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笛吹花集  未君之山水寄怀

 

‍未君斋号铁笛吹花,湖南益阳人,1973年出生,工笔画大家林凡入室弟子。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





未君

斋号铁笛吹花,湖南益阳人,1973年出生,工笔画大家林凡入室弟子。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曾任教于广州大学,2008年后定居北京。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未君工作室导师,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理事,湖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未君山水册页写生作品


铁笛吹花斋随笔


1.前几天,从旧友、东莞本土美女画家莫玉瑜的微信中得知,由广东省美协主办的第六届东莞风情画展开幕。我由此感慨良多,我给她评价说:“我曾参加过首届展,一换十余年过去了。”她回复说:“大家都记得您,欢迎有时间来玩哦。”其实,我一直把东莞作为我人生的第二故乡,在那片中国南方最前沿的城市里,它锤炼了我的意志、锤炼了我的诗歌、锤炼了我的绘画,也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我曾深深地怀念东莞和东莞的朋友。

我的老家在湖南益阳的东北部,那里属于平原和丘陵地带,一年四季要种植二、三季水稻,据说是八百里洞庭湖南部的一个“尾巴”。我大概只有几岁时才和全家迁移到这里。刚到这里时,还处于“一片汪洋”状态。所以,小时候对山是没有概念的,许多人从小渴望走出大山,而我却从小渴望走出那个“湖泊”,漂泊天涯的。直到我后来南下在一个叫东莞的地方工作,我才对山有了概念,因为源于我经常会带学生去那座叫莲花山的山上爬山、写生。莲花山不算高,才五百多米,一览纵山高,站在山顶,可以一览全城,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对山有了感情的我有一次便画了一幅《莲花山写意图》,未曾想参加广东省美协主办的首届东莞风情画展却获得银奖。从此,我对山边有了依念,有了幻想,有了情怀。




2.七岁开始画画,十七岁发表第一首诗歌,再到后来发表散文和小说,我自认为骨子里还是有一份文人情结的。从一个诗人的角度上讲,我应该对中国花鸟画情有独钟的。因为花鸟画最易抒情,最讲笔墨情趣,最讲温文尔雅,应该也最符合一个诗人性格的。所以,这些年,我一直是选择花鸟画作为我艺术人生中追寻的一个载体,把自己交给大自然,以花草为媒,把每一处花草与自己的灵魂对接。从而在表现人与自然,生命与自然,禽鸟与自然之间的三角互动关系。我期望有一种最真实的美,最能表达我的胸臆,最能表达我的文学气场,最能表达我的内心情结。所以,我也要求我的每一张作品,首先感动自己,我觉得先感动了自己然后才能打动别人,才能与有心之人产生某种共鸣和默契。一张作品就是一首蕴含深邃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或者一部起伏跌宕、气势恢宏的小说。让所有的目光聚集在一个画面上,久久的不肯离去,这或许是我接下来该做的事情。





‍3.2016年1月9日,罗翔艺术馆开馆暨“归真”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山东莱阳举行,许多名家云集莱阳。那晚,我与好友、著名画家王裕国老师同居一室,我们躺在各自的床上聊天,可谓无所不谈,尤其王老师对我的山水画十分看重。我自当是一个朋友对我的鼓励。但我平时专作花鸟画,山水画虽也喜爱,但由于精力有限也只能偶尔为之。在此之前,我的恩师林凡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专门提及我的山水画,认为我偶尔为之的水墨山水画,或许会成为我以后创作中的一大亮点,我也自当是恩师对一个学生的鼓励吧。莱阳之夜,我与王裕国老师聊得十分投机,他也同时给予了我艺术之路上的很多建议。记得十一点左右,我们关灯各自欲睡,人虽躺下去,但我们仍在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没多大一会,王老师却坐了起来,我问咋了?王老师说,算了,睡不着了,干脆坐起来再聊。我说好,于是,我们光着膀子坐在床上又聊到凌晨二点多才逐渐睡去。那一夜的谈话,至今记忆犹新,使我对山水之情又增添了一份至深的认识。好像冥冥之中,我再也与我心中之山水割舍不下了。





‍4.有学生问我:到底何为中国画传统?从百度搜素这一词汇,得出的结论是: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下的一种行为方式。传统虽老生常谈,但正因为如此,可见传统在画家心中的份量。传统确是经典,它是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它更是一种内在精神,一种蕴涵着几千年中国美学、中国哲学、中国文艺思想精髓以及民族审美习性的精神力量。这应该是传统所蕴涵的真实的体现,是画家思想品格与文化精神的整和。而画论和技巧则只是传统的表层形式,我们继承传统,一是要向古代大师学习他们的笔墨技巧,从而锤炼自己的笔墨基本功;二是师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核心思想。我曾在研修班多次强调,技法上的进步只是小进步,思想上的进步,才是大进步。师古人,如果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传统,没有认真深入传统文化的学习,那么我们学到的也只是某些表层的技法,会造成脆弱、简单化、表面化,会使画面苍白无力,形式与内容不协调等问题。一幅作品的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章法和技法,更取决于画家的才情、气质、格调,这种内在精神应是衡量中国画家在文化修养与人格气度上的一种标准。没有文化上的修为,是不可能领略到先贤大师的精神境界的。所以,多读古典,不断补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学识涵养,锤炼自身品格,成了我们这一代画家必须训练的一个基本课程。





‍5.我曾在我的一画册中给写生分为三个阶段,这里不再论述。我想谈点心得,现在为什么画家们都重视写生?因为写生关乎我们零距离亲近自然与创作实践。首先,我们要热爱自然,其次是敬畏自然,然后是感受自然。如果我们对眼前的自然景色无动于衷、没有感受,很显然,你描绘出的作品显然仅有形象却缺乏生动,仅有笔墨却缺乏精微的生活,也必将导致用较为熟练的线条来程式化的硬套生活。

艺术家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自然中物象之美。那么通过写生,一是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二是提高我们对自然物象的概括能力;三是锤炼我们写生线条的能力。画写生,绝不是照搬自然,而是要服从内心的感受,从内心感受自然,所画之象不求形似,注重取舍和艺术上的高度概括,以“师法古人”为写生基础,并在“师法造化”中寻找自己的审美情趣。画写生,最忌讳看一眼画一笔,这是不对的,以至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全然不顾写生法理,结果画完回家,却感到画了一批废品,一张也用不上。

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写生的目的,我认为有三种情况:一是为了锤炼自己的写生线条和对提高对物象的观察能力,画到那算那,但也要注意线条的提按顿挫、粗细、空间、干湿等方面的表现方法;二是寻找或搜集素材,那么可以根据自身创作的需要从自然物象的局部开始写生,做到尽精微,细刻画;三是根据物象画完一幅完整的写生作品,这其中需要注意章法构图的处理,笔墨与色彩的处理,主次与取舍的处理,升华与提炼的处理,以及疏密与空间的处理等等。不管怀何种目的写生,都应该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使自己融入到自然物象之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性与感性并存,把客观的自然景物与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艺术写生与创作中,达到“状物抒情,物我两忘”的境界,并创作出不同于他人的作品。





6.对于中国画的线,它是区别于西方绘画中线的表述的。西画中的线仅仅是作为形体的轮廓,就是以线造型,在视觉上注重写实,再现的是画家直观感受中的形象。而中国画中的线不是客观物象的仿照,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同样在以线造型上,线是画家所理解的东西,是画家经过提炼、升华、概括后的一种写意的线。中国画中的线摆脱了单纯的西画中的轮廓线的束缚,而具有自身的生命特征,表现出力量、情感、气韵、韵律等独立的审美价值,任何硬笔都无法代替软性毛笔这一特殊的工具所产生出的神奇的功能。而对于中国画初学阶段怎么练线的问题一直被困扰着。练线有技巧吗?有捷径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它的捷径就是学习篆刻。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姊妹艺术书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篆刻艺术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篆刻的作品与刻字铺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讲究章法、篆法和刀法,有系统的理论,技法和审美取向。后者主要靠描和修反复而成,并不计较章法、篆法和刀法艺术。篆刻是在书法层面再创造的过程,学习篆刻,我们先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当然,我们学习篆刻并非为了当一名篆刻家,而是为练习线条而学习的。因为一方小小的印张,在切刀与冲刀的过程中,却是暗藏乾坤的。它的难度在于对刀与线的把握。手腕之力,手指之力集于一点,多一分力或少一分力均直接影响线的质量。如果多练习篆刻,一段时间后,对中国画线的的水平和对手腕之力相信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7.2016年3月18日,我前往位于北四环外的当代著名画家、收藏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颜新元老师的工作室拜访。颜老师带我参观他工作室的收藏,楼上楼下二层全部堆得满满的古董让我十分震撼。颜老师介绍说这是他多年来倾其所有一点一点收藏起来的,藏品从时间上从明清可以追溯到秦汉,可能更早;从数量上讲预计达近万件;从藏品样式上讲主要涉及民间艺术品,包括字画、陶瓷、雕塑、木刻、版画、古书等等,颜老师据说是中国目前收藏民间神鬼画最多的收藏家。颜老师与其夫人刘雪纯老师(也是画家)热情好客,在与颜老师交流艺术之时,我提及“笔墨应当随时代”之观点。颜老师连说几句:未君老师,你的观点我亦同感,完全赞同。我认为“笔墨当随时代”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不断丰富的,不断个性化的。每一个个体画家均有其不同的风格,每一个画家应该给每一个时期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数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来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家作品的时候,应该很能清晰的鉴别出这个时代的特征,而非唐代而非宋代而非元代。我们提倡继承传统,但我们更提倡推陈出新,借古开今。我们看美术史上任何一位大师,无不用自己卓越的贡献证实“开今”与“创新”。我们继承传统,须以敬古、师古为基础之理。当然,我们在怎样继承传统,研习传统文化,直达中国传统艺术精髓方面,的确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8.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句词意高远,方正大度,其大意是:“志于道”——“志”即一个人的意向、志向,这意向是有志于“道”,而道则是一种道理,一种一生追求的真理。首先是理解这个“道”字, “道”——天道、人道。天道是不可说的最高存在和理想境界。而人道是人们可以实践的。人的一生是不断实践人道,以其接近天道,实现“天人合一”。“据于德” ”——“据”是凭依、倚仗的意思,我们思考、办事靠的是“德”,德就是一种好的品德。立志虽然高远,但实践“人道”要依据于德,“德”——道者谓于德,志于道是思想上的认识,“据于德”是为人处事的准则,城信是生命线。“依于仁” ”——“依”是靠、仰赖的意思,我们在处世、行事时依靠的是“仁”,仁就是一种同情、友爱,所谓仁者爱人做事要“依于仁”,有爱心,会有体用之分,仁是体的内心修养,是性命之学,心性之学,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仁的“推已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到兼济天下,依傍于仁,修炼好“道”与“德”。“游于艺”——关键是“游”和“艺”的本质含义,游历,交游的意思,我们在游历,交游时要有一种资本那就是“艺”,就是一种才能、技能,老古话说“家有良田千倾,不如一艺在身”。“艺”在古代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即:丰富的知识,做事的本领,“游于艺”就是做事有知识,以理想为基础,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游刃有余。所以,道、德、仁、艺是做人做事的修养要点,无高远的志向,就难免俗气,没有相当的德行为依据,人生就无根,最终也不能成熟,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没有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不渊博,人生就会枯燥,实现先圣提倡的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境界,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我拿出古人最经典的话语出来,除了与我工作室的画家共勉之外,别无他意,我经常讲要读经典,什么是经典,我觉得这就是经典,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一辈子。



 
未君山水画作品






























册页书法 













    关注 未君重彩画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