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本原文化?(中)

 

•考古遗物及其图像符号是本原文化的原始记录周原卜甲之一凌家滩玉版记录了5000年前的人类思想  上回书说道—...



•考古遗物及其图像符号是本原文化的原始记录



周原卜甲之一
凌家滩玉版记录了5000年前的人类思想
上回书说道——有朋友建议我一次说完,一则我人老舌笨,一晚上想出这么多,脑袋已经是一片糊涂;二则考虑到手机阅读,不宜过长,否则有害健康。我就常常被某博士或某教授转发的长文吸引,看完一个小时,脖子以上的零件基本废掉。——上回书说道本原文化的研究起点,这回说说本原文化的研究载体。

自然,数千年前老祖宗们留下的东西是本原文化研究关注的对象,与考古学不同的是,本原文化研究专注的是附着其上的观念内容;与美术学不同的是,本原文化研究并不注重它们形式上的视觉审美规律。

如果依据考古学的发现,1956年在陕西周原遗址的发掘中出土的周原卜甲,被认为是与八卦有关,可能便是文献记载周文王之“八卦”的实物,证实了两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确有八卦。1987年在安徽含山县凌家滩出土了被认为是刻有原始八卦图版的玉版,这就将八卦观念的产生又推进到5000年前。但是,根据更早的出土文物分析,我们认为在6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晚期,阴阳八卦的哲学原理就已经诞生。

那些更早的文物,最典型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鱼人面彩陶盆,距今有6000年,它引起了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美术史学家的广泛兴趣,一般认为这个陶盆上的图像描绘了当时半坡人的“渔猎生活”场面,更有人认为是两个半坡人张开两张渔网、水下摸鱼的真实描绘。但是我们很难相信在当时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在器物上进行如此复杂的描绘烧制,仅仅为了反映渔猎生活的“纯艺术”活动。以它作为一种夭亡儿童丧葬瓮棺盖子的实际功用来看,现在多数意见认为它是一种原始崇拜的符号,反映了具有更重大意义的宗教信仰或原始哲学观念。在黄河流域大量的民间艺术和风俗遗存表明,鱼在民俗文化中具有多子的象征,阴阳太极图在民间也被称为“阴阳鱼”,双鱼相对或旋转的图形都具有生命循环的内涵,以此推断双鱼人面纹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天地相通的原始生命崇拜之神,它指向祈愿灵魂不死、生命永恒和子孙繁衍的意义。以此,彩陶盆便是一个有信仰崇拜含义的巫术器物,它就是史传伏羲八卦观念的生活之用,是一个典型反映原始社会阴阳哲学观的物件。(具体分析请扒一扒本公众号之前的“本原文化符号”12345678……)

陕西半坡出土仰韶文化双鱼人面和双鱼网纹彩陶盆
原始时期的文物和图像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记载,以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它们,是对原始文明最接近的还原。由于时代久远,图像的释义功能已远不如文字在文明人类的准确表达,所以,今天看到的大量远古图像在考古学的释义上不能是一种形而上的猜测。中国文明自始至今都未曾断裂,与文人士大夫的“精英文化”不同的是,民俗文化的迟滞性发展使它成为原始文化的继承者,从而形成对历史文物内涵的直接观照。

•民俗生活是本原文化的当代载体



民间艺人用面花做的秧歌步法图(靳之林 摄)
我们常说人类在创造生活的时候也创造了艺术。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创造虽然是从生产生活实用出发,但它的创造者是具有文化意识的人,在创造过程中必然积淀了民族群体文化的哲学意识与美学意识。后来,本来是一种不分高低的群体意识被分裂为所谓的民间文化和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我想这一切是否是因为文字的诞生呢?因为前者的再创造依然是如原始人群基于生活的必需和口传;而后者则是基于文字的抽象思考和复制传播。——没有做过研究,不敢妄言。昨天还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犀利的毒论“汉字的书法化是中国文字发展和知识群体的双重堕落,使得交流工具成为一群腐朽文人附庸风雅和欺世盗名的伎俩手段,同时造成中国历史文明的全面萎缩。”——呵呵,跑题了,回来。从此人类艺术以两个系统发展,虽有交叉,但依然还是平行关系,并由此形成表面上的两个艺术体系和两类文化艺术遗产,前者是从史前文化开始的仍然从事体力劳作的创造群体的文化艺术遗产,后者是以个体出现的上层文艺精英创造的文化艺术遗产;前者趋同,后者求异。因为趋同所以连续而稳定,民间文化便是以它“迟滞性”让我们从中找到本原文化的踪迹。

所以,靳之林先生才说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是考察原始艺术文化的活文物。他也正是在长期深入的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与历史文化传统的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在中国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在那些古代曾经出现过光辉灿烂的文化,而后来由于长期交通封闭而发展缓慢的地区,在民间艺术与民间风俗中仍然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史前文化以及古代遗存,它们是涉及诸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历史博物馆。这既是中国具有8000年历史的古老传统,又是长达2000年的小农经济形态所带来的人类文化学的优势。也正是依赖于中国民间文化的这种独特性,靳之林先生才能将民俗艺术与考古文化相结合,总结出了中国本原文化的观念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础内涵即是肇始于伏羲始创“八卦”的“阴阳”对立统一和生命循环意识。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依然是今天民俗艺术的基本文化内涵。靳之林先生总结的核心思想即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再简而言之就是“阴阳观”和“生生观”。

——就是这么简单。文化因为简单才得以传播,前面的伏羲先天八卦图,也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民俗文化的考察我们还要补充的是:与其说中国文化善于包容和吸收,不如说中国文化善于趋利。这大概也是在中国没有形成普及的大众的稳定宗教信仰的原因。我们在民俗艺术的考察中也常常看到因为趋利的创新,正是那些趋利行为给我们从民俗生活中寻找本原文化观念带来难度,需要慧眼甄别。

至此,再待续。


    关注 本原文化艺术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