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习之路2

 

为了避免眼睛疲劳,昨天说了一半,今天咱们就说说辩证的法宝:...



为了避免眼睛疲劳,昨天说了一半,今天咱们就正式说说辩证的法宝。在懂这个法宝之前,我学中医估计像各位一样很是困难和迷茫,不仅苦涩难懂,而且不知所措。婆說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同样一个病,一辩证,眼花缭乱,不同的病根据个人体质,居然能开出上百个方子。

在刚学小儿推拿之前,我整整研究了一个月三字经派的配穴规律和穴位含义,可是在给孩子辩证配穴的时候,有效率才60%左右,还是感觉到孩子的病症杂乱无章,无序可循。

低烧的时候平肝肺,天河水,高烧的时候用退六腑,甚至打马过天河。明明照着书上做,也能对上症,可是效果就是不好。真不到李前辈那会是怎么做的?满腔热情顿时消减了,都说三字经派好,怎么我用不好啊。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没有辩证好,发烧的原因很多,个体也有差异,怎么能一概就用天河水和退六腑呢?这已经是离开了中医辩证的思维了。

一次偶然机会4年前,我读了罗大伦的书《神医是这样看病的》《阴阳一调百病消》后,我才初步明白了中医的辩证的含义,接着又看了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李玉宾的《临证辨象》,还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李可老中医的书等,并且在这几年当中,我不止一次的翻看,没看一遍就有新的收货,这让我的辩证思路也越发明朗起来。

好了,不卖关子了,大家看好下面的图:



这是我们所处的星系,看着是一个圆吧,左升右降,很神奇吧。人类作为星系中的一个物种,自然要遵循这个圆的运动,再看我们的中医大家黄元御先生是如何把人体内的圆阐述出来呢?



脾胃居中,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医认为,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



肾在最下面,属水脏。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脾,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中医叫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的。脾有个特性,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中医认为,脾脏之气,是从左边向上升的。

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说,在水的滋养下,木气也开始得到了营养,要发展了,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这个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随着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是说的这个。

中医的肝在左边,解剖是在右边,中医说的是肝气,是肝的功能,是一个功能系统,不单是那个脏器实质。所以,左边身体有病,有时要考虑到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肝属木,四季配春季,象征着万物生发。

此时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是肺和心了。中医里木生火,这火配五脏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点其实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是属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肃降,甭管夏天多热,遇到秋天,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了。这心火本来是要上升的,但是因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着往下降,直降到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温暖肾水。而肾水随着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叫“水火既济”。

有的时候,这个往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会看到上面热,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红,口舌生疮,可下面的腿还是凉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嘴里吃入的东西进入了胃,然后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气要下降。在中医里,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才对。

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这就是“胆随胃降”。现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胃气上逆,胆汁反流,这就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中医讲这个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

所以,如果人体的右边有病,要考虑一下气机下行是否遇到了麻烦。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这就是黄元御的理论,他最后把一切病都归入到这个圆圈的运转失常,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了,把圆圈的运动给一下挡在了那里,不能转动了,就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就要使用药物,调畅气机,让它们恢复上下运行,这样人体自己就会恢复健康的。(摘自罗大伦的注解)

那么我是如何运用的呢?

很多家长朋友都还真不知道积食也会引起咳嗽,今天我就用这个升降理论来解释一下。首先我们知道胃气是要下降的,然后肺气也跟着降。既然积食了,那么胃气下降的时候肯定会比以前费劲了很多,所以很多小朋友在下午或者临睡前咳嗽多发。(注意为什么下午开始咳嗽呢?在一天当中,上午是气机向上生发的时候,下午正是气机下降的时候;人一开始躺下,气机就要降下入里,所以临睡躺下的时候也咳嗽;为何睡着不咳嗽呢?很简单,在临睡前,通过咳嗽把气机降下来了。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基于镇咳。)

为何积食的孩子在早上也会咳嗽呢?我们看上面的图,脾是上升的,胃是下降的,在这个圆中,脾是从左边上升起到推动的作用,胃从右边下降需要左边的推动作用。因此当积食久了,脾就会虚弱,这股推动之气就会减弱,胃气更加难以下降,为了让胃气下降,在早上起床(人体之气随着起床开始上升)的时候就咳嗽,目的就是让这股上升之气冲破困难升上去。

所以刚开始积食的孩子在下午或者晚上咳嗽的多,时间长了,脾虚了,就会在早上,清晨起床的时候也会咳嗽。

那么发烧是如何理解的呢?篇幅有限,我只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然然有一次发烧,一到晚上9点开始发烧,浑身发烫,只记得屁股和肚子尤其厉害,白天温度在37度左右,流粘鼻涕,能吃能喝也能大便,舌苔白厚,白天精神好,一到发烧的时候辗转难侧。一开始我按着消食清热散寒的手法:六腑,清胃,八卦,四横纹,一窝蜂,平肝肺,揉肚子。连着推了两天,也没有用退烧药,毫无用处。在第三天晚上又开始烧的时候,我没有急于下手,二是坐下来静静思考是那个环节出问题了。白天几乎不烧,晚上烧,白天能借助上升之气退烧,晚上为何这股气降不下来呢?是不是气太虚弱了呢?我思索再三,决定在气虚弱的时候给她一臂之力,用推三关,可以助气活血。5分钟后,我惊奇的发现孩子的肩膀开始微微出汗,额头似乎也开始潮了,我按捺欣喜的心情,继续推了5分钟,发现孩子确实出汗了。我就停下,继续观察,慢慢的,脖子也开始出汗了,这下我基本上放心了,到头就睡。后半夜摸了摸孩子,身上已经凉了下来。待早上起床后,我给她补充了半碗糖盐水。

就这样简单,道理明了了,问题就解决了。这和科学就像一层纸一捅就破一样。

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学中医的思路:中医的理论来源于生活,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和生活现象结合起来。

明天我把去天目山游记的中医感悟给大家分享一下,让这个气机运动更加形象化。


    关注 侯月飞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