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自我修炼丨你的优秀,才是对孩子最完美的教育。

 

有位朋友吃饭的时候讲了个故事:一孩子大学毕业好几年,始终找不到工作,问他想做什么,他一脸迷茫:不知道,没想过...





有位朋友吃饭的时候讲了个故事:

一孩子大学毕业好几年,始终找不到工作,问他想做什么,

他一脸迷茫:不知道,没想过。

家人替他着急:那你将来怎么办?想想自己喜欢什么?

孩子仍然是一脸的茫然:不知道,什么也不喜欢。

这时候,家长就知趣的闭嘴了。 再问下去,孩子说不定就要勃然大怒,摔东西砸人。不敢让他失控,惹不起,就只能看着他每天这么呆在家里。 他没有特别的爱好,也没有想干的事儿,更谈不上有多少交心的朋友,失落感与对未来的捉摸不定,让孩子陷入绝望。

这样的案子,绝非个例。

问题出在哪?


学校与家庭教育在关注孩子自我成长方面,做的远远不够。有些孩子长大后,仍然没有自我,内心的虚弱,导致他们丧失了独立意识,变成了迷惘困惑的空心人。

家长们,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

上一辈人,从贫穷阶段走过来,认准了钱是个好东西。以为给孩子多多的钱,予取予求,就是对孩子好了。 但孩子最缺的,不是这个。 而是饱满的、健康的、有自我人生目标而且充满了激情的独立人格.
这世上,做父母是最难的事之一,但偏偏这个行业连进入门槛都没有,不需要上岗证不需要资格考试,刚刚成年,自己还在成熟的过程中,就已经匆忙就位了。

许多父母,连自己是怎么回事都没弄清楚,就被迫考虑孩子的人生选择了。 好的家长就会在孩子身上,多花心思,也知道关注孩子的内心。但,这些家长完全是边学边练,摸爬滚打,跟孩子一起成长。最痛苦的是遇到困难,完全找不到个人商量。 一句话,孩子成长,充满了不确定的变数。

家长上心也好,不上心也罢,家庭教育永远是现学现卖,最麻烦的是,等你学会了家庭教育,孩子已经长大,你的方法可能已经过时了,不再适用了。 而这时候,孩子们自己,就得有个自我教育的意识——人在这世上拼争,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只要你愿意认识自我,不甘心这一生混混沌沌,这时候你的人格就已经形成了,未来已然铺开。
人格到底是什么?


人格这个词,是典型的舶来品。

此前,中国人信奉的是树大自然直。

所谓人格,不过是一个人的精神结构,说明白了就是,这个人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之前说的那个无脑型孩子,就是典型的精神结构不稳定。

构成人格的精神结构,大致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你对未来的预期和想往。你希望未来的人生是什么样的,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想法必须是目标而不是欲念,欲念只是空想,而目标需要行动。

第二部分,是你的世界观,就是你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规律怎么看,你相信一切东西都可以奋斗而来,你就会选择奋斗。你压根不信奋斗,认为自己就是个穷命,累死也改变不了命运,那你当然不会奋斗。

第三部分,是你的应用体系,除了眼前的苟且,你是否还需要点什么?你需要,就是有精神追求那一类。感觉不需要,就会不停的问别人:你老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总是这么问的人,他永远不知道,正是没用的那些,才成就了别人,才拉开了你和别人的遥远距离。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缺失了目标,就沦为迷茫类,他们会被离奇古怪的伪科学所吸引,像什么永动机啦,长生不老了,他们一听就信,就是不信正经事儿。

如果人生缺失了心灵,那是典型的市井小民,纵然是赚到了钱,也不知道如何赢得别人尊重。

如果目标里缺失了奋斗。就比如那些不相信奋斗能够改变命运的人,无论你把多少个奋斗改变命运的案例堆在他面前,他也不会看一眼。他只相信脑子里已经固化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入手,才能够把奋斗的理念,给他植入进去。

最后,送给大家几条营健自我心灵、及孩子人格教育的方法:
1,在家里,可以设个读书角,就算你本人不喜欢读书,但一定要有个读书角。别跟孩子说读书无用的话,也别说现在的书都是垃圾,这世上没有垃圾书,只有不妥当的观念。哪怕你真的这样想,也要养成购书的习惯,这个习惯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
2,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对待孩子,与他们正经谈话,你把他当成孩子,他就会把自己当成婴儿,你把他当成年人,他才会长大。
3,多交有价值的朋友,诸如读书有成的这类,哪怕你并不是发自内心喜欢他们,但你要明白这是别人的成功带给你的压力。你的孩子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成为带给人压力、赢得别人尊敬的人。你的朋友圈有这类人,才会有意无意影响孩子。
4,自己努力,按照本文的人格结构,营建自我。因为你的优秀,才是对孩子最完美的教育。


(图文来源于网络)


    关注 太原博文家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