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真人秀这片市场红海里,新工种“综艺编剧”太稀缺!

 

微信号:dusheme,欢迎关注!...



在中国,早年间综艺节目的核心岗位是“编导”。所谓编导,也就是编剧加导演,一人身兼两职,编剧岗位并未被重视。
随着《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一系列“真人秀”节目的播出,“综艺编剧”这一新生群体开始作为一个独立、正式而专业的工种,成为一档节目最为核心的幕后推手。因此,“综艺编剧”这个职业,是伴随近年来被购入版权的很多“韩式”综艺一起进入国内市场的。如果不是它们突围般地涌入并开启了真人秀的“现象级”时代,“综艺编剧”这一行当不会如此风行。

究竟什么是“综艺编剧”?如何去定义?百度百科也给不了我们答案,因为早前就没有这个工种。他们不只是简单地对一档电视节目勾勒梗概、撰写台词,常规意义上的“影视编剧”和“综艺编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成熟、专业的综艺编剧在国内尚属稀缺资源,每年三四百档综艺节目的产量对职业编剧有着巨大的需求量。观众对节目的关注点开始从形式转移到内容,综艺节目的故事性、剧情化也逐渐成为主创团队追求的重点。

作为第一代“国产”综艺编剧,目前的从业人员基本处于初级学习阶段,绝大多数都是向韩国团队借鉴,包括思路、模式、体制等。在国内真人秀这个“野蛮生长”的行业里,综艺编剧快速成长起来。

国内“85后90后”的年轻综艺编剧,经验不够,习惯直接套用成型的游戏环节与节目理念

韩国综艺竞争最激烈的是黄金档,这个“战场”上的核心人员基本都是有10年到15年从业经验的职业编剧。但在国内,综艺编剧是个“朝阳行业”——大量85后甚至90后担任扛鼎角色。

在受众年轻化的助推下,综艺节目为把握网感,集结了一大批新锐编剧。但节目引进后,由于经验不足,本土化改编成功的很少。2013年,第一季中国版《明星家族的2天1夜》在四川卫视播出,收视不佳。第二季,节目从四川卫视转移到了东方卫视,尽管有张丰毅、张智霖等新面孔加盟,观众依然不愿买单。而在韩国本土,原版的《两天一夜》却创造了综艺收视神话,最高时达到40%的收视份额,至今仍属王牌综艺。



韩版《两天一夜》

《极限挑战》的团队也非常年轻,节目组还从B站挖来了几位神剪辑手,牢记用90后思维去做节目,使用最潮流的语言和段子,不断在节目中更新。但节目内容大多并无创新,第二季节目中最后的六人舞台表演,与韩国《无限挑战》中自主研发的“歌谣祭”撞梗。

大胆起用年轻团队确实能掌握“网感”,但有一个悖论,用年轻团队就等于丢弃了变身“黄金档”编剧必经的“跑腿过程”。

这个“跑腿过程”并不是所谓的论资排辈,而是经验的积累过程。从最开始的打杂入手,买东西、作调查,打磨好几年,再逐渐掌舵一个小的游戏环节,然后过度到实践中去参与一些“非黄金档”节目的创作,最后进阶到周末大热综艺独当一面。这是一个综艺编剧“稳扎稳打”的职业生涯。

但由于“真人秀”节目的蜂拥而起,国内这些了解局势变化、掌握新鲜事物的年轻综艺编剧们,舍弃掉这么一条踏实的编剧进阶之路,采取冒进的职业三级跳法则,火速上马,这是导致如今荧屏上呈现的综艺大多理念借鉴化、游戏套用化的重要原因。

就连已经取得高收视、高市场回报率的《奔跑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新一季节目中,鹿晗和迪丽热巴的心跳测试环节,游戏设计是让对方心跳指数升高者获胜。节目播出后话题满满,这对CP频频登上新浪热搜榜。但这一游戏韩版《running man》早在2014年就已经使用过,这个年轻的团队用的还是别人家的“老梗”。
反观韩国,资深的职业编剧们拒绝“套路化”,他们在会议室中不断地讨论创意点子,势必要打造出一款观众闻所未闻的新型游戏或综艺视角。

比如,韩国主创团队关注婴儿出生成长话题,诞生了育儿节目《超人回来了》,接着孩子上学的过程衍生出《我去上学啦》等教育类综艺。韩国男性须服兵役,产生了《真正男子汉》等军旅节目。韩国独居人口众多,出现《我独自生活》记录明星、红人等生活日常的慢综艺,还有《我们结婚了》等明星婚恋节目也脱颖而出。

由此可见,哪怕是综艺,这些概念和创意,都深刻地反映着韩国人生活中的“真问题”。韩国的综艺编剧们敏感地抓住了观众的视觉神经,在平凡的日常中取材,形成节目创意。



但中国的综艺编剧似乎习惯于“拿来主义”,直接引进成型的节目理念,推出中国版《爸爸回来了》、《我去上学啦》、《真正男子汉》、《我们相爱吧》等。节目内容则普遍套用现成的游戏设计,在自我开发上,努力完全不够。

韩式综艺“编剧中心制”

在娱乐业高度发达的韩国,综艺土壤肥沃。百家争鸣的节目类型、专业对口的综艺人才、突破常规的创意想象,都使韩国综艺一直风靡各地。形成这一现象是源于其背后高度专业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据了解,韩国综艺节目借鉴了美剧的“编剧中心制”,在日常被称为“作家”,身份非常重要。在中国,综艺节目编剧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职位,而在韩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职业编剧体系已经非常成熟。

在韩国一档节目中,编剧数量大概有6至12人,根据节目的不同性质,通常也存在6至8位编剧,主要分为主力编剧、辅助编剧及小编剧。“主力编剧”即创意编剧,需要10年以上的资历才能成为负责全剧本的“主作家”;“辅助编剧”负责细化节目、设计游戏环节;小编剧则是打杂学徒,他们的工作从最基本的查找资料和踩点做起。
综艺编剧不会像影视编剧一样去规定情节、撰写台词,他们只设计游戏规则与任务情境,艺人的行为和言语都任其自由发挥。这数十人组成的编剧团队要对整个真人秀台本进行反复推演和计算,大到节目流程、框架设计,小到节目噱头、输赢奖惩,精细程度丝毫不亚于拍电视剧乃至电影。

据了解,编剧在韩国属于高薪职业,女性占主流。编剧按资深程度收入千差万别,但基本上遵照三大电视台(KBS、SBS、MBC)和韩国放送编剧协会协商的标准。稿费高低主要取决于收视率和口碑。在韩国,按编剧的作品个数以及工作年限,也就是工龄来评判编剧等级,5年到15年不等,越资深的级别越高,薪酬也越高。

韩国放送编剧协会是韩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行业协会,这个协会设定了门槛,每个编剧必须有5部以上公开发表的电视、电影作品,才有资格入会。其下设有编剧教育学院,是韩国最大的电视剧编剧培育基地,韩国业内80%的编剧都毕业于这所学校。

编剧培训系统有一整套流程,分为4个学期,每个学期时长6个月。基础课程分为四个领域:喜剧编剧、综艺编剧、教养编剧、广播编剧。每学期期末学员都要经过学院考试和作品评估进入下一个学期,进阶采取排名制,阶段性淘汰。

韩国有这类社会培训机构,也有两、三年大学制编剧专业。韩国三大电视台每年都会通过专业测试和面试招募专业编剧,一位韩国《两天一夜》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年他入社淘汰率是130:1,竞争非常激烈。
《无限挑战》韩国版总编剧文恩爱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除了学校系统学习之外,一个好编剧必须到拍摄现场从失败中学到经验,“大概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培养五个编剧,这是一个比较难的工作”。

反观国内综艺编剧,尚没有形成职业的系统化培训与行业机制,节目内容开发与创意,也都处于探索初期。

职业“综艺编剧”养成记

一个合格的综艺编剧,需要有内涵、有阅历。只有基于对社会、人性的了解,才能去掌控观众的心理。要对生活保有好奇心,要对所有新鲜事务及流行事务保持洞察力。最重要的,是要对一切知识领域有诚恳的学习态度,要稳扎稳打。

综艺编剧的“资质”很重要,这主要体现在他对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和转化上。包括电影、电视剧、小说、报纸等载体上呈现的信息,这些平日留意的内容很有可能转换应用到节目中去,成为创意灵感。同时,他们也要关注一些观众接触不到的偏僻领域,认真做笔记,进而策划成创意点。
明星推理综艺《明星大侦探》导演何忱曾表示,“虽然有何炅和撒贝宁两大名嘴撑场,但节目最大的难度却是剧本的创作。我当时找了很多影视专业编剧团队,但发现他们虽然在影视剧上颇有经验,在和综艺节目的融合上却有很大难度。所以,最后只能组成了一个15人左右的编导团队,其中包含韩国原版的两位编剧指导、推理杂志的主编、悬疑小说的写手、电视台的编导等。”

这样磕磕碰碰的综艺创作过程,反映的是国内综艺编剧人才的缺失。想让国内综艺去套路化、模版化,“综艺编剧”职业培训势在必行。
【文/吴碧晗】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扫一扫更进一步接触影视行当!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1大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


    关注 影视独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