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侗族博物馆”在黎平开建,有15个足球场那么大!

 

这是侗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侗族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可谓“双喜临门”:4月27日,“中国侗族博物馆”在黎平县正式开工建设了。...



这是侗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侗族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可谓“双喜临门”:4月27日,“中国侗族博物馆”在黎平县正式开工建设了。小凡带你先看这组数字,就晓得“中国侗族博物馆”将修成什么样子:

规划总用地10.7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区占地5.5万平方米,配套产业园区占地5.2万平方米。博物馆区总建筑面积44890平方米,具有博物馆藏、会展中心、艺术研究中心、演艺厅等多种功能,项目总投资5.5亿元。

按面积算,这个馆占地160多亩,相当于1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到2018年底全面建成对外开放,将填补贵州以侗族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空白,改写黎平没有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历史。

以下是常规补脑部分:

侗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汇处,人口287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铸造了斑斓的文化。黎平位于侗族聚居的中心腹地,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孕育和积淀了独具特色、不可复制的侗文化,是侗族大歌遗产地、中国侗戏发源地。

侗乡黎平
其实,黎平已有全国第一个“侗族大歌乡村生态博物馆”,2014年11月22日正式开馆迎客。它的建立,是为了传承侗族大歌这一具有2500年历史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博物馆位于侗族大歌发源地之一的黎平县铜关村,总占地46亩、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由19栋木质吊脚楼组成,包括侗族大歌音乐厅、花桥、戏台、文化交流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专家工作站等区域,是享有“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美誉的侗族大歌的研究基地。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助,本村掌墨师傅担纲建造、村民工匠历时两年建设完成。
“侗族大歌乡村生态博物馆”开馆仪式
下面这个信息,可是小凡独家获得的:在黎平修建“中国侗族博物馆”,与一份政协委员的提案有关。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州工商联主席胡国珍提交了《关于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立中国侗族博物馆的建议》。提案说,黔东南自治州有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个国际生态博物馆;有276个中国传统村落,占全国传统村落总数的10.8%、全省传统村落总数的66%。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但至今没有一个民族博物馆。按博物馆分类法,中国侗族博物馆应属于综合类博物馆,是兼具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博物馆。

“侗族村寨的聚落形态、建筑风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事项,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世界性意义和价值,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值得永久性保护。”胡国珍说,在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与都市的差异性逐渐减小,村落文化景观逐渐沦为城市景观的配角,其自主性不断降低,传统乡土文化价值正在消失,如何避免消亡已迫在眉睫。因此,建立中国侗族博物馆很必要、很紧迫。

“建立中国侗族生态博物馆,给全国侗族同胞搭建一个记住乡愁的平台、提供一个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场所、营造一个展示本民族文化技艺的大舞台,必将更增强侗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提高保护侗族文化的自觉性,更激发起他们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通过博物馆的展示和交流,使外界更了解侗族、侗族走向世界,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侗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提案建议:中国侗族博物馆的馆址本着“近资源、接地气、利保护”原则,选择在侗族人口相对密集的黎平县。
肇兴侗寨曾获《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
堂安侗寨是中挪合建的国内唯一一个侗族生态博物馆
可惜屡遭火灾蚕食,如今难复原貌
本篇文字由小凡整理,图片、音频来自网络。


    关注 守望侗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