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婚姻这条路?

 

你这样做过吗:为了让夫妻关系融洽,自己愿意有所妥协,而多数时候,你却忍不住据理力争……那些粗暴的表现,其实往往和你的童年亲密关系或曾经的经历有关。



婚姻中有很多时刻,会让我们感到力不从心。你这样做过吗:为了让夫妻关系融洽,自己愿意有所妥协,而多数时候,你却忍不住据理力争、坚持己见……那些粗暴的表现,其实往往和你的童年亲密关系或曾经的经历有关。

对和错,答案不是唯一
和伴侣意见分歧,你也曾在意结果的输赢吧?这时,肾上腺素上升,产生亢奋感。于是,哭笑不得的现象发生了:我们一边自以为是地和伴侣说“我不喜欢吵架”,一边却无法停止争论。

认为纠正对方的错误观念是为了Ta好,也为了让两个人以后更和谐,听起来是对的。但各持己见的争论往往无法让对方感受到爱意,更别说“和谐”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又似乎是错的。

我们都会说“下一次,我一定做得更好”,“下一次,我一定不跟他吵”。但下一次最终成了这一次的重复。什么想到了却做不到?为什么那些强烈的情绪会一触即发,难以自控?正是那些“原生情结”在作祟。

“原生情结”的影响
我们从小成长的家庭,叫做“原生家庭”,我们儿时与父母等直接养育人的关系,叫做童年亲密关系。它们影响人格的成长,塑造我们的个性,情感习惯、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这些就叫做“原生情结”  。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潜移默化的接受原生家庭信念、思想观念,学会怎样和人打交道,学会建立亲密关系的模式,同时也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和价值观。

所以,当我们和原生家庭分离,和伴侣相处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重复自己童年亲密关系中的模式。

  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人在新家庭里和伴侣的关系,常常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很像,有了孩子之后,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又常常不自觉地模仿自己的父母。

这也就是为什么赖佩霞老师说:“我们在和伴侣争的时候,其实在争我们原来认为的价值观。”

我们带着旧有的家庭文化和规则走进婚姻,而相处中,对方的某个行为不小心让我们有所触动,表面上我们是对爱人产生强烈的情绪,实际是被触发在原生家庭的记忆,和“原生情结”纠缠。

赖佩霞老师的经历让人唏嘘:她第一次婚姻痛苦而失败。回忆起来,和母亲有关。母亲性格刚烈,认为对的就会据理力争,从小妈妈就告诉她,不可以背后说别人坏话,有什么要当面说。非常爱妈妈的她,把这些话通通听到心里去了。当她带着妈妈教她的这些观念走进了婚姻,遇到无法认同公公婆婆做法的时候,就会直截了当的说。但是结果呢?可想而知……
新的家庭,我们也需要新生
我们拥有了自己新的家,便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我们需要和原生家庭真正的告别,勇敢而独立地踏上新的旅程。

作为我们最依恋的港湾,同它最好的告别方式是什么?
1
放下对父母的埋怨

你的父母做过哪些事情,让你有痛苦的感受?过往的哪些经历,给你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家庭里,哪些糟糕的记忆让你耿耿于怀,每次想来,都会愤怒、自卑、无助……

如果我们总是对父母有所埋怨,就会难以觉察到自身的错误。和伴侣关系出了问题,也会推卸自身的责任。那些怨念,是我们前进的束缚。
2
改变形成的偏见

“听我的,身高低于1米8的男人不能要”;“老实的男人才最可靠”;“如果异地就分手”……类似这样的话,你一定熟悉。这种信念植根于心底,影响着你做事的原则,而它往往始于原生家庭,在潜移默化中,你就会把偏见奉为圭臬。

囿于偏见,就像戴着有色眼镜。对形成的偏见做出改变吧,打破束缚,海阔天空。
3
疗愈曾经的伤痛

被抛弃、被惩罚、被轻视……这些糟糕的体验往往会促使我们隐藏内心深处的要求和期待,不断向外索取,用各种方式寻求弥补。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给自己安全感,和伴侣相处中就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只有疗愈曾经的伤痛,才会收获更加完整的自己。

和原生家庭来个告别的拥抱吧,婚姻里,我们需要新生。正如赖佩霞所说:“不管你回家的路有多难走,你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因为你渴望有一个璀璨的人生。



家吧!先回来,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去……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