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谚语里的“动物世界”,你懂几个?

 

南浔时报出品...





说说动物入谚
● 张振荣
很小的时候,常听妈妈说谚语,那是很有场景的。
早呷呷风,夜呷呷雨,

点心里(中午)呷呷落到底。
当时百间楼河里鸭子很多,鸭子叫也很有学问。妈妈会做应景“文章”:“早呷呷风,夜呷呷雨,点心里(中午)呷呷落到底。”也常常不幸言中。

三月三,鲈鲤上岸滩。
那时水清鱼多,开春后,妈妈常说“三月三,鲈鲤上岸滩”。河滩上果然匍匐着很多鲈鱼,妈妈说它是“呆鲈鲤”一点也没错,我只要准备一支简陋的钓杆,甚至不用钓钩,在钓线上系上一段蚯蚓,就能稳当当地使它成为我的盘中餐。

三月螺,抵只鹅。
那时河水清澈,根本没有如今污染之忧,到农历三月,餐桌上常见的荤菜就是螺蛳。妈妈说“三月螺,抵只鹅”,跟妈妈上街买,都是以分论价以勺计量的,不过那是要拿回家先在清水里养着,让螺蛳吐出污泥、生出宝宝,然后用桑剪剪去屁股。往往是螺肉嫩腴、汤汁鲜美,使我等肚子里油水贫乏者爱不释手。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嗍着一颗臭的,连吐都来不及。

这些年,我们觉得螺蛳受水之污,不再上餐桌了,今年却是个例外。前些天我在菜市场进口处看到一位农村妇女模样的,摆着地摊,一边剪螺蛳一边在喊:“三月螺,赛过鹅”,顿时想到小时候的辰光,于是就花六元钱称了一斤。不同的是现在的螺蛳是卖家剪好了的,十分便当。上了餐桌,果然美味,一连吃了两次,也算当了一次“回头客”。
动物入谚 指代世人

从动物入谚,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参与编写的官修《南浔镇志》,那里面就有几页本地谚语。后来我写《漫话南浔方言》,又涉及方言谚语。里面的诸多“主角”都是大大小小的动物,也就是看似拿动物说事,实际上都是指代世人。



这些从小过来耳熟能详的东西,我随口都能说出一大堆。比如:

狗头上点油盏。
偷鸡勿着蚀把米。
张公养鸟(读diao),越养越小。
蟑螂配灶几,一对好夫妻。
拤(读ka)个白虱头里搔。
南栅(读sa)头死(读xi)个苍蝇,北栅头死个差人。
待人待只落水狗,反转身来咬一口。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
白壳弯转无拨钳。
蜒蚰勿吃人,意思(腻心)相。
黄鼠狼蹲鸡箱头,不吃也是吃,不偷也是偷。
除了这些纯生活的,有些谚语富有哲理。如:

笨鸟先飞早入林。
不见兔子不撒鹰。
苍蝇不叮无缝蛋。
狗眼看人低。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好马不吃回头草。
其实这类用动物隐喻的谚语,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少数民族中间也是十分盛行的。我可以随手举出不少:

蒙古族:

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处爱名誉。

鹰看高飞,人看行为。

若只庇护自家狗,定与邻里不和睦。
维吾尔族:

可怜狼的牧人,羊群不会增多。

懒驴总嫌驮子重。

好猫不在多,废话嫌啰嗦。

没有意思的话,不如蛤蟆叫。

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朝鲜族:

青蛙常常忘记,它曾经是蝌蚪。
纳西族:

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藏族:

拉烈马缰绳要长,争问题肚量要宽。

上阵的骏马,勒紧缰绳还想奔;睡觉的懒猪,驱它吃食也不动。
柯尔克孜族:

一只山羊被狼吃掉,十只山羊把狼吓跑。
壮族:

凤凰乌鸦不同音,香花毒草不同根。
满族:

爱叫的猫捉不到老鼠,好吹的人办不成大事。
愿人类和动物和谐共处

世界将变得更精彩纵观上述诸多动物谚语,有一个共同点是具有普遍适用性,当然也不排除地方独有的特例。有一次读到一份关于谚语的资料,称动物谚语中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不同的民族心理。由于民族不同,地域各异,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绪。我觉得这种说法似乎太深奥了些,就上面列举的谚语,只能说明祖国大家庭中的不同民族,对于动物的爱憎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倒是这些谚语透出的人们对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所表现出来的幽默、爱憎和亲近感,完全是对祖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当然,如果把这个结论用到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身上去,可能是不合适的。

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动物,动物是自然界的灵气。同样,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中也不能没有动物,动物使我们的文化显得更加多姿多彩。如果我们打开成语词典,那里面和动物有关的成语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图片:来源网络


主编:黄雅娟 监制:吴秋艳 总监制:杨骏


    关注 南浔时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