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莓,有好技术才是成功的关键!(下)

 

本篇介绍草莓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





老刀注:本篇介绍草莓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3
田间管理
1、控温。于10月中旬开始扣膜保温。采用双膜覆盖,定植初期,要求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2℃,结果期白天20~23℃,夜间不低于5℃。

2、控湿。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

3、浇水。果实膨大期。草莓需水增大,可采用滴灌的方式浇水,使7~200px以上土层呈湿润状态。

4、追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定植活棵后,浇施0.5%复合肥液,采收后20天左右,再追肥1次,可根据具体情况用0.2%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5、植株调整。草莓生长期须及时摘除匍匐茎、老叶、病叶及采果后的残留花萼;每株草莓选留2~3个健壮分蘖,及时抹去其余分蘖;去掉低级位小花。

6、人工授粉。草莓开花期间,于每天上午8~9时用毛笔涂抹花朵,可明显提高产量和好果率。最好在棚内放蜂。完成授粉。

7、喷激素。于草莓第一心叶生长及开花时分别喷施10×10-6赤毒素溶液,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可提高果实品质。

8、补光。寒冬季节,在小棚内每隔1.5米设置1个60瓦的灯炮进行加温补光,可使小棚内最低气温维持在5℃左右,采收期提前20天左右。

4
病虫害防治
虽然采用大棚种植草莓优点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棚内高温多湿,易为病虫害发生创造极有利的环境条件。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治早、治小、治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实现大棚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经常危害瓜果类、蔬菜类经济作物和花卉草坪等植被,是作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草坪上开始发病时,常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斑。

防治策略: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避免傍晚灌水。在草坪出现枯斑时,应在早晨尽早去掉吐水(或露水),有助于减轻病情。夏季剪草不要过低(一般在5-6厘米),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梳草,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应种植抗(耐)病品种,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化学防治。防治褐斑病可以选用甲托、三唑酮等常规杀菌剂,如果病情很严重的话,可以选用38%噁霜嘧铜菌酯或阿米西达或56%嘧菌酯百菌清。对严重发病地块或发病中心,用高浓度、大剂量上述药剂灌根或泼浇控制。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常用的药剂还有苯醚甲环唑、三唑酮、腈菌唑、氟硅唑、武夷菌素等。药剂应交替使用。保护地栽培的,也可采用硫磺熏蒸技术,在温室内每百平方米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克硫磺粉,在傍晚盖苫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小时。但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温室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



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从花序显露开始,选用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50%代森锌500倍液、50%敌菌灵6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50%速克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对水75公斤、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135克/亩+水75公斤等药剂,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可采用抑菌灵熏蒸,每立方米用药0.1克。



根腐病(红中柱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也可使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500倍、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草莓定植前后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30%噁霉灵浸根或栽后用30%噁霉灵或38%噁霜嘧铜菌酯(防效高达93%)进行土壤处理,也可用药剂防治选用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或抗霉菌素水乳剂500倍,或45%炭枯净1000倍灌根,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蚜虫,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

1、在设施内放养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等红蜘蛛的天敌,防治效果较好。

2、在繁苗期,应加强喷药防治,减少蚜虫的病毒病传播机率。

3、草莓开花期前喷药防治l-2次,50%的敌敌畏溶液1000。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50%辟蚜雾2500-3000倍、20%杀灭菊酯乳剂3000倍,50%抗蚜威2000倍,10%吡虫啉1500倍、呋虫胺等。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避免单一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注意花期不能用药,以免造成果实畸形。采果前2周停止用药。打药时注意药雾要细,多喷在叶背和叶心上,最好采用淋洗式喷布。此外也可配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枯叶和杂草。

4、在蚜虫发生期也可用拜耳亩旺特、陶氏可立施(这两个产品对棚内养蜂授粉安全)、蚜虱净(吡虫啉)等防治。



红蜘蛛,草莓受害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碎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萎缩,严重影响生长。

防治对策: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合剂,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8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也可用3.3%天丁浮油800倍液,5%噻螨酮4000-6000倍液喷雾,打药时喷头斜向上喷施叶背面,5-7天一次,连防2次。

本篇来自:中国农资联盟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公众号【草莓种植联盟】微信号【cfc1616】;如未按以上要求转载,否则一律视为侵权。


    关注 草莓种植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