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摄会】我们要手机,不要噱头~!

 

数字化生存这一代的青年人成长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作为接受能力、创新能力最强的群体,他们受互联网影响也最深入、...

数字化生存

这一代的青年人成长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作为接受能力、创新能力最强的群体,他们受互联网影响也最深入、最彻底。基于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从技术上实现了多重空间的重叠,个体可以在生活场域中同步进行工作处理、娱乐选择、消费购物,而空间的重叠导致个体在角色扮演上的冲突与矛盾。

青年群体从各个方面适应甚至催生了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享受无时空障碍的交往、海量的信息获取,以及便捷的购物、出行、阅读等完全电子化、网络化生活模式的同时,也有部分青年人开始逃离互联网所构建的世界。

打破时空界限的社交媒体

      对当代青年群体,多样的社交媒体提供了各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在此次调查的青年群体中,多数人是伴随着QQ—人人—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发展脉络开始个人的网络社交。社交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于交流的限制,减少了时间成本、空间成本、交流成本的投入,实现了一对多的缺场交往。

1、高频次、长时间使用的社交媒体

在此次调查的青年群体中,多数人表示通过手机、电脑以及平板等进行网络交往的频率相当高,时间也较长,而网络社交的内容一方面是一对一的文字、语音聊天,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浏览好友发布的内容了解其近况。多数年轻人早起睁眼后马上要做的,就是刷朋友圈或刷微博、刷人人、刷空间,而回复、点赞也成为相互保持联系的表现。

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深入,一方面是由于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变革,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保持社会联结的需求。网络时代革新了生产关系,也改变了生活方式,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交往方式成为必然,人们对于方便快捷、更具个性化的社交方式有极大的热情,这也使得各类社交APP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且功能日益不同,针对群体也不同;同时,个体是社会的个体,无法离开群体而单独存在,青年群体更是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他们从各方面学习知识、认知世界、丰富自我,而同辈群体是交流感受、获取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青年群体对社交媒体有高度适应性甚至一定程度的依赖。



2、强化的弱关系与远程交往

“点赞之交”?最新版的微信有一项点赞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里你送出了多少“赞”,收到了多少“赞”,有人一年甚至送出了上万个赞。可以看到大部分青年群体表示,日常联系紧密的朋友在10个左右,但各类社交媒体中的好友数却动辄几百人,刷朋友圈、刷人人的时间比在线一对一聊天的时间更多,好友列表中一半以上的人很少联系。访谈中也可以看到,对于不在身边的好友,社交媒体成为日常联系的重要工具,而通过浏览动态了解好友也成为维系彼此熟悉度的重要方式。

基于时代的变化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个体间的互动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社交媒体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对于交流的限制,,弱关系被扩大、加强,甚至以此为途径迅速发展成为强关系。新媒体减少了交往上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情感成本的投入,这使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寄到的信,在一分钟里就能编辑发送并得到回应,实现了同时间的多个体沟通。网络社交是对真实社交的映射,也更为更好的孵化平台。

3、功能性、针对性更强的APP

打开手机,社交类APP绝对不止一个。当代青年群体基本是伴随着QQ的发展而成长的,也先后经历了校内网、人人、微博、微信,甚至陌陌。社交类APP层出不穷,根据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特征:更有针对性的群体、更完善的功能、更个性化的定位。对比好友列表,QQ里有两类人:大学以前的小初高同学和工作后往来的同事,人人里几乎都是大学同学,微信里则各个阶段的朋友都有,但是好友人数规模最小(代购、微店除外),而陌陌则几乎都是陌生好友,甚至是只有两个人的情侣应用“小恩爱”。

当代青年群体是个性化发展突出的一代,对个人体验非常重视,这就是为什么人人死于代购的原因。所有人都在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有不同的群体出现,他们往往有不同的定位与作用,而这也要求我们在不同的人群面前有不同的角色要求,角色的冲突和矛盾给个人带来麻烦,而更具针对性的APP筛选出多年好友、泛泛之交、亲密爱人,让个人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中有特定定位,这极好的减少了矛盾。



4、网络用语迅速传播与应用

在当代青年群体中,时下盛行的网络用语更替不断,从早期的“恐龙”“见光死”,到现在的“挽尊”“土豪”“么么哒”,而这些词汇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有很高的使用频率,随后则会因为新的用语出现而淡出视线。对于网络流行语,青年群体有着极高的接受度,他们往往就是某些流行语的创造者,这些流行语在社交网络上、日常生活中会迅速被广泛应用。

网络流行词汇的诞生与迅速传播应用,一方面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降低了沟通成本,交流、通讯更便利,信息扩散速度更快,这就给网络用语的迅速传播提供途径。另一方面,青年群体自身希望创造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借此构建群体内部的交流机制,获取青年群体的话语权,这也是青年人追求个性张扬的表现,希望借此符号系统区别群体内外成员,强化青年人之间的认同。当然,也有部分的网络流行语是由于文化传播的影响,如日本动漫;另外,一些网络流行语也带有一定营销属性。

碎片化电子阅读



电子书日益普及,手机、电脑、平板甚至专门用于电子阅读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平台更多样化。同时,图书电子化的速度加快,扫描纸质图书的工作使得电子书的书籍选择更多样。在调查中,青年群体表示电子书阅读与纸质书阅读皆有,但日常阅读更偏向于电子书阅读,纸质书阅读在减少,但表示纸质书不会被替代。电子书作为数字化技术的产品,在携带方式、携带数量上都有着更便捷、更多样的优点,但青年人在支持电子阅读的同时认为传统阅读方式有好的阅读体验,是非常必要的阅读习惯。

数字化技术使得电子图书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而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使其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电子化阅读从数量上提供更多的随身选择,从重量上解放了个体负担,而与电子化阅读相伴而生的碎片化阅读给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并且信息的检索与接受速度更快,获取更方便。



全方位渗透生活的网络消费



互联网时代到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而网络消费成为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无论是C2C式网上购物(以淘宝为代表),还是B2C式的购物平台发展(以京东、一号店等为代表),网络消费从方式上和内容上都更深入、更多样。电影、KTV、餐厅团购,网上订餐、打车软件,甚至出行的车票酒店预订下单,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网上解决。互联网提供技术与平台,电子支付和物流业的发展使交易得以最终实现。在调查中,青年群体表示网络消费日益成为其主要消费方式,而电子支付成为非常重要的支付手段。

数字化时代讲究更方便快捷、更多样选择、更针对个体需求,网络消费多方面的满足了青年群体对于快节奏、高效率、多选择的要求。同时,当代青年人更讲究个性与自我,购买中的一些意见不同,找不到合适的人一起逛街,这些问题通过网络购物可以轻松解决。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消费是对现代人相处尴尬的一种解决。

    “男生其实对购物不是很感兴趣,逛街也不喜欢。所以网购算是给我们这种单身狗一个最好的不出去买东西的选择吧。在网上买些日用品、电子产品、衣服鞋什么的都有,不特意出门去买东西,反正网上都有,不喜欢还可以退货,挺方便的。”

“网购当然喜欢啦,双11双12什么的室友们都很关注。一方面还是一种网上好像就是便宜一些的感觉吧,觉得有个差价;还有就是选择更多,也不累,很多时候寝室一起买东西拼单什么的挺有意思。不过,女生嘛,还是很热衷于逛街的,挑一挑,试一试,比较有意思。团购买吃的呀,电影票什么的已经全面网上解决了,恩,省很多钱,也方便很多。”



逃离:数字化生存的困境



从逃离朋友圈开始,许多年轻人开始有这样的困惑—数字化时代我们是不是被看似多样的选择和丰富的信息所束缚了?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手机成为重要网络通讯工具,这也就避免了电脑上网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移动终端的便携及时使得上网更方便,网络社交、网上购物、电子阅读,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被称为“拇指一代”。一些人也表现出“被捆绑”的无奈,当其他同辈群体都在使用甚至沉迷微信时,不用或者极少上为微信的人多少会产生被排斥感。个体存在于社会,当社会整体呈现一种状态时,当身边的强关系群体都在一种状态时,个体的逃离变得更加困难。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但还未完全心智成熟、稳定的青年们一方面能最快的接受新鲜事物,一方面也最容易深陷其中。一些开始意识到这种社交困境或者网络无奈的青年人开始进行尝试,尝试着控制或减少数字化时代对自己的束缚。有人提倡“关机一星期”,看看关机的一星期里,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有人关闭朋友圈功能,避免无休止的刷朋友圈;有人不淘宝,不开通支付宝,他们不是在与时代的发展对抗,而是在做一些尝试,从时代赋予的多元选择中选择不选择。

极摄会2016/04/29
——————————
「极摄会」
青年人及青年文化的资源聚合平台。
倾听年轻人的故事,为其发声。
记录和洞察年轻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鼓励跨界联结,坐言起行,推动创变。
——————————


    关注 极摄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