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明代武当山“寿福康宁”碑刻

 

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已为众人所熟知。玄岳武当有大量历史遗存,构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宝库。探秘文化遗存背后的历史故事,必将深化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福寿康宁”有祝福的意思,代表着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出自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的《喻夏卿墓志》。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南岩宫皇经堂到两仪殿之间长廊石壁上的“寿、福、康、宁”四个醒目的摩崖石刻,每字高均为230厘米,宽160厘米。摩崖石刻“福寿康宁”,既诠注着道教信仰的真谛,也反映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最诚挚的心愿。多少年来,不知道多少游客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然而,在这弥漫着和平、清平淡泊气氛的四个字背后,曾经发生过的一幕幕传奇故事却鲜为人知。



明朝中叶,明王朝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开始走向衰败。昏庸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不顾四面楚歌的政治形势,非但不整顿朝纲、振兴大业,却依然痴迷于道教神灵庇佑,对武当山的依赖与日俱增。自认为神能拯救一切,神是万能的,朱厚熜封武当为玄岳,祈真武大帝护国佑圣,掀起了一股“玄岳治世”的热潮。

夏言,字公谨,号桂州,江西贵溪人。作为才子入阁的夏言,深知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为了表达自己与皇帝一条心,就派了亲信弟子王颙上武当山祭祀真武大帝。王颙上山的主要任务,是将夏言亲笔书写的“天子万年”四个大字,上供神灵(这四字刻于武当山南岩石殿后)。一方面“顺应”了皇帝“长命百岁”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夏言忧国忧民的心情。而“天子万年”正是他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万年永固。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礼部儒士王颙祭祀完毕,趁机挥笔写下了一个“寿”字,匆忙之中将年号也忘记题写了。王颙写这个“寿”从表面上看是为嘉靖皇帝祈寿,但实际上是想通过同路方士回京后向皇帝传达自己忠君的信息。

嘉靖皇帝知道了夏言派人祭祀活动的全部过程,极为赏识夏言,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夏言也就成为了明王朝中第一位加封上柱国的人。

遗憾的是,奸臣严嵩暗中联合同党设计相斗,使夏言连连失利,接着又在皇帝面前大进谗言。这时,夏言决定通过神灵来拯救自己,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神灵能赐给他一个安“宁”太平的日子,有个健“康”的身体,落个幸福的晚年,就是当前最大的“福”气。他虔诚地亲笔书写了“福康宁”三字,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派专人送上了武当山。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经过严嵩这么一挑拨,便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七月将其革职。或许是夏言的祈祷,唤起了嘉靖皇帝的恻隐之心。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他又下诏,将夏言召回,并官复原职,位居严嵩之上,自然是遭到严嵩的忌恨。

夏言性耿直,看不惯朝中那些飞扬跋扈的人,便斥逐奸党,包括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在内,“夏言欲发其罪,严嵩父子长跪榻下泣谢”。夏言怜严嵩老臣,故没治罪。谁知酿成大错,反被严家父子及其奸党暗算。仅仅几年后,嘉靖皇帝终于经不起严嵩的挑唆,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3月,将夏言重新问罪。此时,严嵩继续向皇帝进谗言,等待夏言的命运将是诛灭九族。这年十月,嘉靖皇帝下旨,将已经罢官的夏言“弃市”——绑赴西市斩首。

作者单位:十堰市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读档”公众号期待您的关注!

欢迎投稿:2048293043@qq.com


    关注 读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