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丨梦想是一种力量——记BMS 张伟

 

梦想是一种力量——记BMS 张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梦想就像一粒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就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

——题记


因为梦想,牵手新能源


20岁求学德国,就读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专业,后又进入开姆尼茨工业大学汽车软件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张伟把记忆留在了异国他乡。

硕士毕业后,他又以出色的专业能力先后进入知名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公司。然而,当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辞职回国。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张伟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因为梦想,因为要回国投身到建设世界一流汽车供应商事业的远大抱负。在德国的时候他就经常思考:我国现在已经跻身世界强国,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巨大,但是为什么没有出现像德国博世、柴孚、大陆这样的世界一级供应商?可以说现今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实力与我国世界强国的地位严重不匹配。想到这些,他的内心就难以平静,作为一个中国人,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我国的汽车产业贡献一些力所能及的力量。

此时,宛如春的涟漪,梦想就这样暖暖地漾开了……

在比较了几家公司提供的offer后,张伟最终决定加入新能源。因为新能源投入的资源以及领导的视野,让他觉得他的梦想最有可能实现。如今,在新能源工作了两年多的他说:“回首之前的决定,再看看我们新能源的发展,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从零开始,搭建系统架构
A系统架构作为汽车工业标准化的软件架构,不仅在世界各大整车厂中流行,而且它能在确保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成本效率。

因为架构涉及的专业性太强,所以这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目前中国真正用该重要架构的企业没几家,真正用到量产的更少。

之前的工作经历让张伟意识到搭建系统架构对于像我们CATL这样的公司是一个机会,它是我们CATL产品在当前发展阶段切切实实需要的一项技术和标准。于是,在多方支持下他带领团队把整个架构逐渐建立起来。

他说:“在刚刚好的时间投奔到CATL这个大家庭来,把自己的专长和见识充分利用起来,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一切从零开始,很多团队成员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一架构,对汽车的应用也完全不知道。然而,凭着对这份事业的激情和对技术的执着,张伟并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成员迎难而上,积极寻找方法力求将架构建好。

受到张伟的感染,团队成员也都特别拼,“当时,我们的工程师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经常夜里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为了搞懂一个概念深夜呆在办公室看资料。”以致宿管经常向张伟抱怨说:“你们能不能不要逼工程师这么狠,都半夜才回来。”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晚上十点之后张伟开始在办公室赶人回去,但是有些人赶都赶不走。

为了顺利搭建架构,张伟除了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努力奋斗之外,还积极寻求公司其他部门及外部资源的支持。他们在IT部门的主导下积极参与了ALM的建设,真正的让BMS对架构的掌握不但有血有肉,而且有骨骼有框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公司IT部门一帮兄弟们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没有IT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指导,我们肯定完成不了这样的任务。”另外,在张伟及其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公司和许多汽车零部件、整车企业都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公司也通过咨询等方式向我们输入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如今, BMS所有的新平台几乎都已经切入到新架构,并应用于部分项目,且实现量产或接近量产,并通过欧洲知名整车企业的架构评审以及标准测试。这在行业内简直是奇迹,因为在此前,A架构软件的专业提供商花了三年时间仍没有在中国完全建立起系统架构应用的能力,但是我们CATL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有产品量产,这其中还包括功能安全的应用。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范围内,CATL应该是领先的,世界范围内,我们也不落后。然而张伟却坚定地认为:“我们的目标是世界领先,我们还需要在新的体系平台上持续跟进。”最近,张伟还在德国中国机电协会年会上做了关于下一代平台下的BMS的架构展望,和德国同行也做了相关畅谈。


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面对困难,迎着往上冲;遇到压力,用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碰到挑战,就拼尽全力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现在公司上下充分关注的F项目,初期进展的并没有想象中顺利,由于我们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又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和技术能力,曾一度令整个项目陷入危机。

危急关头,张伟奉命进入到项目组。在这种情况下,他意识到技术能力是不能够短期提高的,那我们只能用强有力的执行力,可以迅速提高的交流合作能力来弥补技术的短板,同时在技术方面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作为帮助。

到了项目后期,在技术上已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和客户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一个小小的细节,甚至是客户的一句非公开场合的评论和谈笑都暗示着项目的走向,”张伟说,“当然,还有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微妙关系,客户部门内部的微妙关系,作为项目负责人都要敏锐观察到,有时候技术上很小的问题,却很可能因为沟通而被无限放大,越临近尾声,沟通就越重要。有很多时候,我们内部沟通不畅也会造成项目外部很糟糕的环境。”

当项目进入task force的时候,客户整个低压部门负责人每晚跟他们核对问题,他们经常在客户的小黑屋呆到晚上九点多才回旅馆,然后把这些问题分析好,在夜里十二点多和国内的兄弟们开研讨会告诉他们软件怎么改,客户要求的测试是什么该怎么测等等。等到凌晨四点改完得到肯定答复,才让他们上传,短暂睡一会儿之后,第二天早上八点又接着跟客户测试。就这样轮转了大概两周,后来过完task force的时候大家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现在整个项目已经顺利进入到比较平稳的状态,谈及曾经为扭转项目局势所做的种种努力,张伟自信满满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修己达人,见贤思齐
有着多年留学经历和海外工作经历的张伟,不仅专业技术过硬,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而且有着超强的沟通交流及协调管理能力。然而这些在常人看来令人羡慕的能力,却一度成了他的羁绊。

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他曾很长时间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很少主动去和别的团队合作交流,自认为:“别的团队能力不行,就自己带的最牛。”

久而久之他就发现,这样下去根本不是办法,要么是工作根本进行不下去,要么就是工作做了,绕着别人做,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

后来,公司一位前辈的话点醒了他:“你们BMS牛什么牛?没有我们电芯你们BMS送给人都没人要。”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他,也让他反思许久,回去他立即就跟团队成员说:“客户与我们合作是因为我们的电芯,因为我们的市场,但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我们BMS的技术能力。所以我们仍要努力,争取跟电芯一样受欢迎,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才有资格觉得自己很牛。”从那以后,张伟及其带领的团队改变了观念,尝试着与其他团队协作,别人不会,就派人手把手去教;别人强的,他们跟着虚心学习,定期交流。

经历了种种历练之后,现在的张伟,褪去了昔日的轻狂,多了几分谦虚与低调:“这几年我个人最大的收获就是公司的格言‘达人’,准确的说在更大的范围内‘达人’。”


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奋斗


来到新能源,张伟最庆幸的就是遇到了许多像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为了让梦想绽放,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张伟一直按照世界一流汽车软件工程师的标准要求他的团队成员,培养他们的技术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

为了帮助团队成员在追梦的道路上尽快成长,张伟还为团队的每个人都制定了成长计划,他基本上每两个月还会写一封长信给团队所有的人,告诉他们提高项在哪里。另外,他还会不定时跟每个人进行沟通,看到有人没有冲劲儿就了解情况,“一个团队如果是轰隆隆往前冲的,作为负责人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而如果有人不太积极,一定是没有把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我希望所有的人在公司搞技术就是分分钟用示波器,调试器亮剑;出去介绍技术就是帅哥靓女,西装笔挺,张口都是流利的英语,准确的表达。”团队所有的成员都是在这样的要求下拼命往前冲的,因为梦想,酝酿出了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就会有无尽的力量,正如电影《再见了,不连络》里有一句话:“我们往往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却低估了一年内可以做的事。”

一辈子不长,但却足够可以让你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注 奋斗的CATL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