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星座决定爱情,这事真的靠谱么?

 

使用工具,但不做工具主义者。便好啦。...



上周六21:10分播出的《天作之合》中来了一位女嘉宾,肤白貌美大长腿,一上台就收割了一众男生的心跳爆炸。



不过,女神的择偶条件里却有一项超硬性规定:拒绝处女座。



这让现场的两位男嘉宾一秒陷入绝望.......





而在天作的舞台上,这样以星座看配不配的还不在少数。不过,因为一个星座,而直接拒绝全世界1/12的异性,这真的靠谱么?

对此,小编找来一篇文章,听听专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简 里 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简单心理”创办人
中国也是少有的年轻人热衷于谈论“星座”的国家。因为做心理咨询,我总被问到同样的话:

  • 星座靠谱不靠谱?
  • 算命靠谱不靠谱?
  • XX人格靠谱不靠谱?
  • XX测试靠谱不靠谱?
  • 心理学能不能看穿一个人?


最后归为一句话,“归类”靠谱不靠谱?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也翻翻杂志,最后一页有星座本月预测。我看一看,哇,摩羯座这个月有桃花运!好开心好开心。哇,摩羯座XX易成功,oh yeah!

后来我去大学做老师。不间断地有学生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网上测试说我不擅处理跟女生的关系,怎么办?老师我是双子座的,我女朋友是摩羯座的,这怎么沟通啊?老师我这个社团几个干事都是白羊座的,没法管啊,你给支个招?



我都只好说,我们摩羯都不跟人打交道。你懂的。

@峰哥何峰 跟我说过一个事情,他跟一个外国朋友讨论,说全世界他走过的国家,中国是唯一一个他来到之后,年轻人会张口闭口都谈星座的一个国家。

这某种程度上,并不异于张口闭口老黄历,今日宜学雷锋不宜吃饭。这固然让人觉得遗憾,因为这宣告我们多年科学主义教育黯然失色。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这样迷信“星座”,迷信“归类”,这背后其实存在一个真实的渴望:我们(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是如此急切地,渴望了解自己。我们看星座,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想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有怎样的特性。你去做网上各种测试,花钱去请教,最后还是想要问:大师,你说说看,我是怎样一个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和所有心理学的探索者、和我们去找工作,渴望被社会定义一个身份、我们去找爱人,渴望在恋爱中被定义一个身份、我们从事这样那样的社会活动,渴望从这样那样的反馈中,穷极一生去思索、看见的一个问题一样:

我们想要知道,我们自己是谁?后来我接二连三地有来访者(尤其是对自我有所怀疑的来访者)跟我说这样的话,说我自己做了XX测试,发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是这样子的啊。世界上有一类人都是我这个样子(e.g.,知觉/直觉;内向/外向),我不必强求成为另一个类别的人,亦不必强求别人按照我的方式生活。

我费劲力气帮助我的来访者来接纳自己/别人,这些测试/归类轻而易举地(暂时地)做到这些。这让我多少对“归类”有所改观。

归类自然有很多好处。它使得人们觉得和别人一样,能让自己觉得安全这在进化心理学中有所提及。在原始社会里面,一旦和一个族群的行为方式不合,便容易遭到抛弃,而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一个人脱离集体,便无法生存下来。

所以我们内在总是有一种力量,渴望被归类,被认同(或是渴望与众不同,本质亦是归类)。

但抛去种种“被归类”的渴求,我们笃信“星座”、“测试”,本质上不过是我们使用它(作为工具之一),践行特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前殿墙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我们穷惮竭虑地,在一生之中,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方式,只不过是去寻找自己罢了

我记得几年前我正处在对自己无限迷惑的境况之中,在一个咖啡厅里面,我搅着我的餐盘,问当时60岁的Frank说,有人知道自己是谁么?他说当然,有很多人都知道。我问他说,那你知道你是谁么?Frank大笑,说我知道我是谁,也知道我自己不是谁(I know who I am not)。

我无比艳羡。就像大一时候艳羡高年级女生的高跟红唇一样。羡慕这些know who they are ,and who they are not 的人。

时至今日,我仍艳羡。艳羡这些知道自己是谁,了解自己的人。我仍然在努力穿越层层迷雾,做这个事情、那个事情,学这个东西、学那个东西,交这样朋友、交那样朋友,装作勇敢,像拾贝一样,在长长的生活之中寻找自己。

谁说哪个工具就比哪个工具更高明呢。

我们学习数学、物理、文学、心理学;我们做呼风唤雨的达官贵人,或是做日日有闲全职太太;甚至我们选择自己身边的朋友,选择自己如何打发空余时间,这些生活里面的小细微,哪一个,不是我们在不断寻找自己、定义自己、了解自己的工具呢。

只是,所谓“工具”便必然有其局限。归类更是如此。

我常常说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有这样的觉察:坐在你对面的来访者,永远都比一个“心理学理论”、“诊断”、“病症”复杂/有生命力得多。咨询师也永远不可能有能力,比来访者自己,更了解自己。

这才搭建出治疗能够发生作用的、最本质的基础: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关系。

同样道理,面对“归类”,使用它(用作觉察),但不深陷其中(不贴标签,不用其定义自己),知道只有你自己是最有可能了解自己的那一个,而且你在这长长的一生中,会不断变化。

使用工具,但不做工具主义者。便好啦。

最后。我潜入豆瓣的数据库,整理了整个用户信息,经过复杂的运算、建模,得出一个结论,看我文章的豆友们,你们都是这样一类人:

你需要他人对你的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你有很多能力,尚未充分发挥。你性格里面有些弱点,但你基本上都还能把控。在性的问题上你还有些困惑。你自控和自律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焦虑和不安的心。你时不时会质疑自己的决定或者做的事情对不对。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化和多样,一旦有规则和限制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不舒服。你为自己是个独立的思考者而觉得自豪,并不会轻易接受没有说服力的言论。你觉得在他人面前过于坦诚地暴露自己并不明智。有时候你外向,友善,擅于社交,但有时候你内向,多疑,而且保守。有时候你的理想显得不切实际。你生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寻求安全感。

——此段摘自著名的Barnum effect(巴拿姆效应)



像你不?
XD!!!


    关注 广东卫视天作之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