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家:画界乔木 熔古铸今 ——大写意人物画家王涛印象

 

王涛,1943年生,安徽合肥人。原名王守信,号寄醉园主,字问溪亭茶客。1967年毕业于...



王涛,1943年生,安徽合肥人。原名王守信,号寄醉园主,字问溪亭茶客。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班。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1985年后出任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国家画院研究员、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政府津贴。
画界乔木   熔古铸今
——大写意人物画家王涛印象
大凤
大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朵奇葩,对写意的要求极高,难度很大,自宋代梁楷、五代石恪之后,历代鲜有人将写意人物画推动向前,近世唯齐白石向前推进了一步,其根本原因是写意精神的消减。近年来,安徽画家王涛的大写意人物画让人心中一振,久违了的大写意精神迎面扑来,既得古人精神,又得时代新意,给人一种古典中出“新”的感受,别具一格。

纵观王涛艺术之路,从受苏联现实主义情节性绘画影响,到85美术思潮的解放,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传统回归,以至于新世纪的今天,在全国或是一片写实主义、或是一片全盘西化、或是一片回归传统的呼声中,王涛并没有随热闹而去,王涛认识到东西方两种不同体系的艺术有异也有同,原理是相通的,应在回望传统的同时吸取西方艺术之精华为我所用,藉此推动中国画的创新。从追求技巧到无技巧,从有我到无我,王涛深入到了民族文化深处的写意美学之根,他的历史意识,他的冷静思考,他的勤奋实践,都让他的画在写意精神之于人物画的崛起方面具备反思和启迪的意义。王涛也藉此成为当代大写意人物画的个案。

1

写意,中国画的灵魂。写意要靠笔墨来完成。作为一种文化表征,笔墨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哲学思想、人文观念和思维方式,它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文化性格。王涛作品,工笔与写意的结合,泼墨与重彩的融汇,让他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对水墨与色彩配合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或清丽,或浓厚,或淡雅,或繁丰,色彩过渡和谐自然,格调脱俗。因为融和了多种多样能提升花鸟画的因素,王涛的作品得厚、清、润三字,境界阔大,笔墨苍劲,色彩绚烂,格调清新,体现着画家雄健敦厚的性格和美学追求。

水墨水墨,只有懂得了用水,才能发挥好水墨的神采与生命精神。王涛深谙水法,有效解决了画面的刚柔、虚实、开合的对比关系,使画面具有了特别鲜活的悦人心目的美感,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缤纷照眼,却不喧嚣,呈现给观者一派静穆的雅致。从自然到艺术,从神采、风骨到意境、格调,从物事表象到一个人的内心,咫尺天涯,其间要经历的,不只是单纯的审美再现,更重要的是对审美精神的探求和高蹈人格的锻炼。王涛总是于形似之外表达物象精神之真意,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效果,充满性灵,不落俗套。

作为学者型的画家,王涛有着深沉的古典文化修养,再加上经过长期笔墨锤炼以及信手拈来的现代造型手法,让他的作品在使我们能重温中国水墨不事雕琢、婉声吟唱的风流遗韵的同时,更能使我们生命中的“精神藏像”在欣赏其画作时得以升华。作品《将进酒》,一曲笔墨的狂欢。画面采用自上而下切割的方式来完成作品的经营位置,将黄河之水的天降之势表达得雷霆万钧之感,手法极为现代,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画家在处理画中几个人物时,将他们“压”在画面的右下角处,一袭素衣,举杯邀约,俯仰之间,将狂士的精神尽情凸显出来,作品非常新颖。作品《大江东去》为横幅大作,与美术史上画苏东坡的作品相比,此作无论在构图处理上还是在笔墨手法上都匠心独运,在传统笔墨中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表达出画家对旷世奇才苏东坡的精神呼应。画面之上,暮雨江天,长风激荡,东坡立于一叶小舟,面对长空抛广袖,仰首抒情。身体后倾,几欲跌倒,但看起来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王涛的确表达出了苏东坡的豪迈精神潇洒气度,令人拍案叫绝。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庄周梦蝶》,此作造型极为现代,画面水墨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数块,将梦蝶的庄周放置在画面上半部分的中央位置,并将庄周塑造成一个圆融的“茧子”的形状,凝神屏息,仙气拂拂,画出了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超然,与以往表达庄周梦蝶的方式方法迥然相异。此作获得过大奖,曾引起过美术界关注。

在色彩运用方面,大红大绿大黑大蓝的宣泄,大胆,果敢,抒情,浪漫。尤其是画家对红颜色的运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夺人心目。作品《白发三千丈》中的红灯罩,《高山流水》中的红色野花,《白居易诗意图》中琵琶女头上的红花,《春牛》中女孩子带着的红头巾,《秋水无边》中的红色秋草,更有红与黑的合唱......水墨世界中,王涛那大红的一抹,耀眼传神。

在人物造型上,王涛特别注重人物眼神的表现。在他的画中,人物的面孔无一重复,眼神皆能传神:李白的狂狷、苏东坡的豪放、琵琶女的落寞、杜十娘的悲愤、李清照的凄婉、牧童的可人、小红的娇媚、佛僧的淡定、布袋和尚的豁达、李白的惆怅、红衣山鬼的妖娆......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千百情绪都从画中人物的一双眸子里传达出来。

不学传统,或者死守传统,都是对传统的背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更新才是中国画的传统。王涛从当代文化语境中,以一个当代人的美学眼光呼应着传统精神,关照着当代人的审美,打破了习气,提纯了风格,新意其外,古意其内。

2

中国画是线的雄辩,骨法用笔是实现气韵通畅之关键。读王涛先生作品,线条恣肆纵情,狂放不羁,运动感极强,极具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阳刚个性的张扬。骨法用笔的线,笔笔见笔,再加以泼墨、泼彩,简直美极了。拿作品《竹林七贤图》来说,此作打破以往画家的画法,用狂草的笔法入画,淋漓恣肆,全然是一曲线的交响,一场线的狂欢,具象乎?抽象乎?率性的笔墨线条,笔墨的形式美和造型的抽象美相互结合相互生发,似与不似之间,妙处无尽,饶有现代意味。作品《捧钵图》看似简约,实则以少胜多,水墨与线的运用一派禅机,得八大风骨、梁楷精神。

新安江畔,文脉绵长,自古出文人才俊。生于斯长于斯的王涛更是广取博收、汇通古今,在其艺术历程中,他一方面能够以实证主义与语言逻辑分析两相结合的方式,将梁楷、石恪、八大、石涛等前辈大师的手法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进过分析研究,将近代绘画史上的大家精神拿来为我所用,得黄胄的抒情、李可染的阳刚、傅抱石的苍茫,更从王铎、傅山、于右任的草书中参悟笔法之玄妙,熔古铸今,自成一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根本原因在于他善于融会贯通前人的经验成果,加上明晰的主体阐释与建构的思想,涵泳浃洽,潜移默化,形成了属于他的“意义空间”。

让我们回到线条美学本身。对于中国画而言,线的质量提升,必定得益于书法。我到王涛画室里的时候,他的画案前正摆着王铎的草书复制品,而他正在临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如此便知他对书法之于中国画线条的关系认识之深、身体力行之勤。书法,王涛的日课,别具一格,线条的筋骨、神采兼备,雄强而不粗野、激情而非荒率,体现了骨法用笔的美学高格,线条与笔墨的抒情性将形式美与造型的抽象美生发出来,成为抒发胸中逸气和文人情怀的载体,表达出内在的人文精神。

富丽丰沛、气象雍容、生意盎然、文心典雅,这是王涛写意人物画传达出来的几个关键词,归结为一个核心词:写意精神。在当代美术界重描摹、重制作、写意精神失落的状况下,王涛的意义就凸显了出来。

3

人物画发端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在经历了元、明、清直到民国,一代代卓有个性的艺术家几乎都在自己的领域内穷尽所有,各种技法都尝试殆尽,是否还有新的笔法?答案是肯定的,但技法毕竟不是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全部,如何通过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智慧、信仰追求、精神风骨、审美愿望,才是中国画前行之关键。

在中国传统“士”的精神家园里,王涛的长处在于能够把自然的视觉现象升华为文化现象。他十分偏爱历史人物题材的作品,尤喜以古代名士贤达为创作题材,庄子、屈原、李白、苏东坡、陆游......一个个大灵魂在他的画笔下来到我们这个时代,他们是中华精神的象征,表达他们,正体现着画家本人的人格追求。题材之外,画家就连题款都以唐诗宋词的佳句、格调、气韵、意境来完成,接住了古典主义精神。这要推究于画家严肃的艺术态度:作为一个艺术家,表达的不仅是技法,更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王涛的作品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深厚,又传达了当代人的一种人文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让观者深切体会到了当代人所面临的文化传承的困惑和困难,体现出了勇猛精进的文人情怀。因此,他的作品具备很强的时代美学品质。笔墨当随时代,画家的独特性的价值就在于能为社会提供精神能量,将作品烙在时代的文脉上。王涛具备这种眼量、情怀和气魄。

于是,我们在王涛的画中频繁看到了“牛”这个艺术符号。历代画家中以牛入画者不少,但真正能传达出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负重前行并创造出辉煌的农耕文明的画家很少。窃以为,得鲁迅遗风者李可染,王涛是其后继者,牛的美学在他那里彰显,正与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李可染以牛为师的担当精神一脉相承,他更是别出心裁地将山水画的画法运用到牛的画法中来,画出了牛踏实、隐忍、厚重的气象。

古语曰:言为心声。又曰:文以载道。此“言”非止语言之言,而是所有艺术语言之言。此“文”亦非文学之文,而是所有艺术之形态。真正的画家,应该超越“画”的层面而上升为艺术层面,这样的作品才经得住时间检验和美学评判。应该超越时代、具备普世意义并有益于人生的美才具备经典性。作品《宿五松山下》,画的是诗人李白“三谢不能餐”的悲悯,同时也传达出画家的人道主义情怀,让读者深有同感。作品《乡关何处》中的眺望的眼神、归鸿的身影,打动人心的不仅是艺术本身,更是乡愁,在城镇化轰轰烈烈的时代里,这样的情思不正表达了我们的心声?我们的心声不正是时代的心声?除了作品自身的诗人气质,更让我想到,没有为大多数人代言,没有为时代代言,艺术就难以有发言权,就难以具备时代眼光。这更让我想到,艺术家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才能达到鲁迅所期望的:“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现民族知能的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平均分数。”王涛用他的笔墨精神打入艺术堂奥,打开中国画的意义空间,以浑厚潇洒的笔墨让“自家意思”与“圣贤意思”泯然无间、心心相印,他亦在一群精神高蹈的人物上不断取法,实现了精神上的共鸣。

画坛乔木,熔古铸今。作为新安画派的代表,王涛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立身于当代美术,丰富着当代人物画。其成功之处如评论家方增先所言:“在于不仅是练笔的结果,而是思想的结果。” 楮墨之间,内美何其丰厚!我是从他的画中得到的美的消息、美的启示。回顾千年来路,人物画已成高山巨峰,王涛怀揣一支笔,执着登攀其上,为此高山增高一尺。

2014年12月12日于石头小记草堂






    关注 日照书画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