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观察,有两种人,生活品质都不高

 

别让自己的一生败在事发后的那几分钟里。...



 ◆ ◆


上个周末,和闺蜜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她朋友圈里的几张聚会照片。照片里每个人我都认识,可却没有一个人通知我。

我想也没想,就给她发了好几条语音,大意是这群人是我最在意的朋友,没有之一。平时无论多忙,聚会随叫随到。只要她们拜托的事也永远排在最优序位。可她们却背着我偷偷聚会。言语激烈,态度极差,连我自己都不忍回放。

我一心认定她们故意排挤,越想越觉得自己理直气壮,满脑子都是她跟我解释的时候怎么铿锵有力地怼回去。

过了一个多小时,闺蜜才打来电话,张嘴第一句话就是“你冷静点了吗”。现在想来,她也是够义气了,我说了那么多难听的话,她都没回一句嘴。可当时,我还没消气,例数我过去对她的好,质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等我结束了祥林嫂一样的唠唠叨叨,闺蜜叹了口气,说:“朋友们看你最近太累了,就没叫你。”

憋了一肚子的话,突然一句也说不出来。

说实话,我最近忙得晕头转向,白天上班,晚上写书,双重夹击,每天能睡五个小时就算不错。但即便如此,聚会我还是一次不落,闺蜜总劝我多休息。可我从来不听,或许是不懂拒绝,或许是害怕失去,总之,我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

可朋友满满的心疼却成了我眼中的故意排挤。我想,如果不是认识了几十年,她可能早就不搭理我了。

冲动是魔鬼,说得真没错。因为冲动,很多人失去了原本可以好好解决问题的机会,一瞬间就可以把矛盾激化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里藏着他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而这个反应也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



据我观察,有两种人生活品质都不高,第一种是遇事就怒,第二种是遇事就急。

第一种人在生活里太普遍了。

就拿最基本的日常出行来说,几乎每天都能在路上看见互相吵架的陌生人。如果凑过去听上两句,你就会发现吵架的理由五花八门,感觉满街走的都是行走的炸药桶。



有些人说,看见不顺眼的事情就要说。我同意,纠正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但是,平心而论,你每次吵架的时候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观点吗?并没有吧,大部分时候你只是因为觉得自己被侵犯或者听到了一个不同观点,才毫无意识地生气。

吵架本身不会让生活变好或者变坏,真正影响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是吵架的方式和目的。生活里,大部分人在吵架的时候,不是想解决问题,表达观点,只不过是在发泄情绪而已。



第二种生活品质不高的人是急躁型。

简单说,就是沉不住气。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第一个反应永远是着急。好事急着昭告天下,坏事急着担忧焦虑。所以经常出现一种尴尬,心心念念的好事没发生所以很失望,担心半天的坏事也没发生,白白吓唬自己一场。

90后同事里有几个这样的人,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

生活里,很多人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不问青红皂白,先着急。对于已知,他们会不停地问“为什么是我”,对于未知,他们像焦虑等待审判的被告。

但也有些人懂得冷静地谋划自己的未来,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面对难题,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永远是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我该怎么办。





人们经常说,生活从来不在某个地方,它只存在于当下时刻。而生活品质,无非就是你对每一刻所发生的事做出的反应。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结局,但至少可以让过程没那么痛苦。

现在,很多心理学家都在提倡心理急救,在我看来,个人生活中的急救,就像企业管理中的危机公关。本质上,它就是要改变你遇事的第一反应。

无论是和一个容易动怒的人生活,还是和一个容易急躁的人作伴,你的日子一定不会好。

所以,一个人的生活品质由他的觉察力决定。而觉察力就是你能否在事发那一瞬间,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做出反应。你能否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决定你过怎样的一生,即使未必能思虑周全,但至少不会让自己的一生败在事发后的那几分钟里。
▎责编: 陈 琛

▎来源:十点读书

▎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距离成就完美的自己
只差动手扫下面这个二维码
●清晨一缕美好的礼物●
2017 你的早起陪伴者
赶紧关注!有福利


    关注 中国青年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