挪过身。二来,它讲的不是什么家仇国恨、民族崛起的宏大故事。只是波澜不惊地讲完一群平凡人的职业人生。

不少真爱可能已经看过它。我今天要推荐的就是现在很火的这部纪录片:

这部片子讲的是一群看起来非常普通又非常神秘的人和他们因为要筹备一场盛事而展现的工作日常。

北京故宫博物院要举行“九十周年院庆大展”,故宫各个文物修复部门接到安排,要把从历代文物珍品里挑选出的珍贵文物,重新修缮后送入展览现场展出。接到这一工作的钟表修复部、书画部、漆器部、织品部等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这份突然的安排,让不管是在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师傅、还是人到中年也快退休的中年师傅、甚至是年轻的小学徒和毕业实习生们都显得很兴奋。

因为在故宫工作,事实上作为中国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他们每个人一辈子能接触到的珍贵文物也没能有几件。

于是,一群人开始开开心心又小心翼翼的干起活来。



这看起来实在不像一部好看的纪录片会有的故事配置。可是,它确实好看。因为这故事里的每个普通人都在发光。

片子里细致入微的展示了每个人修文物时的投入和专注:

比如:修钟表



修古画:



修漆柜和修织物:



每个专注工作的人,头顶上仿佛都在发光。

千百年前的文物,在他们手上被抚触、修复、完善、最后重新看起来别来无恙,并不是一个轻而一举的过程,得当心它用的水对不对、哪根弦调错了就彻底坏了、用的漆是不是天然能和旧的融合?

那是匠人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追求,他们很投入自然很动人。



但比起这些,故宫红砖绿瓦下,人们在果子成熟的季节到院里摘杏子:



为了抽根烟要骑上车花半个小时到午门外的老师傅:



每天准时为故宫皇家猫后代投食:



谈起吉他唱起歌的工作闲暇里各种生活细节更让我感动。



这是工作之余,这群中国顶级文物修复专家的鲜活生活日常喜怒哀乐,他们带着这份接地气的生活气息,去和手中静默无言的文物对话、也去了解一代又一代的前人们,在修复他们时的心情。
在这部只有三集的纪录片里,呈现了十几位故宫文物修复专家的日常。

但最叫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集里面的这位钟表修复师王津。

在今天的内容里我想专门讲讲他,因为他的身上代表性的体现了故宫这群文物修复者共同的样子。



在第一集的片子里,王津站在展厅里静静地看着这件修复好的钟表。周围来看展的游客在他身边来来往往,他对着镜头只说了句“有点心疼”。



心疼什么?心疼这件他和徒弟花了几个月修好可以走时、所有的动物都可以动起来的钟表,这时只能安静地呆在玻璃柜里,并没有动起来。来来往往的游客,并没有人在意这个出神的男人,甚至不知道这座精美的钟表其实最美的时候是动起来的样子。

真的太遗憾了,这是一个展览的局限,也是一个手艺人的惋惜。



作为一个在故宫工作了大半辈子,再过几年就要退休的男人。他很腼腆、并不多话、朴实的像个大学教授,但人很精神。他们接到的安排是修复一件乾隆时期的大型钟表。

带着徒弟一起忙活了8个月,将一只乾隆皇帝私人珍藏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修复完好。这只钟在库房里一百多年没有修过,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和工业水平。修复他们并不轻松愉悦。钟表修复技艺是唯一在故宫里一直绵延下来的,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步入了职业的晚期,想留下点什么给后人,可是工作的时间不长了,一辈子遇上能修大型文物的机会真的不多了。

片子里,他在展柜前看着自己修复的这件钟表,看了很久。眼里的不舍和遗憾,看了叫人心疼。这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片子里并没有渲染太多,可是你在王津老师的眼神里就分明感受得到。
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插曲:

王津带着徒弟到厦门参加一个钟表的展会,在会场上朋友介绍了一位在业内很有名的钟表收藏家。一众人坐下来聊钟表,收藏家不无得意地拿出自己收藏的一块怀表,略带炫耀的说这上面刻着伊丽莎白......

王津只是静静的听他在说,并没有说什么话。而在王老师眼里,这种表的意义和他手下经历过千百年巧夺天工的各种表相比没有任何可比性,而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收藏家甚至说了这么一段话,只要能拥有一两件故宫没有的东西,也是值得了。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王老师此刻心里笑出了声。



这一段插曲,其实很好体现了两人的兴趣追求的截然不同。对于收藏家来说,能用财富求得自己喜欢之物,是一种乐趣。而对于王津,更多的乐趣却只是把一份千百年前的文物用心修复好然后在自己手里传承下去虽然这些文物从来不曾属于他,也永远不会属于他。但这并不妨碍每个匠人在修复它的这段时间里,自己和文物发生的故事,留下的感情。
在有一集节目里,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一边不紧不慢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出了一番动人心魄的话。



我想这段话表达了王津老师的心情,也道出了这一群文物守护者选择这份职业的真正心声。

他说:

每个人对文物的理解都不一样,这跟性情有关。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我们过去常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在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以物来观自己,所以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

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世上来了、走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他就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

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融入到了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嘛,要文物的目的就是让它传播文化。而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它没有什么价值。



回到前面王津老师的故事,这里面其实有个很叫人揪心的反差,时间是流逝的、无言的,可钟表能够记录下它。修钟表的人,修复了记录时间的钟表,又把自己一生的时间奉献给了修钟表这件事,他的生命流逝的痕迹也被记录到自己了钟表里,然后又被无言带走。



他们每个人能守护这些文物的时间最多只有短短的一辈子,但文物却因为一代又一代离去的文物修复者的职业坚守传承了下来。

我们常常被日本的职人精神折服、为德国人的严谨和敬业感慨,却不曾想到在我们的国家里,隔着一道故宫的宫门,也有这样一群真正具有匠人精神的人,他们奉献一生,又带出徒弟,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着故宫里这份沉甸甸的珍贵文物,代代传承。






这部纪录片很有人情味,是人对职业的热忱和热爱赋予了文物温度和灵魂。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个启发,它提醒我们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怎样对待民族的文化,如何去珍视它、欣赏它、保护它。

有一群人执着又从容的人在做着这样一件事,而我们呢?

这就是我很想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你的理由。
福利时间
前天我们诚意推荐了这本讲述百年故宫的书《故宫藏影》,不到28小时这本书就在意外艺术的平台上售罄了,真爱们对故宫的热爱,也让我们卯足了劲终于满足了各位买书人的需求。



另外,据后方真爱来报,这本《故宫藏影》在网上已经被人炒到了2000元一本的天价。

我深深理解大家对于这本珍贵的书喜爱和珍视之情,但这样利用情感坐地起价的行为仍是叫人难以接受。

真爱们因为在意外艺术受到了好内容的启发,希望珍藏与此有关的好物,我们很珍视这份感情,因此还会有下一个下下一个的好东西在静候大家。

这也是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为了继续多体位满足真爱们对故宫的深刻情感,意公子为真爱们争取到了一次特别的福利:

已购得此书的真爱们,只需要填写下面这张表格,即有机会获得:

由专业人士带你游故宫,并引导进入神秘区域,感受绝无仅有的艺术体验之旅

已购得此书但没办法前往北京的“故宫迷”,也可通过填写表格,进入此次参观活动的直播群,远程进行本次特别的故宫游览体验。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报名本次故宫的体验活动


    关注 意外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