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关注 一场公益的马拉松

 

江西人曾华本科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媒体从事了3年热线记者的工作,然后辗转门户网站,最终去到今日头条,负...





江西人曾华本科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媒体从事了3年热线记者的工作,然后辗转门户网站,最终去到今日头条,负责头条寻人项目。



作为一家个性化信息定制平台,今日头条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地理位置、标签来推送信息。“头条寻人”这个平台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技术帮助更多的人。

2015年6月,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拉了几个同事在微信群里讨论,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推荐引擎,理论上使得今日头条更有能力来做寻人这件事情。这种能力体现在,头条目前拥有的技术,可以向所有走失时间段内,出现在走失区域里的人,定向推送寻人信息。

比如,王老太4月25日下午2点在北京西站走失,家人在一个小时后联系到今日头条,希望能通过“头条寻人”找到老人。曾华接到这条寻人线索后,会预估老人家在这一个小时里的步行半径可能不会超过5公里,然后通过技术,以北京西站为圆心,5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从下午2点开始,所有出现在这个圆形区域里的今日头条用户,都会收到这条寻人信息。

而这一信息推送过程,从核实信息到划定区域,再把信息推出,最快只需要十分钟。

最初,项目的设想是,通过这套技术寻找走失或者被拐骗的小孩。但半年实践下来,证明找小孩难度很大。一来信息的核实比较困难;二来小孩丢失的概率非常低,即便在与打拐办合作的情况下,有时一两周都不会接到走失信息;三来但凡小孩丢失,多半与犯罪集团相关,被拐小孩很快会被跨省带走,今日头条的区域定点推送技术无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个从2015年6月开始的工作,在近8个月的时间里,迟迟没有进展。即便如此,平均每周两三条的寻人推送,还是作为一个固定的策略,在今日头条延续下来。每个进入运营部门的实习生,都知道,寻人推送比较重要。希望通过推送,帮助陷入困境家庭的初衷,一直没有改变。

在坚持了几个月之后,项目组开始接触其他的寻人信息。除了最初瞄准的儿童走失信息,还有一些媒体提供老年人走失的信息。这些信息被选择性地推送出去。

转折出现在今年大年初二,那天正好是曾华值班。

2月9日上午10点,实习生于瑛琪赖在床上刷微博,她看到了一条信息:燕郊一名82岁的老人在大年初一走失,至今未能找到。联系上家属核实信息之后,她把线索给到曾华。

因为走失时间超过24小时,曾华选择向整个燕郊地区推送这条寻人信息。后台数据显示,这条信息到达用户数为28.2万人。很快,有用户跟家属联系,说老人曾经来讨过水喝,后打了一辆摩的离开。

家属缩小找寻范围,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机缘巧合,另一名通过今日头条看到寻人信息的好心人,致电派出所说在火车站附近见到老人。当天晚上6点,家属找到老人。此时,距离曾华向28.2万用户推送出寻人信息仅5个小时。

这是自项目启动八个月一来找到的第一名走失者,万万没想到的是,局面在走失老人身上打开。曾华一度把这次成功看做一次侥幸,他替家属激动万分,也替项目进展担忧。

直到,2月23日,济南一位老人走失,通过头条寻人找到;

3月11日,平顶山一位老人走失,通过头条寻人找到;

3月11日,北京顺义一位老人走失,通过头条寻人找到;

3月17日,上海静安区一位老人走失 ,通过头条寻人找到;

……

他开始兴奋了,觉得这个项目是从业10年来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他甚至充满感激,认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让他能参与寻人。

记忆中的道路走不通了

曾华的奶奶去世时86岁。从80岁开始,曾华超过50次发动全体亲友, 四处寻找没有回家的奶奶。“走失”成为老人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一个月一次,逐渐发展到半个月乃至一周一次。

记忆力愈发衰退后,曾华把奶奶接到了父亲家里一起生活。但在无人看护的时候,独自出门遛弯的奶奶依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人家记忆里全是年轻时候的事情,她住在村里的一栋大宅子里,家门口有一条溪,溪边种满树,溪上有座石拱桥。过了拱桥,就是娘家。

可惜,每次出门遛弯,她都找不到通往小溪的路。路人能听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嘴里念叨着“黄家溪,我要去黄家溪”,但她怎么也找不到黄家溪,与那座石拱桥。

曾华工作之后,看了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剧中女主人公的母亲患有阿尔兹海默症,那时,他骤然明白,找不到回家的路也好,记忆力衰退也罢,原来不单纯是奶奶年纪大了,而是奶奶得病了。

他非常自责,觉得是全家人轻视了这个事情。曾华带奶奶去医院后,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这是很严重的病,健忘、找不到路、怀念过去,都是此病症状。

确诊后不久,曾华的奶奶病逝。

“我们真的忽略了老年痴呆这个病,老年痴呆有很多种,但都是病,都需要治疗。健忘也好,找不到回家的路也好,真的不单纯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是得病了。”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8亿人,未来20年,中国每年增加1000万老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中国,包含阿尔茨海默在内的老年痴呆患病率达到6.6%,目前患病人数约为907.83万人,而这些,都是高危走失人群。

让曾华聊以安慰的是,虽然奶奶走失过那么多次,都在很短时间里找了回来。

那时候还是只能在电线杆上贴寻人启事的年代,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以让寻人更加有效。曾华怎么也想不到,十年之后的寻人,会是一个以4.5亿用户大数据为基础,精准定位推送技术加持的情形。

两个月,11人

成功找到的案例接踵而来,头条寻人被公司认定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而且惠民无限。跟寻找孩子相比,老人的活动范围有限,而且绝大部分是真正的走失,而非有犯罪集团操纵。今日头条的精准定位推送技术能够恰到好处地起到作用。

头条寻人的运营开始复杂起来,需要拓展信息渠道,跟各地市公安局、民间组织谈合作;需要注册自己的微博、微信号,从家属那儿获取走失人口信息。项目组每天想的是,怎样找到更多的寻人启事;怎样撰写寻人文案让更多的用户愿意点开弹窗查看;怎样优化平台,让用户在得知身边有人走失时,第一时间想到把信息发到头条上。

原本只有曾华和于瑛琪两人运作的项目组,很快, 加入了实习生张桐瑞。

来自东北的张桐瑞,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寻人的进程——怎么也消不干净的东北口音使得他总是被当成骗子。

“你是报警的好心人的界壁儿?哦,所以你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马路牙子上,贼像对吧。”

“不是骗子,真不是,咋挂了?咋的?”

从最初跟家属核实信息,到后期找到老人的回访,张桐瑞常常面临着被当成骗子的尴尬。曾华几次教育他,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跟人沟通。这个大四的沈阳男孩,挠挠头,很羞涩地承认最近一直在练习普通话,不过成效不大。

好在,今年3月份,今日头条的广告铺满大街小巷,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给这个东北小伙子带来不少便利,说他诈骗的人少了许多。

从大年初二找到第一名老人到现在,两个月时间,头条寻人团队成功找到了11名走失者,其中有9位老人,1名少年和1名年轻女性。

对曾华而言,这份工作的成就感,与他10年前当记者时相同。10年前,他怀着新闻理想,做了3年记者,每一条新闻都能解决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能帮到别人。

“现在这份工作满足了当年未尽的情怀。”

权威的的寻人平台

曾华的领导,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希望把“头条寻人”做成一个最权威最牛逼的寻人平台,特点就是寻找走失老人。

和曾华一样,徐一龙也来自传统媒体,虽然做过10多年记者,但头条寻人颠覆了他的认知。

“头条寻人给我最大的触动是,老人走失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与社会公众的普遍认知是不相符合的。老人走失非常高频地发生,非常重要。但公众的关注度几乎全被儿童丢失事件吸引了。”

头条寻人第一次找到那名82岁的北京老人后,老人的儿子专程前往今日头条致谢,谈到母亲失踪的那几天,年近半百的儿子几次哭得说不出话。

“有一个机构叫宝贝回家,专门致力寻找丢失儿童,我们觉得,老人也是‘宝贝’,他们的走失会对一个家庭造成同样的重创。”徐一龙说。

现在,每天都会有几十条走失信息直接来自家属。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依赖技术寻找亲人,而不再仅仅是满街贴寻人启事。

不过,基于大数据找人的策略,在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效果会非常好,而在偏远的西部六省,成效甚微。

同样是走失寻人信息,在五公里半径范围内推送,上海静安区可以抵达的用户超过170万,而在甘肃定西,78.5平方公里的范围里,抵达的用户只有120人。

曾华会策略性地扩大范围,比如在定西全城推送,但同时,他害怕全城推送会影响很多离走失区域很远的用户。“还在权衡中 ,看是减少对用户的无关打扰重要,还是找到一个老人重要。“

工作很忙,曾华努力保证自己每周跑步三四次,还参加了北京马拉松比赛。他说跑步是孤独的运动,可以抵抗阿尔兹海默。

曾华的父亲今年62岁,隐约出现了爱忘事儿的征兆。去年, 他接父母来北京生活了一年,最担心的就是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还好,在曾华的指引下, 回家的路,父亲认得。

就像跑马拉松,需要有人沿途贴满通向终点的路牌。曾华把寻人信息发送给成千上万可能看到走失老人的用户,通过他们,指引出老人回家的路。

文章来源:新华网


    关注 爱尚微公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