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教授"负气出走普利斯顿"?事实是这样的

 

关于人才的事儿,最近越来越火爆了……...

科普,我们是认真的!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答案吧——人才
现如今,
人才流动造成的影响,
已经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据新华社5月7日报道, 39岁的颜宁已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将于近期前往就任该教职。

原本很平常的一次教学任职,这两天却因为一篇题为“清华才女颜宁教授为何负气出走普林斯顿”的文章传遍学术界朋友圈,而事件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事件的主角究竟何人?

颜宁,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攻克了困扰50年的科学难题,她在清华带领的团队也高产论文。

据统计,2009年以来,颜宁为通讯作者并发表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数目达到17篇之多。
颜宁(资料图)



一篇文章引发的波澜

本来高高兴兴的事,可微信公号“颠倒的黑白”文章一出,扰乱了舆论。
文中以颜宁在2014年发布的博文《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为“主要依据”,并写道:“颜宁是因为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负气而去。”同时在文中分析称:“(颜宁)负气的直接原因,就是国内的科研体制让她无法开展想做的科研项目。”记者注意到,该篇文章的浏览量已达100000+。


总结一下,全文核心思想是这句:颜宁受聘普林斯顿,是负气出走,而出走的直接原因是国内科研体制,是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5月9日,颜宁在其个人微博账号“nyouyou”附上该文链接并连发三条微博予以辟谣。其首条辟谣微博这样写道:“万能的微博,请问如何投诉这一类造谣公众号文章?我去不去普林斯顿关基金委什么事?开始不想在微博说这事,是怕帮他传播,只在微信朋友圈第一时间辟谣了一篇类似文章。结果在瑞典一觉醒来,被无数人问这文章是否属实,还属实呢,明明就是莫名其妙,无稽之谈。
 
此前保持低调的颜宁,今天做出了自己的表态:

2015年以来,我陆续收到欧美多所著名研究机构的聘任邀请,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因为过去10年我在清华大学获得了极好的支持,有优秀的学生、给我动力和压力的优秀又友好的同事们、给我全力支持的学校和学院管理部门等等。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软硬件条件支持下,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过了自己回清华之初的预期。

但同时,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是我的母校,能够在这两所让我骄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很开心10年前清华大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2年前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让我得以梦想成真。我也会凭着对清华的热爱和熟悉,为促进普林斯顿等国外一流学府与清华的交流合作尽我所能,这也是我在这个阶段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



官方戳穿阴谋论,网友们这样说

据《光明日报》8日报道,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颜宁是经本人慎重考虑并与学院和学校仔细沟通,才决定前往普林斯顿任教的,聘期内将保持与清华的联系,在符合两校规范的情况下,安排出时间在清华继续从事一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该负责人直言,这是国际高层次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清华对此保持开放、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那这篇造谣文章是怎样将一次正常的人才流动变成阴谋论的?

其实手段很低劣。

作者简单地把颜宁2014年9月的一篇博客和新闻结合,就“一目了然”,得出结论:因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负气而去。
作者还提到“众多媒体大都讳莫如深”,但其实搜索一下就能看到,关于“颜宁受聘普林斯顿”的报道其实很多。
而作者提及的博文,是2014年9月2日,颜宁所写的《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

她详述自己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项目的失败过程,其中不乏吐槽。
但经过查询国家科学基金委项目系统,上述相关项目已于2016年和2017年批准。



在没有对当事人进行任何采访的情况下,仅凭一篇3年前的博文和个人臆测,“颠倒的黑白”就成功借颜宁批评了一番国内科研体制。

不过,这很快引起不少网友批评:批判体制可以,不要拿别人当支点。
用颜宁的话说,这“明明是开开心心的一件事”,但就在消息出来这几天,网上舆情开始出现分化。其实有些问题我们应该这样看待……

几年换一个地方,是顶尖人才成长的必然规律

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张旭认为,这是顶尖人才成长的必然规律,“一般5-10年换一个地方,有利于人才不断成长。”他坦言,自己就曾是医生,来到中科院神经所之后,新旧知识背景的交叉帮助他打开了更广阔的科研天地。
颜宁(资料图)
在现阶段,世界确实还不是平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人才的虹吸效应,依然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但这样的位势差,也不会永远不变。如果说当年姚期智、杨振宁、陈十一、施一公的归国确实需要很强的爱国精神支撑,那么今天,很多优秀海归的回国工作,已经不只是情感的考量,同样也经得起现实损益平衡的考验。当众多国外科学家开始羡慕中国的实验室拥有比他们更好的研究条件,当越来越多像中国科大的段路明,清华大学的祁晓亮、郑思齐等等国内培养的人才,同样有资格在世界知名大学获得讲席教授的称号,我们对“人才流失”的看法恐怕需要逐渐被“人才流动”所取代。即便从最为功利的视角来看,在一个开放的时代,谁知道颜宁将来不会把更多先进的研究成果带回中国?

这些年来,从国产大飞机试飞,到量子计算机突破,从迈入空间站时代,到高铁订单遍布全球,中国科技创新确实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坚定中国创新自信的底气所在。但自信不是自大,为此膨胀那不是聪明而是犯傻。

可以说,颜宁事件的舆情就像一个多棱镜,映照出人们对中国科技略显极端的认识和心态。那种说起毛病就气不打一处来,说起进步就忘记自己今天晚上吃几两干饭的做法,都谈不上是成熟和理性的。而从另一方面讲,我们对类似的想法也应该抱有一定的宽容,现实所限,我们也的的确确还没发展到那种心平气和、宠辱两忘的程度。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素质,构成了中国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环境。假如到某一天,颜宁和那些跟她一样优秀的人才,能够静悄悄地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自由往返,“不带走一丝云彩”,那才是我们真正成为科技强国的时候。综合观察者网、人民网、文汇教育

支持我们请点赞☟☟
公众号ID:kepu_china

科普,我们是专业的!

中国科协官方微信 国家科普门户平台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科普中国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