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女人一生的荣耀与羁绊

 

情感医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帮你提高恋爱和婚姻情商。...





情感医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帮你提高恋爱和婚姻情商。

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24小时贴身陪护。请添加微信号 xingzhizaixian12 进行付费预约。帮你疏导情绪,专业、高效、分步骤的解决情感问题,重建婚恋关系。



文/幸知在线 王二丫

踩着母亲节的尾巴,来说一说关于“母亲”的话题。

我不想赞扬“母亲”,因为真的不是所有母亲都值得被赞扬。曾在幸知公众号看到一位读者留言控诉自己的亲生母亲,那位母亲对女儿的恶,胜过樊胜美的母亲十倍,简直到了令人发指之的程度。读者一再强调,她确定那是生她的亲妈。对这个女儿,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

同时,自己经历过职业和母亲角色间的冲突,也会觉得,跟着某种主旋律颂扬母亲“伟大”,更像是一种居心叵测的道德绑架。

所以,这篇文章,不是庆祝,不是纪念,没有表白,没有歌颂。我只是想,单纯地和大家聊聊“母亲”这个角色、这种属性,聊聊它对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01
我一直认为,母亲,是女性的最重要的自然属性。大自然赋予了女人做母亲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应该被敬畏。

在25岁之前,我还单身的时候,每当被别人问到有没有男朋友,我都会在心底巩固一次自己规划的情感之路。

我的规划路径是这样的:我这辈子必须要生一个孩子,而且第一次生孩子要在30岁之前。要在30岁前生娃,需要在28岁结婚;在28岁结婚,得在27岁锁定结婚对象;27岁锁定结婚对象,至少得有一两年的时间去恋爱,试错、筛选。那么,我就必须在25岁认识足够多的适龄男性。相亲是比较靠谱的方式。

结果比我预想的要顺利,同学和亲朋好友给我介绍了几个相亲对象,很快筛选出了我们彼此都认为对的那个人。我们如愿结婚,如愿怀孕,一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新生命,一起拿着B超单上那个若隐若现的小点点,感受ta的成长,甚至都在想象以后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

孕13周的那次产检要做B超,想到可以看见小宝宝的样子,我们激动地期待着。最终,却如晴天霹雳般得到胎停育的消息。我还没来得及做母亲,却先真实地体会到了失去孩子的锥心之痛。那段时间,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梦里哭得歇斯底里,然后告诉自己梦都是反的赶紧醒来,结果醒来后发现梦就是现实。这样的现实,比噩梦更让人绝望。

住院手术时,同病房的两位病友刚好同龄,都是35岁,她们是因为胚胎一直没有胎心来做流产。一个是中科院的博士,因为一直忙于学业,所以晚婚;另一个是大学老师,因为考虑到没人帮忙照看,所以一直拖着没要孩子。到了35岁,她们都把生孩子提到了人生规划中最重要的位置,却先被泼了一盆凉水。

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要给自己定下一个“30岁之前生孩子”的目标?说真的,我也不知道,或许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够自信,或许是听过太多的“耳旁风”,或许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高龄产妇需要承担的风险。我很庆幸自己可以决定、选择并最终如愿,在30岁前生了孩子。

在妇产科,35岁像是女人生命中的一道红线,超过就会被定义为高龄产妇,会在产检时得到“特别关照”。而另一个现实是,很多女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生育年龄越越来越大,生育带来的麻烦和风险也越来越高。当然,这部分风险和麻烦,会随着医学的进步被消解一部分,女性甚至可以选择“冷冻卵子”,但是这无疑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撑。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在文章中提醒女性不要稀里糊涂地结婚、稀里糊涂地生娃。今天,我想澄清的是,这样的提醒,绝不是像有的人误读那样,我们在提倡女人不需要男人不需要婚姻,认为我们在教唆女性不要生孩子。

善意的提醒背后,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女性根据自身情况的权衡选择。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资本与岁月抗衡,在四五十岁的年纪还能平安地生育。即便“冻龄”如董卿,也在四十岁的年纪毅然选择了停下工作去生孩子。在央视的《面对面》节目中,主持人问她:“为何在这个时侯做了母亲?”她说,人到了一定年龄,很多事情不能再拖了,不然就永远失去这个机会了,人对“永远”这个词是有敬畏的。

所以,在要不要做母亲这件事上,女性的理性选择,必须基于一个前提:承认自己身上存在的自然规律。

可能又有人会问,你这样的提醒,是不是想说每个女人必须生孩子呢?不,我完全没有我没这么想,生育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不论生还是不生,我们都得承认大自然赋予女性的生育功能是有时效性的。
02
今天的朋友圈,充斥着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恩——无私、伟大,更接地气一些的,也有一句“辛苦了”。在诸多煽情的母亲节文字中,看到一篇文章说“赞美母亲伟大等同于谋杀”。看下来有一个感觉:大概只有生养过孩子的女性,才能有这样的感悟吧——虽然“谋杀”这个博眼球的词显得过头了。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社会期待从来都是“偏袒”母亲的,即便男人缺位到“丧偶式育儿”的地步,大不了就是一句“男人嘛,还不都那样”。一个职场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要想在事业里有所进,就不得不在养育孩子方面有所退。这时候,她的内心是愧疚的,这种愧疚,一部分源于自身,另一部分源于社会道德框架下对“伟大母亲”的定位。母亲的伟大,从来都伴随着牺牲。

过去,一个女人一生会生很多个孩子,那时的育儿,仅仅是“生养”,生下来、养活了。现在,女人生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少,更加注重育儿质量,过去的生养,变成今天的“养育”,生养+培育。从生养到养育,从陪伴到培养,女人在孩子身上的付出程度,有增无减。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程度日益加深,现在很少有哪个行业,只有男性能做而女性做不了的。而男性在家庭和育儿方面,却没有相应地提升参与度。一个职场母亲身上承担的功能,换成男人,很难承受。为什么?因为女性身上特有的韧劲,男人少有。

我时常想,作为女人,作为母亲,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外界的赞美?这份可能带给我们枷锁的“荣耀”,我们要不要接纳?该怎么接纳?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从我的母亲和婆婆身上找到了。

作为一名想要尽可能陪伴孩子成长的职场女性,我的育儿之路,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婆婆共同铺就的。今天是母亲节,三位母亲欢聚一堂,如果用现在流行的某些标准看,我应该是那个“最好的母亲”——有自己的工作,母乳喂养孩子到将近两岁,每天能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身心健康……

但是,我心里很清楚,为了让我达成这个“最好”的标准,我的母亲和我的婆婆,她们在轮流牺牲,她们一起托起了我——我上班的时间,我的婆婆即便拖着病躯也在尽心尽力地替我照顾孩子;我母乳喂养最艰难的日子,一夜起来七八次,我的母亲都要跟着起身帮助手忙脚乱的我;为了满足我兼顾工作和孩子的诉求,一生安土重迁的母亲和婆婆,跟着我说搬就搬……

她们常说,“带孩子哪有不累的,但是再累,心里高兴啊!”

我从来没有在口头上对母亲和婆婆说过感激的话,因为我说不出口。但是,我从心底里感谢她们。从她们身上,我悟出了一种态度:我付出,我快乐,而不是边付出边抱怨。外界的赞美,是给我美丽心情的锦上添花,仅此而已。
03
孩子带给母亲的荣耀,与孩子带个母亲的羁绊,相伴而生。

在幸知平台,我们常常会收到类似的提问:我想离婚,可是孩子怎么办?我也想跟婆婆分开住,可是孩子没人帮忙照看怎么办?我也想找份工作经济独立,可是孩子怎么办?

有的读者会评论替我们回复这些问题: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他都出轨了、他还家暴你、他那么渣,你为什么就不能丢下孩子,自己该干嘛干嘛?

听起来很干脆潇洒,但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面对孩子和破败的婚姻,又有几个女人能做到决绝?孩子,是多少女性的一生的羁绊。

有一次,幸知老师很正式地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如果你老公出轨了,你怎么办?有人立马回话:离婚啊,我可容忍不了出轨。幸知老师说,给你们三分钟,都认真地、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三分钟后,我们几个当妈的女人热泪盈眶,谁都没有勇气说出那句“坚决离婚”。

我脑海中一边痛恨“出轨”的老公,恨得咬牙切齿,一边不断浮现出他带着孩子玩耍的温馨场景,孩子口中一声声甜甜的“爸爸爸爸”,我痛恨、痛苦,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于是我赶紧告诉自己,这只是个假设,只是个假设。

可是,我很清楚,这个假设却是很多女性正在面临的现实。那一刻,我真的特别想抱一抱每一个遭遇过丈夫背叛的母亲。

今天,母亲节,很多具体的问题,我无法给出答案。有些事,可以交给幸知平台的情感咨询师去做。

我是一名普通的母亲,只想谨以此文,抱一抱幸知平台的每一位母亲。

潘幸知
携手  百位情感咨询师
为你的婚姻和成长保驾护航
长按二维码订阅我 ↓
夫妻沟通|出轨冷暴力修复
性和谐|离婚适应|自我成长
预 约 付 费 咨 询
请 联 系 微 信 号
xingzhizaixian12


    关注 潘幸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