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今日 4月30日关键词:101号元素、电子、世界博览会

 

史上今日|4月30日关键词:101号元素、电子、世界博览会。...



1955年4月30日,美国化学家宣布合成101号元素

1955年4月30日,美国化学家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在美国物理学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合成了101号元素“钔”,并用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Mendeleev)的名字来命名它为mendelevium,元素符号定为Mv。

1957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所属无机物质命名委员会根据许多国家拼音字母中没有V,将其改为Md。

西博格于1912年出生于密执安州的伊斯佩明。1940年他同麦克米伦等人开始制备超铀元素。从1940年到1958年,他们一共发现9个新元素,包括原子序数94到102。其中最著名的元素是钚(94号元素),它被用于核爆炸和核反应堆的燃料,后由费米指导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室首次工业化生产,这是核武器研制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后来他还发现了其余的超铀元素。1944年西博格提出锕系理论,预言了这些重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这个原理指出,锕和比它重的14个连续不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个系列,现称锕系元素。

1951年鉴于西博格在超铀元素方面的杰出贡献,他与麦克米伦(镎的主要发现者)共同荣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90年代,他致力于超重核的探索和锕系元素的重离子核反应的研究。1997年的国际会议上,大会决定用西博格的名字命名由阿伯特·吉奥索(A.Ghiorso)和他发现的106号元素钅喜(Sg),打破了不能以健在人姓名为化学元素命名的惯例。



西博格(网络图)



1897年4月30日,汤姆逊宣布发现电子

1897年4月30日,物理学家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在大不列颠皇家学院的听众面前宣布发现了一个比原子还小的东西,一个质量极小,带有负电的粒子。

后来,一些人认为汤姆逊是在和他们开玩笑。因为,自从原子理论被创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原子就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玻璃实心球,里头再也没什么花样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科学家们一直对阴极射线的本质争论不休。

1897年,汤姆逊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将一块涂有硫化锌的小玻璃片,放在阴极射线所经过的路途上。硫化锌能够用发光的形式显示出阴极射线的轨迹,在一般情况下,阴极射线是呈直线行进的,但如果在射击先关的外面加上电场,阴极射线就会发生偏折。通过对阴极射线偏折角度的计算,汤姆逊很快得出结论:这些射线是带有负电的物质粒子。后来,汤姆逊还成功地测量出了这种粒子的质量,发现它比氢原子的质量要小得多,大约只是氢原子的二千分之一。

汤姆逊的贡献在于他估测出了质量比率,并且意识到这个值是恒定不变的,不会随着物质的不同而改变。这让他进一步假定这种粒子是构成原子的一部分,尽管在他做这个划时代宣告同时还没有能够完全证明它。



汤姆逊(网络图)



2010年4月30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

2010年4月30日,世界博览会(Expo 2010)在中国上海市举行,这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已先后举办过40届,上海是第41届。上海世博会集低碳世博、绿色世博、感知世博...众多称号于一身,可以肯定,2010上海世博将成一场高科技盛宴。世博主题馆、中国馆、世博中心、世博演艺中心、世博轴、40个国家馆等宏伟大气的建筑,是建筑科技、艺术和环保元素的完美结合体,既体现了不同的主题和文化,又形态交融,和谐呼应;既揉合了现代建筑的视觉理念,又不失优美变化的传统韵律美;既具备了完善合理的功能,又满足了节能和生态要求。它们是绿色建筑,也是智慧建筑。

世博燃料电池大客车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双燃料电池系统,动力电池采用安全性较好的镍氢电池,驱动系统采用技术成熟的直流感应电机。世博燃料电池大客车集动力性、零排放、环保性等众多优势于一体,是当时发达国家主流的高端城市公交车型,体现了当时城市公交的发展趋势。

环境优美的上海世博园区是世博会的一大亮点。从园区的绿化到动物种群数量的平衡,从安全的饮用水保障到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从场馆建设施工中的环境修复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为城市留下宝贵的财富。

智能的交通系统、人性化的观展管理、RFID技术、下一代宽带电视网和新一代显示技术的集成应用,让人们体验到了信息社会的舒适、便捷与美好。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网络图)



相关链接:

科学发现|从燃素到氧化 “烧”出来的化学新纪元

史上今日|12月26日关键词:南极考察、镭、武广高铁

责任编辑:李浩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转发与分享。


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
kjcxlcb@news.cn

如果您喜欢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内容

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您的支持是我们科普传播工作的动力!

期待您的关注!

微信号:kjcxlcb

点击下方浏览原文。

↓↓↓


    关注 科技创新里程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