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线上分享首发】职业规划分享与求职心得—李俊卫

 

李俊卫,土木研究生,同济7年,未醉心学术亦半个江湖,玩过挑战杯也尝试着创业,同济BIM菁英俱乐部&土木职协创始人,曾任校研会副主席,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签约于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事业部,offer包括:上海市公务员、天华管培生、上海地产。...

路漫漫其修远,上下而求索

——求职季的些许心得与思考
个人简介:
李俊卫,土木研究生,同济7年,未醉心学术亦半个江湖,玩过挑战杯也尝试着创业,同济BIM菁英俱乐部&土木职协创始人,曾任校研会副主席,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签约于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事业部,offer包括:上海市公务员、天华管培生、上海地产。


写在前
诚惶诚恐。本篇分享也是前前后后反复斟酌了多次才定稿,但愿所写能对读者职业发展有些许作用,也就心满意足了。

1月16日,土木研会王帅同学联系我,让我写点分享,谈谈“求职季一路走来的心得和思考以及选择的原因和考量”,期间自己有过诸多回顾和反思,但是迟迟未动笔写下一言片语。非常抱歉,直至2月15日我才提笔写下下文的一部分,那时的我准确来说还不知何去何从,还在等待单位的最终岗位确认,到3月中旬,我才做出了最终抉择。到了3月底,我才算是收到求职季最后一个offer吧,因为最后我还是放弃了体检等后续流程。这也算是求职季的一个非常态现象,间接折射出求职季的差异性和无奈,也是给大家提个醒,你们之后求职不要在乎时间长短,求职也似陈酒历久弥香。

个人比较喜欢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等书籍,也希望能以黄先生倡导的“大历史观”来解读自己的求职历程,给予更多背后原因的寻找和解读。狭义上求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3个月左右的事情,但是最终的职业选择,却是个人长久以来的学习生活习惯加上求职策略的综合效应。
我的求职历程

【注:个人经历写的有点多,主要是给大家一些具体的参考,可以直接跳至下一节^^】
1.准备工作:

我自己的求职道路还是比较简单,虽然战线拉得比较长。自我的职业意识比较早,在大一时刻就加入了学校的职业发展协会,到了大四又创建了学院的职业协会,到了研究生阶段在研会也开拓了职场类活动。这也是我的一大优势,几年间还是积累了不少资源,让我对一些行业和单位和目标岗位有了较早较清晰的认识,但也让自己放松了对一些个人品质的雕琢,对涉及到具体公司具体岗位的深究,也影响了自己对更广泛领域的关注与投入,比如选调生、跨行业岗位。个人品质,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因素,是一个长期性结果,求职技巧应该属于具体策略层次,可以短期内改善。

在10月份正式求职季前,我利用国庆放假这几天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本来准备国庆好好休息下,但是在家里呆了2、3天,我就发现时间不够了,有很多准备工作需要在国庆期间完成,比如撰写简历、开始投递一些公司。4号左右回到学校,我就着手撰写一份比较详细的个人简历,当时是按照旭辉/龙湖的标准简历模板,针对每一项目的撰写,都反复斟酌考虑每个用词用句。然后,我还做了一项更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写了近万字的“讲说稿”(一些具体条目,我附录文后,仅供参考),针对简历上的每一句话或者我觉得面试可能会涉及的重点问题,都进行了总结梳理,也就是说准备了一套说辞。写完之后,我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有机会找到了以地产公司的HR帮我看了看简历和“讲说稿”,与HR的那次交流对我后续的面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也剖析了我的一些不足“交流时有时会比较紧张,因为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在背稿子,一旦记不起来就紧张了,而应该是将之前准备的素材烂记于心,面试时就像正常交流,自然说出来,少说几点比你显得紧张效果好多了。在说话时,身体总是在前后移动,面试时如果觉得紧张,你可以双手紧握着放在桌子上,要让面试官感觉到你的自信和轻松。本来面试就是一个愉快的交流过程,没有那么严肃严重。”

2.求职ing

十一放假一结束,接踵而来的宣讲会、面试等流程。我自己其实在整个求职季的前半程做的很不好,我在开学初就按照求职意愿顺序给自己拟定了6个目标企业,当时也有自信能搞定几个,对于其他的非目标企业就显得不上心了,后来实践证明这是片面性的想法。一定要虔诚地对待投递的每一家公司,不要浪费被人的精力,更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我对非目标企业的面试显得不太在乎,基本不考虑去校外面试的公司,也不去总结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稀里糊涂地到了11月份,整个求职季面试的企业也很少。那会一些公司就已经发放了offer,很多同学也已经拿到了很多offer,我也只面试了一个目标企业,还没明确消息,最向往的公司被告知今年不招人了,这时我第一次感到了危机感,我进入了所谓的自我否定阶段,那时都无法想象未能获得一个目标企业的结局。

后来,在同学朋友的沟通中,我也正视起来:既然投递了某家企业,就不应该浪费时间,去面试就要好好面,成功与否都要总结,面试也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渠道。一起面试的很多同学,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模板的自我介绍,其实每一场面试听听别人的自我介绍,其实自己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它方面也是一样,在面试过程中也值得不断学习。到了11月中旬,形势就逐渐开朗,获得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offer。

3.我的选择

我是到了11月下旬获得了中建基础事业部和天华管培生的offer,上海地产算是半个获得,因为还要进行流程上的实习考核,到16年3月上旬才算正式给了。上海市公务员也是次年3月底才发出通知。这四个单位差异性还是挺大的,因为我找工作前也对自己说过不要给自己局限太多,施工、房地产、公务员系统等都可以去尝试。

我对自己的目标企业及获得的offer都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详细列出了该公司的业务范围、优势劣势、职业发展等条目。每一项工作都不会十全十美,关键的是“你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这句话说起来又很模糊,我自己是从个人特点、行业大环境、职业发展路径单个大方面来考量的。我为何最终去了中建基础事业部,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现在基础设施领域很火,工程很多,很多设计院都已经在裁人了,地产行情也不及之前,公务员系统总有点排斥感。职业发展路径,简单点说就是你若干年后能升职到什么地位,待遇如何。这时就要仔细考虑你岗位是否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对你工作岗位的定位,这个岗位近几年从事的项目是否有潜力,在这个岗位上你可能遇见的竞争者,职业培训与发展制度是否完善等等。至于个人特点,就需要考虑性格和行业的匹配度,像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的工作属性差别很大,需要的员工特点也很不同,就我不会去设计院,因为我没法每天对着电脑画图,我还是喜欢一些偏沟通管理类的工作,像公务员体系工作更偏重于稳定性。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有时也起到关键作用,比如你有女友了,你肯定得考虑工作地点呀,比如这个生活待遇与环境。
求职思考与建议
前面说了一大堆自己的事,基于对自己的剖析以及获取的其它信息,分享下求职的些许思考和建议。

1.有关行业单位

只有个人能力遇见匹配的市场需求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才能获得一份具有可期望增长空间的职业,这就涉及到对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至于企业,无非就是央企、国企和民企、外资之分。现在排名靠前的房地产商很多都是民企,相比较于央企或者国企房地产商,民企效率高、更透明,国企更注重流程、制度,并且作风更偏保守。公务员系统就另当别论了。

就我们土木专业的学生来说,一般可供我们选择的行业主要有:房地产、设计院、施工单位以及少些咨询等其它单位,这几者行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适合的人群有一定区分性。我们在专业领域扎根太深,需要做很多前期准备才能顺利跨行跨专业选择到合适岗位。但是在一些行业细分领域还是有很重要的选择空间,就比如说施工领域,是选择以工民建施工还是选择以基础设施施工,房地产领域,是选择住宅开发还是产业园区开发方向?

我自己比较关注房地产和施工单位,对于房地产行业,很多同学应该都听到早已过了“黄金时代”的说法,从拿地速度到项目开发投资数量等宏观指标就明显感觉到,房地产在逐渐走下坡路,我自己是持消极态度,可能5年还能撑得过,10年后就不好说了;至于施工单位,很多研究生可能觉得比较辛苦,干的活也比较低级,但是我很看好也争取了一些施工单位比较有吸引力的岗位。

这里我想谈谈土建领域的基础设施方向,近几年上至国家政策下至地方发展,大家都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基础设施领域的红火,比如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位列《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第三名,把基础设施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心;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强调了基础设施等“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

对于对行业发展的认识,也要有波峰波谷的理解。比如上世纪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粮库,那可是非常好的铁饭碗,但是到现在这些单位早就消失或者破产了。比如前几年的山西煤老板,我们石油、钢铁行业,就拿我们土木毕业生来说,之前也主要集中在设计院工作,去地产的还是少数。我现在不具备战略性的眼光去看待行业未来的兴衰,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出现了明显颓废迹象的领域还是值得大家关注。

2.有关公务员系统

这一点是最后面才加的,公务员系统泛指选调生、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公务员系统除了经济待遇上可能与企业相比稍微欠缺,但是在工作环境、社会福利、社会地位、职业影响力等方面是具有非常大竞争力,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就业选择。中央和地方选调生又属于这类中定位比较高的,也是政策比较倾向的岗位。总体感觉我们同济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还是显得重工轻文,大家对于公务员系统关注太少,特别是非文科类同学,导致了准备不足,错失很多机会,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首先,大家要有这份自信和魄力。就拿笔试的行测来说,主要考大家的综合能力,有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等,如果大家都处于高考那种状态,人人都能取得好成绩。但是我们毕竟读了几年大学做题能力还是退后了,所以需要加强训练来提高做题速度,主要也仅是提高速度。到同济读书的学生智商肯定不是问题,我也见识了很多同学没投入很大精力同样顺利通过了考试。其次,一定要非常重视,肯下功夫。想想大家考研时,那是投入了多大时间和精力,但是也仅为了获得读研的资格,那么从今后的职业发展上说,考取公务员对你未来的影响应该比考研更重要。一旦我们想要从事公务员系统工作,那我们也得拿出考研的努力,甚至比考研还要努力。听说很多学校,从进入大学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准备考研,这个准备那就非常厉害了。我们也得好好准备,考个高一点的成绩,毕竟我们是和全国的高校学生以及社会人士一起竞争。再者,平时注意积累。整体上来说公务员考试是一个应试的过程,并不是强调能力训练的过程,特别是行测。但是像申论和面试,如果有平时的积累,会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像我自己,是面试前两天被别人提醒才知道面试大概的题型,对同类型题目的固定答题思路面试前2小时还在梳理。刚好面试中的应急处理题目,和我在中海地产评估中心的面试类似,我就是受到当时复盘的启发才顺利回答这个问题。其它一些题目的回答套路也是基于平日自己思考问题的条理与逻辑。如果你平时多一点对时事的关注,多写写文字,也是极好的。

3.讲一个好故事的前提,先有自己的素材

面试环节,除了群面这种重点考察你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主要环节还是单面,包括半结构化面试、压力面等形式。说到单面,简单点说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讲真实的故事,讲能打动面试官的故事。讲的故事要能够让面试官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才能记住你,举个例子,很多同学写自己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考研,这对面试管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每天看到那么多人都觉得自己成功了,因为考研成功了,但是人家企业选择人的基本门槛就是硕士,你考研成功不过是有条件去投递人家简历,况且那么多研究生都是考研还有些保研成功的。这样写倒不如说,自己成功减肥30斤。好故事也不需要太多,2、3个就足够了。

讲故事的形式固然可以锦上添花,但是故事的素材才是核心。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但是要凝结成有效的素材,就需要结合企业需求人群的特质,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需要逐渐形成这种特质。每家企业找人的风格都不同,但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积极主动、持续改善、结果导向等能力。这里,我基于一些公司的内部信息,简要列举面试时重点考核的几项素质,仅供参考,自己网上搜索下,很容易获得。

以积极主动为例,它重点考察的行动要点包含很多:给自己工作设定高标准的要求;能主动承担工作,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能够主动反思自己的不足,向别人学习请教,持续改善自己;爱学习,喜欢钻研并取得成果。那么你在梳理自己素材写故事时,就要把这些企业看中的素质融于到你的故事,主动让面试官展现出来。即使面试官不具体询问这些特质,你也要引导性的告诉面试官。面试官可能问一个你不是很擅长回答的问题,那么你简要回到后可以补充一句“我觉在另外一件***事情的处理上,我这方面的收获更大,也更有意义”或者说“我觉得这件事情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有***”,这样肯定会让面试官有兴趣继续听你讲,主动权就窝在你手里了。

附录里,我简要列举面试时重点考核的几项素质,仅供参考,自己网上搜索下,很容易获得。

4.再多努力一点,做最充足的准备

土木的学院科研压力还是很大的,一边忙着跟导师做项目,一边还要写毕业论文。很多人能用于实习和找工作的时间的确很紧迫,但是整体上在找工作上导师也还是通情达理。想想我们寒窗苦读近二十载,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真正用于求职的时间也就三个月做有关,岂有不做最充分准备的道理。

对于一起基础性的准备,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大家去51jog、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大街网等招聘平台,公司的招聘主页等,都会有很详细的信息,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也要关注。可以针对简历撰写,群面技巧,面试中基本的礼仪、问题,重点公司的求职攻略等做一个梳理。这些专业平台积淀多年的成果,绝对比单纯找几个人帮你看看简历要有价值。基本的审美观,大家还是有的,但是我们土木的还是与其它学科有差距。如果想针对公司做一些深入的准备,就需要重点关注公司的详细信息,比如业态分布、区域分布、发展待遇,可以找找学长学姐了解了解。

除了这些前期准备,还有需要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动态准备,你需要让自己的心态、自己的表现达到时刻准备面试的状态。求职季既是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更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我们在不停的面试过程中,也会不断地被淘汰或者斩获offer,有时候你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好又被淘汰了,很可能有进入了一个否定自己、不自信的阶段,当然也有心态好的。但是第二天你还得打起精神来面对下一场面试。求职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最佳途径,但是反思不代表否定自我,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最后也都能找到工作,但是有些单位有些岗位就是不适合你。不相信宿命论,但是也不要太跟自己过不去,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努力去面对每一场考验。你想想,你情绪低落你也还需要面试,表现肯定更不好,然后失败了就跟低落,成了恶性循环,干嘛不让自己正常发挥。每一次面试后都让自己有所成长,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不为自己一时成功而得意忘形,这就是最大的成长,不仅仅是求职,对以后工作学习都是成长。

5.寻求自我,多一份求职之外的拓展

到了求职季,我们会加上很多微信群、QQ群,有学生自发组织的,也有招聘单位的,每天接踵而来的有很多信息。而且现在很多公司都会有所谓的内部推荐,经过实践证明,一切的内部推荐顶多是简历筛选的时间提前了,很难说能让你从简历被淘汰跨向成功晋级面试,而且内部推荐还需要转手多道,到最后也难以分清形势。现在企业招聘主要是网上筛选简历,所以早期简历投递数不是很多,HR也不是很忙,会认真看过简历,等到后期事情多了简历可能就会被偶然性淘汰。是金子肯定会发亮的。到了后期,会有人陆续获取offer,这样大家一对比就有了反差,会影响情绪。每个人的求职轨迹都不同,每家公司的招聘流程也不同,没必要争一时长短。该来的终究回来,多一些耐心与等待。像我自己,二月底还算是在地产实习,那会岗位啥都没定,也不知最终去从。

毕业求职是今后职业发展的起点,也是很关键的一节,但是职业发展是场马拉松,求职算作是百米冲刺。我们在求职时,应该不单单是放在获得一个满意的offer,还可以尝试在其它诸多方面有所收获。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求职过程,找到自己兴趣、能力与市场需求的最佳匹配点。我们可以认识一些志同道合或者优秀的同学,相互学习、交流,毕竟以后我们还是处于一个大的行业环境。我们在选择offer时,可以将某某公司当做备胎,但是也要有限度,提前跟人家谈清楚交代好,HR肯定也会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但是肯定不会接受一些出格的做法。HR招到一位合适的同学,成本很大,并且我们这个行业的HR差不多都是一个圈子的,相互都有所了解。我们应该尊重求职,这是对公司的负责,也是对同学的负责,一个好的岗位,后面还是有很多同学在渴望着。相互尊重,便有无限可能,我们以后跳槽等,没准遇见的就是当年面试自己的HR。




附录:

一.讲说稿大纲:

1.自我介绍(1分钟版本+3分钟版本)、自我评价;

2.优、缺点总结;

3.科研学术总结;

4.重要事迹(故事)STAR法总结;

5.实习总结;

6.典型问题总结:最自豪的一件事,最具挑战性的事,压力最大的一件事,最大的挫折,职业规划,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可以参考万科19问、宝洁8大问这些经典问题)

7.针对具体公司的个性问题,比如有哪些需要咨询HR的问题。

注意:这些总结中,就需要融合企业目标人群需要的特质,可以运用STAR等方法描述。

二.需求素质参考:

1.积极主动:做事踏实、有责任心,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接受挑战性任务;

2.结果导向:精力充沛、阳光乐观,目标制定,行动力、执行力强;

3.不断完善:前瞻性思考,发现差距,落实解决措施,反思总结;

4.适应能力:勇于承担,角色转换,信息搜集、理解变化,积极面对。





倡议:







自己一直从事学生工作,对同济大学对土木学院都有很深的感情,虽然即将离开学校,还是想跟大家多些交流,能够尽一己之力并鼓励同学一起反馈母校,共同学习成长。“同济天下”,所以我想带个头提倡了两个活动,这里打个广告:

1.做一个职业规划指引,邀请优秀学子,从行业定位、岗位选择、公司解析、求职技巧、offer选择等方面进行整合,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指引,土木研会及土木校友工作部已经在具体执行,后续会通过官方微信号等渠道发放给大家,敬请关注。

2.做一个一对一交流群,传统的泛交流,到后后期意义不大。在你们求职过程中,我会尽自己努力号召一批同学,针对大家简历以及求职中问题等进行解答,特别是一些背后的故事,但是会有一个筛选机制,具体执行还是委托给土木研会及土木校友工作部。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以订阅哦!


原文:李俊卫

编辑:李筑轩


    关注 土木研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